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折價發行「白送錢」?美的集團正式登陸港股 投資者一度浮盈約30億港元

2024-09-17 15:3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截至發稿,美的集團港股報59.05港元/股,較發行價54.8港元漲近8%,盤中最高一度漲近10%。

據公告,美的集團本次港股IPO,公開發售階段獲5.31倍認購,公開發售2829.78萬股。而國際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約為5.38億股,相當於發售股份總數的95%。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期間,美的集團就以龐大的融資規模賺足了市場眼球。

按最終54.8港元的發行價,及5.66億股的發行規模計,美的集團本次港股IPO融資總額達306.68億港元,是今年港股IPO市場上最大的IPO。

若以最高近10%的漲幅計算,投資者打新美的集團的浮盈一度達30億港元,甚至超過了上半年港股最大IPO茶百道25.86億港元的融資總額。

另一方面,美的集團本次港股IPO發行價較其A股9月13日的最新收盤價折價超過兩成,也一度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

通常而言,上市公司選擇折價發行股份主要目的是通過讓利於潛在投資者,以便吸引資金關注確保IPO順利。

而從公司公開發售僅獲5.31倍的認購倍數來看,港股市場的投資者對美的這類傳統產業公司態度也較為謹慎。考慮到美的集團鉅額的融資規模,也確實需要保守的發行策略護航。

此外,也有分析稱公司選擇保守的定價策略,與港股目前整體較為低迷的環境有關。

華西證券分析師李立峰、馮逸華跟蹤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恆生指數PE(TTM)估值約為8.54倍。而同期A股家電板塊及美的集團A股的估值水平分別為10.41倍和12.24倍。從中也不難看出,港股市場較A股存在折價,是較為普遍的情況。

不過,作為A股優質白馬股的代表,美的集團在港股折價IPO,也吸引了眾多機構投資者的捧場。

資料顯示,本次IPO,美的集團吸引了紅杉中國、國調基金二期、比亞迪、博裕資本、CPE源峰、大家人壽、TCL實業、IDG資本等18家基石投資者。招股信息披露,18家基石投資者申購了約36.2%的股份,合計12.56億美元(約合97.86億港元)。

但綜合各方面信息來看,美的集團在H股上市的意義又並不完全在於融資。

招股書披露,美的集團本次IPO的融資將主要用於綁定出海戰略資源,加大研發、供應鏈、海外渠道品牌建設的投入。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8月,全國家電出口數量同比增長23.6%,出口金額4735.8億元,同比增長17.2%,明顯高於外貿出口整體增速。

顯而易見,美的集團此時選擇擴大海外投資,不僅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提升出口動能,也有助於其提升全球化水平,抵禦關税風險等外部壓力。

國投證券分析師李奕臻、韓星雨在此前的報告中也提及,H股上市預計將促進美的按照國際準則編制報表,有利於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活躍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