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連續兩月銷量下降超40%,本田汽車怎麼了?

2024-09-12 17:19

  來源:尺度商業

  文 | 董武英

  曾經備受國人喜愛的本田汽車,今年8月中國國內銷量同比下降了44.3%,本田汽車在國內市場「失寵」了?

  根據本田官方信息,今年8月,本田在中國國內終端銷量為5.70萬輛,同比下降了44.3%。在今年7月,本田在國內終端銷量為5.26萬輛,同比下降了41.4%。連續兩個月,本田在國內市場終端銷量降幅超過40%。

  面對大幅下滑的銷量表現,本田汽車該如何應對?

連續三年銷量下滑,

前8個月銷量下滑27.2%

  事實上,從2021年開始,本田在中國國內銷量就逐漸下滑。2021-2023年,本田在中國市場銷量分別為156.15萬輛、137.31萬輛、123.4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4.0%、12.07%和10.12%。

  今年以來,本田汽車在國內銷量降幅進一步擴大。1-8月本田在國內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52.54萬輛,同比下降了27.2%。

在汽車市場價格戰影響下,本田在今年以來也調低了部分車型的售價。如今年6月28日,廣汽本田推出購車狂歡節,指導價19.78萬元起的廣汽本田雅閣最高直降5萬元(含置換補貼),優惠后14.78萬元起。

  而在雅閣降價前不久,廣汽本田就已宣佈旗下SUV車型ZR-V致在推出限時促銷價,汽油版僅售9.98萬元起,相比指導價降了6.01萬元。

  除廣汽本田外,東風本田旗下CR-V、思域、英仕派也紛紛加入了降價行列。不過,這些降價措施並沒有成功帶動本田汽車銷量回升。

  以今年7月零售數據來看,本田旗下車型中僅雅閣一款車型銷量過萬,為10479輛。東風本田CR-V和廣汽本田皓影兩款兄弟車型月銷量分別為9673輛和8435輛。其他車型銷量均在5000輛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緊湊型神車——東風本田思域,巔峰期月銷量超過3萬輛,在今年一月以來銷量斷崖式下滑,今年5-7月銷量分別為5131、6589和3186輛,去年同期月銷量分別為11299、12190和19051輛。

  巔峰期月銷量破萬的廣汽本田飛度,去年月銷量還能保持在3000輛以上,今年以來銷量下滑明顯。1-7月總銷量為10923輛,月均銷量不到1600輛。今年6-7月,飛度月銷量分別為961輛和822輛。

本田汽車銷量的下滑,對其在國內的合作方廣汽集團和東風本田業績也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

  東風集團股份在中期業績公告中表示,上半年應占合營企業盈利較去年同期減少6.50億元,其中來自東風本田的收益減少了1.75億元,來自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的收益減少了1.96億元。

  根據廣汽集團半年報,廣汽本田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28.35%。包括廣汽本田在內的所有合營企業上半年淨利潤為37.26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96.29億元下降了61.30%。

市場競爭加劇,

電動化轉型緩慢

本田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直接原因是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

  根據乘聯會分析報告,2021年日系車市場份額為22.6%,自主品牌市場份額41.2%。2022和2023年,日系車市場份額分別為20.0%和17.0%,出現明顯下滑,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為47.3%和51.9%。今年1-7月,日系車市場份額下降至14.6%,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57.2%。

  本田作為日系車代表,在燃油車時代保持着較強競爭優勢,但隨着新能源時代到來,本田則面臨着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挑戰。

  如廣汽本田雅閣所在的B級轎車市場,今年7月銷量榜冠軍和亞軍分別為比亞迪秦L和海豹06,月度銷量分別為32466輛和21659輛,起售價也進入了10萬元以內。同時,領克07、深藍SL03等自主品牌車型,與雅閣定價相近,7月銷量均在5000輛以上。

  東風本田CR-V和廣汽本田皓影所在的緊湊型SUV市場,7月銷量前四分別為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元PLUS、宋Pro新能源和廣汽AION Y,月銷量分別為34306輛、25594輛、18336輛和16788輛,這四款車型起售價均低於CR-V和皓影優惠后售價。今年7月,CR-V在緊湊型SUV市場銷量僅排名第11,皓影排名第15。

  日系車曾長期以省油為賣點,在混動技術上有一定領先優勢,本田的i-DCD、i-MMD混動技術較早應用在旗下熱銷車型上。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豐田在插電混動上發展並不快,在電動化上轉型較慢。

  當前本田在銷新能源車型共有8款,分別為4款插電混動車型和4款純電車型。

今年7月,在這8款車型中,雅閣e:PHEV銷量最高,為651輛。同時,自2023年6月開始交付以來,雅閣e:PHEV月度銷量從未突破千輛。

  本田CR-V e:PHEV在2021年1月開始交付,月銷量最高為2009輛。今年2-7月,該車型月銷量均在300-500輛之間。

  從銷量數據上看,在混動技術上有深厚積累的本田,在插電混動汽車市場上並沒有展現出突出的市場競爭力。

  在純電市場上,本田的銷量更為低迷。今年7月,廣汽本田e:NP2、東風本田e:NS2、廣汽本田e:NP1和東風本田e:NS1四款純電車型銷量分別為295輛、209輛、163輛和22輛,月銷量合計未突破千輛。

  其中廣汽本田e:NP2和東風本田e:NS2、廣汽本田e:NP1和東風本田e:NS1分別是兄弟車型,也就是説,這四款車本質上是本田旗下兩款車型。

  如果將2020下半年視為國內此輪新能源浪潮的起點,本田實際上在四年間僅推出了兩款純電車型,這個速度顯著慢於國內車企的電動化轉型速度。更重要的是,這兩款純電車型並沒有取得亮眼的銷量表現。

  今年4月,本田中國推出了全新的電動品牌「燁」, 採用本田中國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在發佈會上,本田推出了「燁」品牌的三款新車型,分別是「燁S7」、「燁P7」和「燁GT CONCEPT」,其中「燁S7」和「燁P7」作為品牌首推車型,預計將在今年年底上市。

至少從銷量視角來看,目前在面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之中,本田沒有做出更有效的應對。全新電動品牌能否帶動本田汽車銷量回暖,值得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