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鬥魚、虎牙再度嘗試合併的時機成熟了嗎?

2024-09-11 09:52

上周,虎牙正式宣佈雷鵬(Raymond)出任代理聯席CEO兼CFO,與虎牙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黃俊洪共同擔任代理聯席CEO同時,吳欣將繼續擔任虎牙的財務副總裁。

這則人事任命其實有點出乎意料,雷鵬在騰訊內部宣佈「另有任命」后,幾乎沒人猜到其將去虎牙擔任CEO。從履歷看,雷鵬在騰訊十八年的任職期間擔任過多個財務相關職務,加盟虎牙前,其擔任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財務總監。有接觸過雷鵬的盆友表示,其風格是高度專業且職業。

在騰訊超長業務線中,以騰訊 金融科技 品牌對外的FiT,無疑是合規經營和政策溝通任務最重的部門之一,在[企鵝生態]看來,雷鵬的加入顯然有助於提高虎牙的合規經營和政策溝通能力。而對投資者和相關從業者來説,更期望的事情則是一位財務大牛的加盟,能否加速推動遊戲直播賽道的整合。

關於鬥魚和虎牙將重新推動合併的説法今年一直甚囂塵上,除開鬥魚、虎牙不少頭部主播不時吹風跟「敵臺主播」將來是一家人外,平臺間內容、版權聯動也正在變多,而這樣的做法即便在一年前,也被認為是敏感的。

如[企鵝生態]在此前的《虎牙與鬥魚,再嘗試一次合併》一文所述,隨着騰訊《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和平精英》賽事等大流量遊戲IP,和相關主播如張大仙、旭旭寶寶等對抖音開放后,以刻舟求劍論,虎牙與鬥魚如今再次謀求合併,理論上是比21年有更成熟條件的。

當時監管部門否定鬥魚、虎牙合併案時,給出了兩個相當專業的判斷,一個是鬥魚、虎牙合併后將強化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並認為鬥魚虎牙合併后以營業額計的市場份額將超過70%、用户計的份額將超過80%,主播資源份額超過60%。

圖自《關於禁止虎牙公司與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併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 圖自《關於禁止虎牙公司與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併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

另一個則是認為合併后的雙方母公司騰訊,在上游的遊戲產業佔據四成份額的情況下,有能力與動機在「網絡遊戲運營服務市場和遊戲直播市場」搞「雙向封鎖」。

三年過去后,雖沒有明確且權威的第三方統計,但由於大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即便普通觀眾也能看得出,如今鬥魚、虎牙相較21年的市場份額是有明顯削弱的,不僅平臺的用户和收入盤子在萎縮,遊戲主播們的收入也在下滑,新崛起的遊戲主播也在變少。

從人員規模看,虎牙僱員是從2021年底的2067人減少到2023年底的1345人,鬥魚則是從2021年底的2155人減少至1336人。

面對強大的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如今的鬥魚和虎牙即便合併,也很難復刻當年騰訊音樂整合完成、美團合併點評、滴滴合併快的后對單一賽道的絕對統治,甚至很難稱得上是強強聯合,而更像抱團取暖。

相比想象中的搞壟斷,如今更可能發生的事情倒是兩家平臺合併后,會爲了降本增效繼續搞裁員,這對稀缺 互聯網 公司的鬥魚所在地來説,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鬥魚和虎牙合併會帶來什麼

但這並非意味着鬥魚和虎牙合併,除了降低成本外不會帶來質的改變。首先必須看到的是,遊戲直播仍是有着廣泛高價值受眾的內容形態,從大盤數據看,國內用户對遊戲直播的需求是很穩定的,並偶有爆發式增長。

比如近期誰都要蹭下熱度的《黑神話:悟空》就讓各大直播平臺吃到一波紅利,據報道稱抖音張大仙四場直播實現了過億觀眾觀看,相關話題在抖音獲得近417億次播放。

此前發佈的虎牙二季報也顯示其移動端月活為8350萬,同比和環比均微增,付費用户則增至450萬,而通過將內容輸出到騰訊生態和全網公域流量,虎牙內容實現了1.2億級用户的覆蓋;而鬥魚雖迟未公佈二季度財報,但一季報顯示其仍保有4530萬移動端平均月活和340萬付費用户,雖有下滑,但仍是巨大且有活力的內容生態。

但國內遊戲直播平臺的用户價值和內容價值,並未能充分轉化為商業價值,虎牙和鬥魚目前市值均低於十億美金,甚至低於多年前的「獨角獸」門檻。與此形成對比,就在7月份,Needham知名分析師對Twitch測算出高達460億美金的估值,稱其為亞馬遜生態的隱藏寶石。

其認為Twitch在任何時刻都有超過250萬在線用户和3500萬的日活,其幫助亞馬遜觸達了此前未能觸達的用户和廣告商,並將其在亞馬遜生態的價值,與Youtube在谷歌生態的價值進行對比。而以最新股價測算,Twitch也佔到亞馬遜市值的3%。

但目前來看,即便虎牙與鬥魚當下能夠無條件獲批合併,其對騰訊生態的貢獻也遠未能達到這一標準。這一方面是個落差,但也顯示出中國遊戲直播平臺,確實還有很大的進化潛力。

從虎牙最新季度財報展現的轉型效果看,遊戲相關服務和廣告收入在總收入盤子的佔比,已從去年第二季度的6.2%上升到今年的20%,隨着《黑神話》等產品的貢獻,預期三季度將保持增速。

這相當於終於迴歸到遊戲產業內採掘價值,而不再單純依賴直播打賞,從去年底開始,無論是《元夢之星》還是DNF手遊等產品上新宣傳看,遊戲直播平臺都展現出「高人一等」的廣告價值和分發價值,遊戲直播觀眾的 消費 能力事實上遠被低估。

而就[企鵝生態]作者個人體驗看,因觀看某些主播產生的遊戲相關消費就超過數千元,但這樣的消費行為長期以來都不會給直播平臺和主播帶來收入,遊戲直播平臺實際上只產生了媒體價值,而沒產生交易平臺、遊戲消費平臺價值。這是鬥魚和虎牙迫切需要轉型的方向。

如果鬥魚與虎牙能夠完成整合,更大的用户盤子、流量盤子對繼續挖掘生態價值、用户價值當然是利好。同時業務整合也必然帶來更高的運營效率,並降低內容成本,在談電競賽事IP時也會有更大的議價權。

更值得期望一下的是,降低成本和作大規模后,中國的遊戲直播能否捲到海外。按[企鵝生態]聽到的説法,騰訊對於Nimo TV在海外的進展是給予肯定態度的,這也符合騰訊遊戲向海外要增量的大戰略。

國內遊戲直播平臺想要挑戰Twitch在英語、美洲市場的統治地位當然已不現實,但 東南亞 、中東等新興市場無論如何也還是該爭取一下的。

當年騰訊、騰訊音樂和Spotify通過交叉持股,實現對全球市場的劃洋而治,這對今天的虎牙鬥魚來説固然是較難以復刻的操作,但如能進行合併,至少是在追趕Twitch的路上進了一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