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4431億,今年港交所最大IPO來了

2024-09-17 11:00

(來源:融中財經)

家電巨頭不僅只有實業。

本文4910字,約7分鍾

來源 | 融中財經

中秋佳節這日,港股迎來了一個超級IPO!

9月17日,美的集團(00300.HK,以下簡稱為「美的」)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按發行價54.8港元/股以及在港股公開發售4.92億股計算,此次美的集團在港股公開募資金額高達270億港元,不僅成為港股年內規模最大IPO,融資規模還十倍高於上半年以25.86億港元刷新港股年內規模的茶百道。此外,美的也成為繼海爾智家后,第二家同時在「A+H」兩地上市的白色家電企業。

這隻頭戴白電界「皇冠」、手持千億現金的超級IPO,理所應當享受着被基石眾星捧月般的追逐。

招股書中披露,眾多知名機構參與了美的此次上市發行。其中,18家基石投資者申購了36.2%的股份,總認購金額高達12.56億美元。這些基石投資者陣容相當豪華,包括中遠海運、UBS(瑞銀)、國調基金二期、比亞迪旗下全資基金Golden Link、TCL實業、IDG資本等。

當日美的在二級市場表現也同樣令無數投資者眼前一亮。開盤價較發行價54.8港元高開8%報59.2港元,截至上午10點,股價維持穩定報59.2港元,總市值4431億港元。

關於「美的」,相信大家對這個品牌一定不陌生,因為在白電領域內無論哪類產品,都能找到美的的影子。而經過數十年發展的美的又不僅只有「白色家電」。

翻開美的的財報,「科技集團」四個大字映入眼簾——美的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其他創新業務的領先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已建立To C與To B並重發展的業務矩陣,既可為消費者提供各類智能家居的產品與服務,也可為企業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簡介中的「全球化」也是美的此番選擇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在今年4月召開的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美的方面就赴港上市原因進行迴應稱,赴港上市不是爲了募集資金。如果是爲了募集資金,現在美的集團一年都要分紅200多億元人民幣,減少分紅就可以解決資金問題。赴港上市最根本的原因是港股具備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

眼下,「不差錢」的美的已經順利登陸港交所,隨着IPO鍾聲響起,美的全球化之路收穫了重要里程碑,但在擴充商業版圖這條路上,美的還在繼續。

港股最大IPO

佛山首富坐鎮

美的的故事,要從背后靈魂人物何享健説起。

在商界,儘管創始人名字「何享健」與品牌名「美的」相比,宛若天壤之別,但這並不影響這位82歲高齡企業家用經歷書寫了屬於自己、更屬於中國企業家的傳奇。

「佛山首富」能代表其雄厚財富實力,在2023年《胡潤百富榜》中,何享健以2000億財富排名第八位。但「傳奇」纔是何享健的底色。

《靜水流深:何享健的千億歷程》書中前言,如此評價這位傳奇人物——他把一個手工作坊做成千億規模的大型企業;他把一個普通的鄉鎮企業發展成全球化公司;他1968年創業,是新中國最早創業的民營企業家之一;他將自己一手開創的千億級家族企業,傳承給職業經理人。

1968年5月2日,年僅26歲的何享健集資5000元,帶領23位北滘居民創辦「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以「生產自救」的理念開始創業。

創業之初幾年,發展並不順利。1969—1974年這5年期間,是美的的「探索求生階段」,可謂毫無章法,藥用玻璃瓶、發電機配件等之間毫不相干產品只要有錢賺就都能生產。

1975年,「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塑料金屬製品廠」,生產五金製品;次年又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生產掛車剎車閥、橡膠配件等汽車配件。這時的何享健也通過生產汽車配件收穫了人生第一桶金,但身處改革開放大潮中,有着商人獨特嗅覺的何享健敏鋭察覺到家電行業有着廣闊天地,開始逐步向着家電行業尋找機會。

1980年,彼時還是「汽車配件廠」的美的,生產出第一臺40釐米金屬檯扇,取名為「明珠」,並由此開始進入家電行業。同年,「順德縣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電器廠」。1981年,正式註冊使用「美的」商標,美的品牌由此誕生。「順德縣北滘公社電器廠」也更名為「順德縣美的風扇廠」。

