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9-21 12:03
9月16日,科思創宣佈,將在中國廣州建立一個新的熱塑性聚氨酯(TPU)亞太應用開發中心。
圖源*:科思創
這一新開發中心將與科思創彰化研發中心、珠海生產基地以三地協作的方式進行互補優勢,產生更強大的區域協同效應,同時,深入接近中國及亞太的TPU產業集羣,尤其是消費電子、特種擠出以及薄膜(PPF)、特種電纜、鞋類等領域。該中心預計於2024年底開始建設,2025年投入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科思創國內在TPU領域連續第二次宣佈投資:就在去年,該公司已啟動在珠海建造其最大的TPU工廠。該生產基地位於珠海高欄港經濟區,總佔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待2033年全部建成后,將擁有近12萬噸/年的TPU產能。
擴大TPU生產不只有科思創一家,國外包括巴斯夫、路博潤等,國內包括萬華化學、美瑞新材料、華峰化學等TPU生產企業都在積極加大技術研發投入。
例如2024年1月,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第二套TPU生產裝置成功投產,該裝置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單一TPU生產裝置,主要生產注塑級TPU。同時,巴斯夫還在上海、中國臺灣和日本擁有多個TPU生產裝置。另外,2024年4月,巴斯夫宣佈擴大Infinergy®高性能材料的產品潛力,Infinergy®是世界上第一種膨脹型熱塑性聚氨酯(E-TPU),具有高彈性和耐用性。
在chinaplas 2024上,路博潤宣佈了多項措施來加強其在中國的TPU業務,包括擴充上海工廠TPU生產線,成立亞太區高性能膜品創新中心,以及推出 「ESTANE® TPU賦能生態系統」 。
產能過剩,為何還加大布局TPU?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TPU消費國
TPU全稱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是聚氨酯行業的一個分支。與通用塑料和橡膠材料相比,TPU具有硬度範圍廣、機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温性能優異、加工性能好、環保性能優良、可塑性強、可設計性出衆、透明性能優異、耐環境老化等突出特性,是高端製造領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汽車、運動用品、電子產品、服飾面料、膠黏劑、發泡材料、管材、工業皮帶等領域。
隨着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技術不斷創新,TPU市場需求從整體來看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國內TPU市場已佔據了全球市場容量的70%以上。
據悉,2017-2021年間,中國TPU消費量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12.9%,並且在2021年總消費量達到了60.2萬噸,確立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TPU消費國的地位。預計到2026年,中國TPU的消費量將進一步增長至約90萬噸左右。
高端領域依賴進口
目前,生產TPU原料廠家除了前文所述幾家,還包括亨斯邁、上海恆安、瑞華、旭川化學、道恩股份等等。隨着我國企業大力佈局和產能擴張,TPU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在高端應用領域仍然依賴進口,據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的TPU仍有超過2萬噸。
據瞭解,進口的TPU材料中,在線纜保護材料領域、汽車防抱死材料系統、風電線纜材料等領域,以巴斯夫為主;在醫療導管材料、植入性產品材料、汽車車衣材料等領域,以路博潤生產的為主導;注塑工藝所用的TPU則大多是科思創所主導。
以線纜保護材料為例,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其數量不足限制了行業發展。隨着充電樁建設加速,線纜改性料需求激增,2022年產量破萬噸,增速超預期。2023年改性TPU市場規模超5000噸,預計未來因技術升級(如大功率直流、液冷超充),2024年改性TPU在充電樁線纜護套的應用量將突破萬噸。
未來發展方向
未來,隨着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市場對於TPU提出了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更高要求,回收再利用、生物基、生物可降解等都將是TPU重要的發展方向。
例如科思創Desmopan® CQ TPU產品系列就採用了來自廢物或生物質的替代性原材料,通過質量平衡法進行生產;巴斯夫在chinaplas 2024帶來生物基TPU製造的新能源充電樁線纜,生物基含量最高可達40%。另外,巴斯夫與李寧公司合作開發了一款全TPU概念鞋,可實現100%回收;萬華化學2021年推出100%生物基原料(玉米秸稈制生物基PDI)製造的TPU產品。
來源*:科思創、第一材智、化工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