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四都呂梁」覓新機

2024-09-10 15:38

中新網呂梁9月10日電 (記者 李新鎖)白露時節,暑氣漸消。老區呂梁,山西煤炭重地,進城看病的柳林縣人高斌虎在住院治療、結算出院后,直觀感覺支出似乎少了一些。在呂梁市「三醫(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協同發展平臺」支撐下,醫生開處方更科學,做病案更嚴謹。這個創造了4個全國第一的醫療大數據平臺,2022年為呂梁醫保基金節約1億元支出,也讓老區民眾就醫更安心。

常年在煤礦工作的高斌虎並不清楚大數據、算力、算法是如何給自己的就醫帶來便利、經濟,但站在煤堆上的呂梁正努力換個活法。

產業鏈上強「筋骨」

呂梁盛產煤炭,傳統的煤、焦、鐵、鋁、電長期支撐着當地經濟。但常年在初級階段挖煤煉焦、發電鍊鋼,和山西一樣,呂梁總是難免周期波動之憂和產業結構之困。

近年來,呂梁圍繞資源型經濟轉型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兩大課題,提出打造「985」重點產業鏈,分別從工業、現代農業和服務業上做出新謀劃,以此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鋼筋鐵骨」。

在「985」重點產業鏈中,「9」是指鋁鎂、特鋼、裝備製造、氫能、煤成氣、碳基新材料、固廢利用、白酒和現代醫藥等9條工業產業鏈。

基於上述佈局,呂梁將其未來的工業版圖描述為「四都呂梁」「五大基地」,即打造3000億級煤都呂梁、1000億級氫都呂梁、1000億級鋁都呂梁、1000億級酒都呂梁,建成1000億級現代煤化工基地、500億級特鋼產業基地、200億級裝備製造業基地、100億級非常規天然氣示範基地和國家級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範基地。

有基礎、有潛力、有希望,這或許是呂梁選擇上述產業作為新型工業化突圍方向的原因所在。

以千億級鋁鎂產業集羣為例,2022年,呂梁氧化鋁產量1352萬噸,電解鋁產量48.7萬噸,鋁鎂產業鏈總產值達到450億元,佔山西的53%。

呂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冰峰介紹,呂梁依託鏈主企業中鋁華潤,大力發展「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鎂精深加工」產業鏈,引進上馬航宇3D打印、香港微硬鋁鎂合金壓鑄件、鋁大師高端鋁基新材料等一批項目,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鋁華潤二期50萬噸電解鋁、交口信發10萬噸鎂合金、中礦6萬噸鎂合金、東義鎂鋁科技產業園等一批牽引性項目,預計「十四五」期末將形成100萬噸電解鋁、200萬噸鋁鎂材深加工能力,產值突破千億元。

呂梁孝義投放氫能共享單車。 武俊傑 攝 (資料圖)

呂梁孝義投放氫能共享單車。 武俊傑 攝 (資料圖)

作為全國重要的煤炭、焦化和非常規天然氣生產基地,呂梁現有1.6億噸煤炭、3785萬噸焦化、35億立方非常規天然氣產能,新能源「綠電」裝機規模達到283兆瓦。

「呂梁具備發展煤氣化制氫、工業副產製氫、天然氣制氫、電解水制氫的資源優勢。尤其是3785萬噸焦化產能,副產焦爐煤氣80億立方米,可產氫氣超40萬噸,每公斤高純氫成本僅8元-10元,遠低於全行業平均水平。」李冰峰説,呂梁正搶灘佈局氫能產業。

有資源優勢,有技術路徑,但從儲存、運輸、應用等環節看,氫能產業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從這個意義上説,呂梁是「敢於吃螃蟹的」。

李冰峰表示,依託孝義鵬飛、交城美錦兩大鏈主企業,呂梁全產業鏈佈局氫能產業。目前,鵬飛集團年產20萬噸一期2萬噸、交城美錦年產5.5萬噸氫氣項目建成投產,興縣5.6萬噸天然氣提氦制氫一期項目投產試運行。

時下,呂梁已形成7.6萬噸制氫能力,11座加氫站建成投用,年產1000輛氫能商用車生產線建成投產,推廣氫能車輛近600輛,「氣—站—運—車—用」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初步形成,氫能發展指數山西第一。

呂梁孝義,曾是全國首批50個重點產煤地之一和國家鋁工業重要開發基地,在充分享受煤炭紅利之后,孝義也曾被列入國務院確立的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其后,孝義離開了煤炭温牀,主動走上脱碳、降碳之路。

孝義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孝義正加快推進由氫能鏈主企業鵬飛集團規劃建設的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工藝路線及裝備最先進的氫能產業園。

