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9-09 10:11
出品/聯商網
撰文/西泠雪
兩個月前,京東旗下第一家華冠折扣超市落地,備受業內關注。據悉,該店為京東旗下首家全品類折扣超市,也是自被京東全資收購后,華冠超市首次嘗試全新店型。
目前,門店運營情況怎麼樣?京東的折扣超市又有何不同?《聯商網》對其進行了實地探訪。
01
不懼比價的超市
6月29日,京東旗下首家華冠折扣超市開業,門店位於房山區長陽。從選址上來看,客流可覆蓋北京房山區及豐臺雲崗、長辛店等多個區域。
據瞭解,該門店由華冠超市門店改造而來,面積約3000m²,商品種類齊全,包含水果蔬菜、酒水飲品、烘焙麪點、海鮮水產、肉禽蛋奶、米麪糧油、日用百貨等。
其中,生鮮佔比很高,水果蔬菜種類豐富,在價格方面也比較便宜,果蔬售價基本接近早市價格。
從陳列上看,商品陳列與倉儲會員類似,店內很多商品都以原箱或堆頭的形式展示。
爲了凸顯性價比,「天天低價」「歡迎比價」的標語在店內隨處可見。而根據華冠商業公眾號發佈的商品價格名冊來看,大部分商品都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對於保質期較短的部分鮮食,到了晚間,會在原來價格基礎上再次進行打折銷售。
從服務上來看,除了價格保障外,華冠折扣超市提供稱重退差價、48小時內可售后、化凍包賠、壞果包賠、破損包賠等多重保障措施,保障消費者權益。同時,支持線上下單,滿199元免運費。
此外,門店出口處設置有服務檯和免費自助服務區,提供一次性手套、筷子、吸管、紙巾、冰袋等用品,也為顧客提供微波爐加熱服務。
據瞭解,華冠折扣超市與京東資源共享,依託京東的供應鏈體系,其商品均由資深、專業採銷人員深入工廠直採,核心優勢是所有商品「低於市場價」。在華冠折扣超市內,也可以看到京東京造商品以及七鮮超市商品的身影。
華冠折扣超市的採購工作人員透露,門店通過快速的物流、周轉降低損耗率,進一步壓縮商品的毛利空間,才達成了較低的價格。
門店工作人員也表示,消費者如果覺得商品價格高,可以去線上各平臺進行比較,若有渠道低於華冠折扣超市,門店會進行價格調整。
不過,相較於傳統大賣場,該店的商品品類雖然不少,但每個品類可供選擇的商品數量並不多。相關負責人稱,華冠折扣超市對商品結構採取的思路是「加寬減深」,希望能夠覆蓋更多商品品類,但縮減了每種品類的SKU數。
整體空間上,門店貨架之間的通道相對較窄,而門店的購物車也比普通超市的大,客流較大時,會顯得較為擁擠,推動購物車比較困難。
對此,華冠商業在公眾號發佈了致消費者的公開信,稱將對服務與商品方面的不足之處進行檢討,並承諾進行調整和優化。
客流方面,工作日客流並不是很多,但據門店工作人員介紹,早上和晚上的客流較大,較為集中,節假日顧客非常多。
02
京東的折扣商業嘗試
公開資料顯示,華冠超市是北京房山區具有影響力的商業企業,公司成立於1995年,以連鎖購物中心、超市、物流配送、食品加工、連鎖藥店、電子商務O2O、B2B為主營業務。
2003年4月,華冠超市在河北省涿州市開設第一家超市,開始跨區域經營。目前,已在北京房山、朝陽、豐臺、亦莊等區域以及河北省涿州市,開設了幾十家直營門店。
2021年,華冠超市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由新股東江蘇卓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由宿遷京東佳品貿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而宿遷京東佳品為京東集團全資子公司。至此,京東進一步擴充在線下渠道的佈局,全資收購了華冠超市總公司及其旗下的75家門店。
而早在2014年4月,京東商城就曾與華冠商業簽訂了O2O戰略合作意向協議,由華冠超市進駐京東平臺銷售商品並負責配送。隨后,雙方在商超O2O領域進行了多次合作。
在與京東合作兩年之后,華冠超市也曾透露過一組數據,其在京東上線門店銷售額環比增長24%。
