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偉達跌落「神壇」?小摩警告費城半導體指數走勢呈明顯「頭肩頂結構」

2024-09-09 18:35

SOX過去一周重挫12.4%,創近四年半最差表現。

美股在9月開局不利,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再次抬頭,上周市場波動性明顯升溫。科技股的弱勢引發了廣泛關注,納指上周回落超5%,英偉達市值蒸發超過4000億美元,費城半導體指數持續低迷。

摩根大通警告,技術指標的惡化可能意味着調整遠未結束,這取決於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能否迅速改善。

英偉達持續調整

  大型科技股強勢表現幫助推動美股上半年屢創新高。然而它們最近的波動讓投資者感到緊張。當地時間3日,英偉達的市值縮水2790億美元,這是美國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市值跌幅。上周,這家人工智能風向標企業市值累計蒸發了4060億美元,同樣創下了歷史紀錄,超過了AMD和高通的市值總和。

  儘管第二季度的收入和利潤超過了預期,但英偉達此前發佈的季度預測未能滿足投資者的狂熱預期。盈透證券市場策略師索斯尼克(Steve Sosnick)表示:「(英偉達)二季度盈利不錯,超出了預期。但可以明顯感覺到,增長的幅度正在逐季度縮小,投資者並沒有忽視這一點。」

  此外,監管壓力可能是新的麻煩。消息人士稱,美國司法部已向英偉達及其他多家公司發出傳票,尋求有關該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證據。這一舉動標誌着美政府對英偉達的調查進入了新的階段。雖然該公司隨后予以了否認,但市場的擔憂並未消散。

  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英偉達下跌,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和其他基準的指數基金ETF也將遭受損失,因為該股在這些指數中的權重很高。道瓊斯市場統計顯示,截至8月底,英偉達佔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總回報率的23%。儘管最近有所下滑,英偉達股價在2024年依然漲超100%,是標普500指數中今年迄今表現最好的股票。

  對於英偉達未來的走勢,瑞穗證券分析師克萊恩(Jordan Klein)寫道,預計在未來幾周內不會回升至130美元以上,「總體而言,該行業似乎除了未來幾周一系列更好的經濟‘軟着陸’宏觀數據外,只能繼續陷入泥沼。不過現在沒有理由進一步恐慌,或者尋找更多的弱點。」

  美國銀行分析師阿爾亞(Vivek Arya)在研報中提到了幾個「逆風因素」:潛在的監管壓力和市場波動,以及長期以來關於人工智能貨幣化是否符合預期的問題。

  但阿爾亞依然認為,英偉達的股價會以令人信服的估值實現增長,「關鍵的基本面復甦催化劑可能是未來幾周的供應鏈數據點,這些數據點證實了Blackwell新產品出貨的準備就緒。」

小摩警告半導體板塊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英偉達的走勢也給半導體行業帶來了陰影。上周另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的芯片巨頭博通業績指引表現不佳,造成股價大幅跳水。

  受此影響,費城半導體指數(SOX)過去一周重挫12.4%,創近四年半最差表現,所有30個成分股全部下跌。更糟糕的是,這些公司交易價格均低於50日移動平均線,技術分析師普遍將其視為短期趨勢的分水嶺。

  嘉信理財認為,半導體板塊對整個市場很重要的原因是,芯片在過去兩年中一直是市場領導者,被視為人工智能長期增長故事的代表。看漲論點的支柱之一是人工智能的增長跑道以及提高生產力的潛力,這兩者都有助於企業盈利。也許SOX中的價格走勢表明,基於温和的增長預期,人工智能相關的估值正在重新設定。

  8月初,由於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即將到來的美國經濟衰退,市場風格從大盤科技股轉向周期板塊,股市從高點開始加速下跌,隨后美股在8月中旬出現反彈。與三大股指的漲幅相比,半導體板塊明顯動能不足。

  展望未來,摩根大通認為,費城半導體指數正接近拋售可能持續到2025年的位置,甚至可能面臨2022年底開始的牛市完全回撤的風險。這家華爾街巨頭技術戰略團隊在給客户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今費城半導體指數走勢呈現明顯的‘頭肩頂結構’,即3月高點是左肩,7月高點是頭部,8月高點是右肩。」

  摩根大通也在報告中提到了風險:「連接肩膀和頭部之間低點的線是頸線位。在成功守住之前低點的支撐后,多頭無法再創下新高,跌破支撐位讓那些看漲者有理由放棄。頸線位比目前水平低約5.2%。一旦有效跌破,將構成經典看跌模式。最壞的情況下,市場將改變長期趨勢,並指向2023~2024年反彈的完全回撤,直至明年,屆時可能比目前的水平進一步下降50%以上。」

  在嘉信理財看來,考慮到科技股出現了超賣結構,短期內可能有技術反彈的需求。不過該機構對持續性略顯謹慎,一方面9月是美股歷史上表現最差的月份,另一方面,隨着美聯儲降息節點臨近,市場對數據的敏感性很高,加劇了潛在波動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