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鵬加速增程式開發!新車確認,與理想問界必有一戰?

2024-09-17 16:37

增程式賽道變得擁擠,除了理想、問界等「常駐玩家」之外,新的競爭對手陸續有來。

眼看新能源汽車還有很多的滲透空間,但汽車已經變成了存量市場,消費市場的購車慾望降低,用户對新技術和創新的場景需求不感冒,車企很難再以此刺激需求。轉換產品思路,迎合市場需求,車企逐漸從埋頭鑽研技術當中清醒了過來。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4年8月純電動車型銷量為64.6萬輛,同比增長8.3%;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為45.3萬輛,同比增長81.6%。數據説明一切,插電混合動力在未來幾年,都會是新能源「銷量密碼」,車企也在不斷修正技術路線,一邊維持純電產品的迭代佈局,一邊用增程產品搶市場。

新勢力品牌都在向油箱「轉身」,極氪、阿維塔、零跑、哪吒、智己等純電賽道的玩家快速入列,向增程式電車領域進軍。從結果看,這些加了油箱的品牌,銷量都比以前只有純電產品時翻了幾番。

而最近,也有媒體報道,長期在增程式動力方案上糾結的小鵬汽車有了新的進展,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相關核心零部件的定點,首款增程車型也在加速開發,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且不會晚於第四季度。今年的小鵬「1024科技日」,官方可能還會透露出更多和增程車型相關的消息。

現如今,堅守純電賽道的新勢力玩家,又少了一位。

新勢力逃不過「迴旋鏢」,混動確有剛需

何小鵬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上表示,小鵬汽車曾有過做插電式混合新能源車的想法,但最終沒有落實下來。他認為混動只是新能源車的短期效益,從長遠來看,純電新能源纔是未來。

當年的一頁PPT還如此寫道:超快充+高續航+自營充電站將改變市場格局,淘汰混動。但時代變了,這句話就像「迴旋鏢」一樣飛了回來。

理想汽車CEO李想曾表態,未來5年,增程仍然是SUV最佳的解決方案。這句話當時被許多車企高管和網友反對,並在公開場合吐槽增程式技術路線的落后。但現實是,相比純電產品,消費者更接受混合動力這種「有安全感的電車」。

小通了解到,小鵬汽車內部團隊從兩年前就開始調研增程車型方案,只不過方案一直沒有被敲定,高層搖擺不定。直到2024年小鵬汽車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何小鵬才正式直面混合動力車型,認為客户對混動有真實的需求。

有消息人士透露,小鵬汽車上半年已經完成了東安動力的定點,首款增程車型將是一款大型SUV,內部項目代號為G01,主要針對20萬元以上的混動車市場,以小鵬G9為原型車進行開發。熟悉的人們可能知道,東安動力是為理想汽車提供增程器部件的供應商。

G9的確是小鵬車系中的「勞模」,小鵬和大眾合作的新車型以及小鵬的增程SUV,都基於G9的技術平臺和產品打造。何小鵬在小鵬MONA M03上市慶功宴上稱,小鵬未來5個季度都有新車發佈,其中就包含增程車型。

純電車企過渡到增程車型沒有太多難度,簡單來説做好內部空間預留和增程器的補能效率,控制增程器的振動噪音,再適當地縮小動力電池組、增加油箱即可。增程式混合動力的構造相對簡單,前期成本也更低,車企和消費者都更接受。

不過新車開發也需要18-24個月的周期,小鵬新車加緊開發和產線佈局,應該還能趕上明年的量產節點。

許多電動車車企一開始都擺出一副對混合動力「不認可」的態度,堅信混合動力都是解決補能陣痛的過渡產物。但市場對「過渡技術」的接受度空前的高,「玩技術」不能讓車企吃飽飯,最終還是要聽市場的聲音。

入局增程式,小鵬不想做追隨者

有知情人士透露,何小鵬對內部表示,不要過渡性的增程技術方案,對增程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並希望推出時做到領先行業。

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REEV)之所以能夠頂着「技術落后」的質疑聲走到今天,必然有道理。不同於PHEV插電混合動力,增程式的內燃機沒有與車輪相連接的零部件,只參與發電一種工況,機械結構更加簡單,故障率相對更低,也完全保留了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

