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4年乳企中場戰報:麥趣爾倒貼賣貨,伊利廣告費超70億

2024-09-12 14:42

在銷售端低迷的大環境下,今年上半年乳企們過得怎麼樣?

據《消費者報道》統計,截至目前,28家國內上市的乳企均已披露2024年中報業績。總體而言,上述乳企的營業收入總額為1801.33億元,同比下滑7.65%;淨利潤總額為120.66億元,同比增長1.79%。

具體至各個企業,哪些選手逆勢增長?哪個企業最賺錢、毛利率最高?哪些企業最捨得投放廣告?我們通過五個榜單給消費者一一揭曉。

營收榜:伊利、蒙牛佔半壁江山

2024年上半年,國內上市乳企雙寡頭競爭格局延續,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02319.HK)分別實現596.96億元、446.71億元的營業收入,佔據28家上市乳企總營收比例的57.94%。

光明乳業(600597.SH)、中國飛鶴(06186.HK)、優然牧業(09858.HK)分別以127.14億元、100.95億元、100.55億元躋身進入百億營收大軍。

區域性乳企如燕塘乳業(002732.SZ)、騎士乳業(832786.BJ)、莊園牧場(002910.SZ)、陽光乳業(001318.SZ)等收入規模相對較小,營業收入均在10億元以下。

對比之下,排名倒數第一的陽光乳業(2.54億元)與龍頭企業伊利股份的營收規模相差約235倍。

利潤榜:澳亞集團虧損額超6億元

淨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國內28家上市乳企中合計有19家實現盈利,佔整體國內上市乳企的67.86%。

具體而言,盈利水平排名前五的分別為伊利股份、蒙牛乳業、中國飛鶴、H&H國際控股(健合集團,01112.HK)、新乳業新希望乳業,002946.SZ),淨利潤分別為75.73億元、25.32億元、19.11億元、3.06億元、3.05億元。

從淨利潤榜單可以看到,除伊利股份、蒙牛乳業、中國飛鶴處於較高水平外,其余乳企的淨利潤在千萬元至億元之間,與前三企業的差距較大。

另外,今年上半年,國內上市乳企中有9家處於虧損狀態。其中,中國聖牧(01432.HK)、現代牧業(01117.HK)、優然牧業(09858.HK)、澳亞集團(02425.HK)這4家企業的虧損金額較大,均在1億元以上。

成長性榜:6乳企收入利潤雙增

經統計,今年上半年,28家國內上市乳企有16家企業處於業績雙降狀態,佔比57.14%,整體業績承壓。

此外,澳優(01717.HK)、天潤乳業(600419.SZ)的營業收入雖然同步增長,但處於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其中,天潤乳業的淨利潤同比跌幅超130%。

在整體下行的大趨勢下,有6家乳企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長,分別為原生態牧業(01431.HK)、優然牧業、一鳴食品(605179.SH)、貝因美(002570.SZ)、中國飛鶴、新乳業。

毛利率榜:奶粉領先其他品類

毛利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衡量公司產品服務是否存在高溢價的重要依據。

經整理,28家國內上市乳企的主營業務除乳製品外,部分企業還同時擁有如營養補充品、畜牧業、養殖綜合解決方案、肉牛、啤酒等業務。

為更加直觀清晰地一覽乳企乳製品類別的毛利率情況,《消費者報道》將上述乳企各項業務的毛利率進行整合歸結,並針對乳製品類別作出如下排名。

因有9家企業未披露具體數據,剔除上述企業后可以看到,剩余19家乳企的乳製品毛利率存在較大差異。其中,H&H國際控股、澳優的乳製品毛利率在50%以上,相對處於較高水平;其余大部分乳企的乳製品毛利率基本在30%或以下。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分析認為,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需要觀察細分產品是否為高毛利產品,如嬰幼兒配方奶的毛利偏高,則對應的毛利率較高;其次,要看企業的原料成本是否可控,如原料供給來源是否全球佈局等;另外,部分乳企的線上銷售體系十分完善,其產品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銷售,因此流通成本相對較低,從而拉高產品毛利率。

從下圖榜單可以看到,毛利率排名靠前的企業,乳製品相關產品基本為嬰幼兒配方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麥趣爾(002719.SZ)的乳製品毛利率為負數。對此,該公司表示,這主要系自產生鮮乳養殖成本上漲影響,導致毛利為負。

廣告費榜:伊利最捨得花錢

廣告營銷在消費品領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今年適逢體育大年,各大乳企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品牌推廣、產品動銷的好機會。今年上半年,究竟是哪家乳企最捨得花錢?28家上市乳企的廣告費用又分別是多少呢?

經統計,剔除未公佈廣告宣傳費用的9家乳企,今年上半年,合計有5家乳企的廣告宣傳費用超1億元。其中,伊利股份的廣告宣傳費用約71億元,位居榜首。其次是,光明乳業、妙可藍多、新乳業和三元股份,廣告宣傳費用分別為3.29億元、2.55億元、1.25億元、1.21億元。

此外,廣告宣傳費用在百萬元級別的企業有5家,另外還有2家企業的廣告宣傳費用在十萬元級別。可以看到,乳企間的廣告投放費用存在較大差異。

對此,宋亮對《消費者報道》記者稱,有規模效應的乳企巨頭,基本都存在高額的廣告費投入,其中屬伊利、蒙牛最為典型。另外,毛利高的乳企為提升品牌知名度,也會願意加大廣告費用投入。

有行業研究員向記者表示,乳企在廣告宣傳上的投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競爭狀況、企業戰略目標等。在目前液態奶增長乏力的現狀下,乳企可能會加大在奶粉、奶酪等高毛利品類的廣告宣傳,以拓展新的業績增長點。

他還表示,乳業從基礎營養向專業營養的轉型,也意味着乳企需要更多的市場教育和品牌推廣,這可能會促使他們增加廣告宣傳的投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