在孝義當地,氫能產業正從業內描述的概念、趨勢,變成真實可感的生產、生活。

7時30分,刷一輛氫能共享單車出門上班;10時,乘坐孝義至介休的城際氫能公交車,體驗一段「零碳雙城記」;夜晚,滿載焦化產品的氫能重卡往來穿梭於孝義經濟開發區。在它的身后,除了點點滴落的清水,再也沒有任何排放物。

不久前,山西孝義到天津港的晉津新能源重卡雙重零碳物流通道運輸始發成功。其間,孝義鵬飛試驗性發運里程1500余公里,全程採用氫燃料電池重卡,沿途在3個加氫站補能,最終抵達天津港,實現了運輸過程的零碳排放。這是全國首箇中遠距離純商業運營的雙重零碳物流通道試點項目。

山西呂梁持續修復生態,昔日黑臭水體變成濕地公園。 武俊傑 攝 (資料圖)

山西呂梁持續修復生態,昔日黑臭水體變成濕地公園。 武俊傑 攝 (資料圖)

上述場景在減碳、降碳的同時,還有力地印證着呂梁氫能產業的商業邏輯。

按照規劃,呂梁將繼續推進一批制氫、氫能裝備製造項目,繼續建設一批加氫站,推進應用場景建設,積極開展示範應用城市羣申報,力爭到2025年,全市制氫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建成加氫站50座,氫能汽車保有量突破5000輛,氫能重卡生產能力達到5000台,產業鏈總產值超過200億元。到2030年,全市氫能供應能力不低於50萬噸/年,力爭建成具有加氫功能的綜合能源站100座,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突破3萬輛,氫能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

在項目建設上育新機

從「一煤獨大」的起起伏伏,到「985」重點產業鏈的「鋼筋鐵骨」,呂梁正在努力擺脫產業之困,加快新型工業化和製造業振興升級。

據統計,2023年,呂梁市產業鏈培育成效顯著,3户企業成功申報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並獲得省政府授牌,8户企業成功申報省級重點產業鏈「鏈核」企業,「鏈主」「鏈核」企業數量進入山西第一方陣。

山西呂梁加快產業數字化步伐。 武俊傑 攝 (資料圖)

山西呂梁加快產業數字化步伐。 武俊傑 攝 (資料圖)

其中,山西中鋁華潤有限公司、山西一禾鋁業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鄭旺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作為「鏈主」企業,共獲省級產業鏈獎勵資金1359萬元。市級財政資金對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應用財政資金獎勵補貼9946萬元。通過與科研院所深入協作,元泰高導材料(山西)研究院研究的700兆帕級高強鋁合金棒製備技術,填補了目前國內市場5G手機應用領域的空白。鋁鎂精深加工、氫能、特鋼、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技術創新攻關能力均顯著提升。

不僅如此,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之下,呂梁正越過關山阻隔,主動擁抱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變革。

以煤炭行業為例,截至2023年底,呂梁累計建成23座智能化礦井,總量保持在山西前列。

氣候冷涼、煤電能源充足,以往被用於冶金、煉焦的寶貴電力,如今正被呂梁人賦予新的用武之地。

「依託氣候條件適宜、煤電能源充足和發展起步早、存儲條件好、超算能力強等比較優勢,呂梁加快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正在逐步走出一條從‘挖煤’向‘挖數據’轉變、借‘數’發展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呂梁市數據局科技基建科負責人劉村説。

2012年,呂梁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引進天河二號超算機組,組建呂梁雲計算中心,2020年被命名為山西省超算中心,目前仍是山西唯一的省級超算中心;2016年,引進華為共建華為山西(呂梁)大數據中心,2020年獲得國A認證,目前仍是山西唯一獲得國A認證的大數據中心;截至2023年底,呂梁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9336座,總量居山西第二。

劉村説,在持續多年的努力下,呂梁連續引進全球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科大訊飛、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企業華大基因、全球獨角獸企業盤石集團和中國十大網信龍頭企業三六零數字安全科技集團等。

如今,上述企業正和呂梁發生化學反應。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和眾多城市一樣,項目建設始終是呂梁培育新機的重心所在。

呂梁市商務局辦公室主任呂浩江介紹,在項目建設方面,2020年以來,呂梁堅持每季度滾動開展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三個一批」活動。截至目前,呂梁累計新增項目達450個,總投資額1190億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一批新興產業大項目、好項目先后在開發區簽約落地、投產達效。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呂梁共簽約項目32個,簽約投資額98.13億元,預計年產值107.62億元;開工項目44個,總投資50.01億元,預計年產值43.96億元;投產項目41個,總投資56.65億元,預計年產值44.35億元。

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包含白酒、儲能、氫能等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76個,佔總項目數的66%。

從能源城市到數字化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呂梁正站在煤堆上尋覓發展良機。(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