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超5萬億美元期權到期!三巫日來襲,美股新高之路面臨考驗?

2024-09-20 19:03

編者按:三巫日風暴來襲,美股新高之路或遇挑戰?高盛建議:趁波動性飆升前佈局VIX>>

本周四,在經過美聯儲大幅降息后戲劇性轉跌的主要美股指昂首反彈,標普500指數和道數在盤中齊創歷史新高,而納指收漲2.5%,收創兩月新高。

9月的第三個周五,美國衍生品市場傳統的三巫日即將來臨。本周五,約有5萬億規模的期權到期,也迫使交易員準備迎接巨量波動

創紀錄的到期日

高盛估計,超過4.5萬億美元的名義期權敞口將於周五到期,其中包括6,050億美元的股票期權。高盛分析師稱:「在指數和ETF期權成交量上升的推動下,本周五將是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9月期權到期。」

據彭博社報道,根據衍生品分析公司Asym 500的估計,如果包括與ETF掛鉤的期權,周五到期的名義期權總額達到5.1萬億美元。如果所有合約都到期,每份合約都將賦予持有人買入或賣出的權利

來源:Asym 500

根據期權市場數據和分析提供商SpotGamma的創始人Brent Kochuba的説法,本次到期的期權規模,比3月到期時的約5.1萬億美元的季度數值要大,但比6月的約5.5萬億美元的規模要小。

什麼是 "三巫日"? 市場此前的表現如何?

「三巫日」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期權和個股期權這三種衍生品合約在同一天到期的現象,這種情況每季度發生一次,通常在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

這種集中到期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性增加,因為交易員會關閉、展期或對衝他們即將到期的合約,這通常會導致價格出現異常波動和交易量增加。

回顧過去三次「三巫日」事件,由標普500指數ETF $SPY 追蹤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三巫日」表現。

時間

漲跌幅

2024年6月21日

-0.5%

2024年3月15日

-1%

2023年12月15日

-0.6%

科技股,由納指100ETF $QQQ 代表,在最近的兩次「三重日」場合表現不佳,6月份下跌了0.8%,3月份下跌了1.2%,而在2023年12月上漲了0.5%。

時間

漲跌幅

2024年6月21日

-0.8%

2024年3月15日

-1.2%

2023年12月15日

0.5%

高盛推薦在波動性飆升前購買VIX看漲期權

早在8月份時候,我們此前文章也介紹過,9月是美股表現不佳月份,大盤波動較大,可以佈局恐慌指數相關ETF交易。在9月3日那天也得到證實,恐慌指數那一日曾經飆升38%。

相關內容:美股市場余震未了!現在是做多恐慌指數的好時機嗎?

根據高盛的研究,自1950年以來,9月下半月的歷史回報率是全年最差的,在該月的最后11天中,有10天的回報率為負值。

Zacks 投資研究
歷史上,9月份是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

高盛的經濟模型估計,考慮到宏觀經濟狀況,波動率指數應該在24.5,這表明當前的低波動性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總體而言,高盛認為,低隱含波動率(IV)、即將到來的10月財報季和美國總統選舉都為投資者對衝潛在波動上升提供了誘人的機會。該指數目前為17,遠低於多年來的平均水平,高盛認為,隨着我們進入季節性波動時期,波動率指數正在上升。

最后,該行建議投資者使用波動率指數看漲期權對衝投資組合。具體地説,高盛分析師建議以18的執行價買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11月看漲期權。

衍生品市場專家稱,期權和期貨合約到期可能會引發市場的另一輪波動。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本周四收於16.33點,而本周五該指數很可能再次飆升。

根據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全球市場的數據,期權交易在過去幾年中飆升,2024年的衍生品交易量有望再創新高。有跡象表明,這種活動的激增已經擴展到更廣泛的股市。數據顯示,2024年的月度期權到期日,包括最后兩個「三巫日」,股票往往會下跌。

今天是三巫日到9月結束面對潛在風險,發仔整理了一些做多或者做空恐慌指數的相關標的:

類別

標的名稱

月內漲跌幅

做多恐慌指數相關標的

1.5倍做多恐慌指數ETF $UVXY 

8.38%

短期期貨恐慌指數ETF $VIXY 

7.64%

做多恐慌指數ETN $VXX 

7.24%

中期做多恐慌指數ETN $VXZ 

0.82%

做空恐慌指數標的

0.5倍做空恐慌指數ETF $SVXY 

-5.05%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