問題在於,增程式插混車型的驅動方式只有電驅,內燃機無法介入驅動,高速行駛時電耗過高,可能會出現虧電狀態動力受限、油耗過高等情況。早年間增程式總被詬病「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還是吃了工況單一的虧。

另外,小鵬汽車並未透露更多與東安動力合作的細節。從理想的增程式SUV來看,熱效率和靜音性能比較優秀,但這套燃油機需要95號燃油驅動,估計會有許多消費者不情願,希望小鵬汽車會多為燃油經濟性考慮。

歸根到底,增程式只是插電混合技術中相對特殊的品類,落實到車企上會有不同的技術路線,以解決傳統增程式本身存在的技術缺陷和工況覆蓋的難題。

舉個例子,領克EM-P超級增程技術,採用了燃油機與P1+P3+P4三電機搭配的組合。性能強勁只是其次,EM-P這套總成還配備了一個3檔DHT Evo變速器,高速行駛時發動機也會介入,達到能耗平衡。某種程度上來説,領克EM-P融入了PHEV的部分技術特性,化解了高速能耗難題。

明年量產的極氪混動車型,有消息稱也是搭載了類似EM-P超級增程的動力技術。

近期發佈的阿維塔07也搭載了長安最新的崑崙增程系統,1升燃油可以轉換為3.63度電,增程器熱效率表現優異。對於外界擔憂的問題,這套動力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官方稱阿維塔07增程四驅車型在滿電狀態下零百加速為4.9秒,虧電狀態下這一數據為5.8秒,以展示這套動力就算在虧電狀態下也不會「一條蟲」。

關鍵是,崑崙增程動力配備了一塊寧德時代的神行超級增混電池,支持快充技術,30%-80%充電時間只需15分鍾,第一次把「800V」級別的快充帶到了混合動力上。

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看似簡單的增程式也經過了多次技術上的蜕變,體驗改善了不少。換句話説,雖然純電車企進入增程式賽道沒有從增程式進入純電難,但車企這幾年已經將增程式動力的痛點「打磨」掉。

小鵬汽車沒有背靠傳統車企,內燃機方面的儲備薄弱,想要搞出一套行業領先的增程式方案,做到「無痛點」註定不容易,但何小鵬的眼光是正確的,后來的玩家不能只爲了跟風做增程式產品,想要做到行業領先,既要把增程式的原生痛點解決,也要配合小鵬自有的技術優勢拉開差距,或許這纔是何小鵬想要的。

純電不好賣,油箱纔是銷量的「增程劑」

新能源造車勢力,主流品牌中除了特斯拉,大概就剩下蔚來還在堅持只做純電產品,接下來的子品牌大概率也會繼續佈局純電。並不是説這些車企不懂時勢,蔚來和特斯拉有龐大的補能網絡維持,前者還有行業唯一的換電,這些都是他們維持每月交付量靠前的主要因素。

但當下資源稀缺,車企想要生存都很困難,很難再有一家車企拿出特斯拉、蔚來的勇氣,高強度建設一張消除續航焦慮的補能網絡。想要賣得好,增程或者混動成爲了造車新勢力的必選項。小鵬提速造增程,也算是一種「浪子回頭」,認真傾聽市場聲音的迴應了。

新能源汽車的用户必然是從燃油車轉化而來,使用習慣早就固化,純電車再厲害,他們也不一定能接受只能充電的日子。混合動力不一樣,從實用角度出發,增程式的用車體驗對於燃油車是全面的升級,甚至還有更靈活的補能方式可選,把充電當作一種省油的備選項。

小鵬比任何車企都需要增程車型,全球市場對純電車的熱情在消退,總體需求降温,這對本身銷量就不算靠前的車企施加了更大的壓力,更別提小鵬還有出海的計劃,堅持純電車恐怕會讓目標更晚實現。

早年入局增程的品牌都已經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增程器和油箱的加入讓他們佔據了更多的市場份額,理想、問界每月的銷量都貼着3萬輛左右。隨后加入增程的零跑和深藍,銷量也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小鵬汽車決定加碼增程,無疑是獲得了一個提振銷量的機會,擴大銷售規模,並把AI智能化普及出去。

理想CEO的「神預言」可能還在繼續,油箱還是銷量的「增程劑」,希望小鵬汽車可以抓住混動爆發的機遇,實現市場份額的增長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