1984年,「順德縣美的家用電器公司」成立,公司開始生產轉頁扇。期間,在外考察市場的何享健又看到了空調行業的商機,於1985年成立空調設備廠,進入空調行業,美的也是當時國內最早一批生產空調的企業。

此后數年,美的也一直走得順風順水。但讓美的從鄉鎮企業發展成全球化公司的關鍵一步,當屬美的在1992年進行的股份制改革,這一年何享健主動申請作為股份制產權改革的試點企業,並於1993年成功上市並募集到12億元發展資金。值得一提的是,美的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

1997年,美的的業績出現了下滑,在何享健帶領下進行全面事業部制改造。以產品為中心劃分事業部,事業部集研發、採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集團成為投資、監控和服務中心,形成了「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的內部授權模式。經過改革,公司成立了空調、電風扇、電飯煲、小家電、電機等五個事業部。

事業部制改革,解決了美的在管理機制上對企業規模的限制,釋放了美的增長潛能,為進入高歌猛進的全國多元化擴張時代做好了組織架構準備。之后美的業績大增,營收從1997年的不足22億元飆升到了1998年的36億元。

在完成事業部改革后,何享健又開始推行了MBO改制,即管理層收購。經過幾次股權轉讓,由何享健等人控制的美託投資,收購了「順德北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美的集團股權,成為美的集團第一大股東。

MBO改制解決了管理層和公司利益相統一的問題,美的實行「三分開」的管理架構,並建立配套的激勵機制,從此美的開啟了家電品類多元化國內收購歷程。自2001年起,美的相繼將日本三洋磁控管廠、合肥榮事達、華菱集團、威靈電機、重慶通用、江蘇春花吸塵器廠、無錫小天鵝等企業進行併購,並由此進入微波爐核心部件、冰洗、商用中央空調、清潔電器等行業。

相當於在過去20余年間,美的通過「買買買」,一步步擴大着自己的白電生態版圖。

美的的營收也從2001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增長至如今的數千億——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營業總收入3737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歸母淨利潤337億元,同比增長14%。且按照2023年銷量及收入計算,美的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

千億巨頭,也悄悄做投資

身為家電巨頭,美的和大多數行業龍頭一樣也早早湧入投資圈,試圖用錢布局出一個規模更大的商業版圖。

美的下場做投資,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這一年,美的出資2320萬元創辦了「佛山市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該公司已對外投資了68家企業。

與此同時,天眼查數據顯示,與「美的」相關的機構分別有主體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美的集團」,主體為美的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美的資本」,和主體為美的置業有限公司的「美的置業」。

圖/與「美的」有關的投資機構

來源/天眼查

其中,創辦於2018年的美的資本尤為關鍵。資料顯示,美的資本的是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發展及創新投資部門。美的資本圍繞全球先進製造行業和「智慧家居+智能製造」生態鏈進行系統化佈局,通過對被投企業提供全產業鏈賦能幫助企業實現長期價值增長。目前對外投出了包括芯聚能、晶藝半導體、高景太陽能英華特、思必馳、華瑞微電子等明星企業,也從中收穫了數個IPO。

此外,美的集團還在2016年參與高瓴集團北京遠景長青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出資,已投GP包括梅花創投、金沙江創投、明勢資本、線性資本、藍湖資本、鍾鼎資本等;在2021年7月,美的集團與海爾、阿里、TCL、小米、創維等數10家巨頭共同出資,參設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夥),該基金主要用於對蘇寧易購的收購,換言之,美的也是蘇寧的股東。

與此同時,美的掌門人何享健也是投資圈內一名低調的「金主爸爸」。

一家由何享健持股99.7%的主體「寧波美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掀開了何享健本人在投資圈的神祕面紗——該主體在2014年和2015年,先后以LP身份出資了高瓴資本和順為資本。

更有意思的是,何享健膝下沒有選擇繼承家業的子女們,也是創投圈的「老人」。

大女兒何倩嫦實際控制的會通新材,在2020年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小女兒何倩興名下也有多家企業。但論在創投圈最為活躍的,當屬何享健兒子何劍鋒。

