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質生產力與服貿新機遇

2024-09-18 00:00

轉自:勞動午報

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特別突出了新質生產力在服務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更全面展現了現代服務業與智能製造業、金融科技、生命科學等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等,覆蓋AI和元宇宙技術、衞星互聯網、大數據和算力、數字文旅、智慧教育、智能體育、智能建造、節能降碳技術等前沿生產力研發與應用。

展覽突出新質生產力特徵,科技感更強

今年的服貿會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各專題展區推出的各類沉浸式體驗活動各具特色,讓人們在觀展的同時擁有更多的參與感。

服貿會期間,在體育服務專題展區,體育愛好者親身參與了激烈的數字體育巔峰對決。「9號選手超至了第一位!6號也追上來了!」一場虛擬體育比賽——北京數智體育公開賽如火如荼地進行,以首鋼園為背景的虛擬賽道上,多名選手正騎在特製自行車上,利用線上平臺進行比拼。

「我們依託自主研發的數智競技系統,實現了跨時空競技,將數智騎行、划船、高爾夫等創新項目與數字孿生、人工智能、感知交互技術深度融合,構建長安街、首鋼園等特色虛擬賽道,為參賽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健身體驗。」展區工作人員介紹。

這種別開生面的互動運動新方式讓很多觀眾都大呼「新鮮」「過癮」。除了騎行比賽,此次數智體育公開賽還依託智能健身設施,分別舉辦了數智賽艇比賽、虛擬乒乓球賽、電競賽車、電子舞蹈等項目比賽。

在北京金控集團所屬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展區,展出了眾多BEIJING PASS常規卡和文創卡,吸引了不少外國朋友的關注,「好看」「好用」「有收藏價值」是外國朋友的評價。BEIJING PASS卡片支持在北京市軌道交通、公交、有軌電車、市郊鐵路、機場快軌、巡遊出租車及全國300余座城市公共交通領域使用,還可在天壇、頤和園等北京30所知名公園景區及西單商場、屈臣氏等20家指定商户刷卡購票或消費。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哈桑(音譯)來中國工作已經一年了,平時主要在廣州、北京等地區往返,在瞭解到BEIJING PASS卡片除了可以在北京使用,還支持中國300多個城市應用時,現場就讓工作人員幫他申請了線上虛擬卡。

北京一卡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交通+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BEIJING PASS卡片的推出正是新質生產力的體現,其中包含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為外國友人提供了更多樣有趣的選擇,展現了北京的多元文化魅力。

新質生產力的注入讓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質態,已在諸多層面融入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相比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中的顛覆性產品和科技將更大幅度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例如,智能運動裝備、虛擬體育賽事以及虛擬運動訓練平臺的出現,廣受健身愛好者們歡迎,改變着人們對於體育的看法和參與方式。科技感「爆棚」的智能健身設施的普及,既讓人們更充分地享受到運動的樂趣,也增加了參與健身的動力。「線上騎行的方式,能讓我足不出戶、不受天氣影響進行騎行,對騎行愛好者很友好,我相信這一類電子體育項目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一位參加了北京數智體育公開賽的觀眾表示。

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通過科技創新、數字化管理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融入,城市更新不僅實現了物質空間的優化重構,更託穩了百姓「宜居安居夢」。

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項目主體工程完工,目前已初步具備使用條件。在服貿會北京建工展區,觀眾可通過沙盤模型提前預覽這座令人矚目的綜合樞紐內部結構和換乘路線。

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由北京建工集團承建,是集高速鐵路、軌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在樞紐建設過程中,彰顯了新質生產力的底色。例如,面對重達3200噸的巨型鋼結構屋蓋,項目團隊最終採用場外預製拼裝、整體滑移就位的安裝方案,歷時29小時、累計170米的空中漫步后精準就位,實現了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創造了國內單層網殼體系滑移距離最長、綜合技術難度最高施工紀錄。樞紐北部為公交立體停車樓,南部核心位置為樞紐換乘廳,各種市內公共交通無縫銜接。投入使用后,地上高鐵飛馳,地下軌道交通無縫銜接四通八達,旅客將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

此外,服貿會上,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圍繞智慧車站、智慧運行、智慧維護、智慧能源,重點展示智慧維護機器人、隧道巡檢機器人、掛軌巡檢機器人和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快遞公司集中展示了快遞行業無人機、無人配送車、樓宇機器人、盤點小車、智慧燈條等新技術產品,讓物流行業提質增效。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新型勞動者隊伍

在服貿會舉辦的論壇上,多位專家提出,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人才培養需要政產學研一同發力。

工匠學院是培養工匠人才的陣地,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技術創新的基地,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孵化、展示、交流轉化的平臺和載體。記者瞭解到,北京市總工會已於日前印發《首都工匠學院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北京工匠人才培育選樹工程實施辦法(試行)》和《首都工匠學院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着力推進首都工匠學院體系建設,加快培養更多符合首都高質量發展需要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大國工匠、北京大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據瞭解,2022年以來,北京市總工會已在全市建成5家不同類型的首都工匠學院。今年至2026年,將繼續加快推進首都工匠學院體系建設。具體進度安排方面,今年,全市將再建成10家首都工匠學院;2025年,再建成10家;2026年,再建成16家以上,總量達到40家以上。原則上各區總工會、各產業工會分佈1至2家首都工匠學院。各區總工會、各產業工會按照每年至少建成1家區(產業)工匠學院的要求推進工作,到2026年,各區總工會、各產業工會均建成3家及以上的區(產業)工匠學院。

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深入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選樹「北京地鐵大工匠」,出臺一系列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機制,加大支撐保障力度。

在服貿會上,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公司對標「北京大工匠」標準,結合公司實際,建立覆蓋公司運營一線工種和專業的工匠人才選樹機制。據瞭解,自2022年起,每兩年評選一次「北京地鐵大工匠」,授予範圍覆蓋公司各主要工種。他們有技術精湛、精檢細修的車輛、設備檢修工;有執着專注、安全駕駛的地鐵乘務員;有嚴謹細緻、作業精準的車站綜控員;有不懼風雨、守護橋隧的鐵路橋隧工。

目前,北京地鐵公司已形成「北京地鐵大工匠」和所屬單位「基層工匠」兩級梯隊,勞模工匠梯隊基礎更加牢固。這些大工匠發揮「頭雁」作用,利用雲課堂普及專業知識,分析技術攻關和故障排查案例、分享個人工作成長經歷、展示絕活絕技,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

在服貿會體育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上,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淑紅認為,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發生了「質變」的生產力質態,在轉變過程中,應圍繞創新實踐的新場景,構築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人才服務載體,為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活力。

肖淑紅提出,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應關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她介紹,目前,北京體育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堅持人才引領驅動,打造體系化多層次的人才成長平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實際上需要新型的勞動者隊伍。」她説。此外,她認為還應加強校企合作。「眼下,各個產業業態非常豐富,我們要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做定製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從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躍升。」

□本報記者 周美玉/文 彭程/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