有分析認為,京東通過對大型商超的控股收購,實現了用線上資源賦能線下,實現了雙贏增長,也驗證了「線上+線下」模式的可行性。
除了華冠折扣超市,京東的低價策略正在加強線上線下打通,並在折扣商業方面做了諸多嘗試。
2023年6月,京東集團調整了組織架構,將七鮮、前置倉(京喜拼拼)、供應鏈運營部門進行整合,組成了創新零售部,將線上線下融合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去年10月份,京東旗下的高端生鮮超市品牌七鮮超市也曾推出擊穿價,並在今年將折扣活動拓展至全品類。
今年7月,京東與海瀾集團達成合作,將在位於無錫江陰的海瀾飛馬水城開設全國首家京東奧萊線下門店,並在京東線上平臺同步開設「京東奧萊自營專區」及「京東奧萊官方旗艦店」,這被看作是京東在折扣賽道的又一重大布局。
03
「低價風」席捲零售
近年來,在消費轉型的大背景下,理性消費開始深入人心,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比價」成為消費常態。
從線下方面來看,為應對挑戰,眾多老牌商超企業紛紛入局折扣賽道,開出自己的折扣店。
2021年9月,人人樂西北首家會員折扣店在咸陽開業;2021年10月,家家悦全國首家折扣店在濰坊壽光萬達廣場開業;2021年11月,華冠超市也曾進行過折扣試水,在房山區青龍湖鎮開設了一家折扣店;2022年6月,胖東來推出「批發集市」,在商場內部開展快閃活動;2022年7月,盒馬宣佈推出生鮮奧萊門店,定位「品質折扣店」;2022年8月,物美超市開出「美淘」折扣店......
今年4月,天福便利店開出兩家折扣小店;5月,卜蜂蓮花全國首家折扣店在汕頭市開業;6月,中商超市旗下折扣品牌「暴扣折選」在武漢光谷開業......
此外,今年7月,聯華超市宣佈打出折扣化組合拳,通過精細化的成本控制,逐步取消傳統的周期性促銷,以實現優勢商品的常年低價,並通過優化供應鏈,以折扣為核心,大力發展自有品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認為,折扣店是超市發展中的創新業態,未來幾年乃至於十年,折扣店都會成為中國超市行業乃至整個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
而從線上方面來看,各大電商平臺也開始重回「低價」競爭,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抖音、美團等都在為「低價」發力。
京東上線了百億補貼頻道,發力採銷直播,主推「又便宜又好」、「全網低價不怕比」;天貓打出了「怎麼比價都低」的標語,並利用「就是比你價格低」強調平臺低價優勢;拼多多推出「自動跟價」系統,實時跟蹤競品售價爲商家自動調整價格;抖音小範圍內測電商改價系統......
不過,在電商領域低價內卷愈演愈烈的同時,各電商平臺已經開始有所覺醒,意識到單純低價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低價並不是取勝的唯一因素,商品品質與消費者體驗更為重要。
淘天集團CEO吳泳銘曾在內部發言明確以GMV作為首要指標,同時迴歸貨架電商。
在剛剛結束的京東超市十周年慶典上,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零售大商超事業羣總裁姚彥中表示,快消品行業進入下半場,應警惕陷入劣幣驅逐良幣、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惡性內卷」。
事實上,相比「低價」,消費者更加關注的是「極致性價比」。「消費降級」不是簡單的「圖便宜」,其背后是消費者對極致性價比的追求,是精打細算的生活方式,是理性消費觀的呈現。
因此,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無論何種商業模式,都應在優化供應鏈、提高商品力、提升服務體驗等方面下功夫,維護品牌的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