資料顯示,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的何劍鋒,在畢業后先是在美的基層打了幾年工,隨后在1994年開始嘗試自立門户,成立了順德市現代實業公司,此后陸續成立了廣州東澤電器公司、順德北滘盈科電子公司等多家企業。從為美的做貼牌起步,進行資本原始積累,並在隨后使業務一步步壯大。

之后,何劍鋒開始涉身股權投資領域。2007年,盈峰集團成立了私募證券基金管理公司「合贏投資」,成為中國第一批成立的陽光私募資產管理機構之一;2010年,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公司「盈峰創投」成立;2013年,合贏投資與盈峰創投合併爲「盈峰資本」。

IT桔子數據顯示,盈峰資本管理資產近200億元,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9號資管牌照。盈峰投資旗下涵蓋十六隻基金,涵蓋天使、VC、成長期、PE、併購、PIPE等多種類型與業態,投資方面主要聚焦環境和新能源、先進製造和新材料、芯片和半導體、消費和文化四大領域。

根據盈峰資本的投資案例梳理,目前的盈峰資本已經押中了4家獨角獸企業。包括語音智能企業「雲知聲」、機器人獨角獸「雲鯨智能」、自動駕駛獨角獸「酷哇機器人」、半導體獨角獸「奕成科技」。

除了押中四家獨角獸企業外,何劍鋒的手中還掌握着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百納千成盈峰環境顧家家居

不難看出,美的之外,還有個隱形巨頭正通過「投資」在不斷成長壯大。

佛山企業,排隊IPO

佛山走出千億巨頭美的,絕非偶然。

作為中國的家電之鄉,世界的家電之都,佛山順德製造的空調、微波爐、咖啡機等產品佔據全球份額第一。

此外,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的佛山,其製造業實力相當雄厚。早在2019年,佛山就躋身GDP萬億元俱樂部,常年位居中國十大工業城市。2023年,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成為全國第二個、廣東首個「工業3萬億」地級市,本外幣存款超2.75萬億元,是省內首個存款突破2萬億的地級市。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也是全國千億產業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唯一一個不依賴計算機通信電子業的製造業強市,「電氣裝備製造業」是其最核心的產業競爭力,也是佛山發展的底氣。

傳統家電產業轉型,政策也在發力。

2020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培育發展「2+2+4」產業集羣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佛山市將重點培育發展裝備製造、泛家居、汽車及新能源、軍民融合及電子信息、智能製造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八大產業,形成2個超萬億元核心產業集羣、2個超5000億元支柱產業集羣、4個超3000億元新興產業集羣的「2+2+4」梯隊產業格局。

進入到2023年,佛山進一步提出,要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高端軟件、醫藥健康、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並明確到2026年發展形成十個左右新興領域的千億元級產業集羣。

而且除了在對產業進行升級的同時,佛山也很早意識到金融資本能助力佛山製造邁向高質量發展。

2016年,佛山宣佈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2017年9月,佛山市正式出臺了《加快股權投資行業集聚發展實施辦法》,給予受託管理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一次性獎勵。

2021年9月,佛山設立「廣東(佛山)製造業轉型發展基金」,基金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其中,深創投參與出資並受託管理。據悉,該基金投資方向將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基礎及新型製造等四大領域,以成長期、成熟期項目為主,重點支持和服務佛山先進製造業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

2022年,佛山公控制定了「5885」產業基金發展藍圖,也就是立足於53.22億元的8支存量基金,按照產業佈局更加科學化、投資方向更加本土化的目標,謀劃兩大基金羣,將新設8支增量產業基金,基金總規模躍升至500億元。

期間,作為廣東金融高新區「現代產業金融中心」的重大金融平臺,位於佛山的千燈湖創投特色小鎮自2019年開園以來,基金產業加快集聚,走出了一條推動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有效激活民間資本,為佛山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金融鏈融合發展,構建「三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打造「3+3」新型特色產業集羣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2024年6月底,已集聚基金類機構超1600家,募集與投資資金規模超2200億元,入駐機構涵蓋IDG資本、粵科集團、廣汽資本、美的資本等。

不難看出,近年來佛山已陸續引得了一大批VC/PE落地生根。創投興則產業興,一場產業變革正在佛山這片土地悄然發生。未來,這片熱土也將跑出更多IPO。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