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4外灘大會今日開幕 開放創新、構築科技與人文的橋樑

2024-09-05 06:28

轉自:解放日報

  在全球化浪潮中,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成爲了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今天上午,上海黃浦世博園區迎來了一場盛大的科技與人文盛會——2024Inclusion·外灘大會。本屆大會以「更開放、更前沿、更創新」的姿態,匯聚了全球科技精英和頂尖學者,共同探討科技趨勢,展示創新成果,促進人文交流,展現了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獨特魅力。

  本屆外灘大會,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精彩活動,包括1場開幕主論壇、36場開放見解論壇、10多場創新者舞臺、2場AI創新賽事、1場10000平方米的展覽以及1個綠色生活節和1場科技人才招聘會等。來到外灘大會的會場,你能瞭解前沿的科技趨勢,感受新潮的AI應用,聆聽富有深度的人文探討,看見年輕人的創造活力。

  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因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魅力備受世界矚目。外灘大會以其前沿科技的創新實踐和深厚人文精神,被海外權威媒體評為「2024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之一,和它一起入選的還有美國舊金山的TechCrunch科創大會、日本東京的高新技術博覽會和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這四個科技大會均位於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中心,並已成為各自城市科創生態的關鍵組成部分和標誌性活動。科技盛會與科創之城的深度融合,正逐漸成為推動國際科創中心發展的重要力量。

  開放匯聚全球智慧

  外籍嘉賓人數創新高

  今年的外灘大會,可謂星光熠熠。本屆大會嘉賓延續高規格陣容,有10多位中外院士參加,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昌俊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東輝,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等。

  同時,大會吸引了眾多國際嘉賓。聯合國科學和技術促進發展委員會執行主席Peter Major,美國硅谷創業孵化器Founders Space創始人Steven Hoffman,世界經濟論壇資源系統與韌性總負責人、執行委員會成員Fernando J.Gomez,《連線》雜誌創始主編、《5000天后的世界》作者Kevin Kelly,美國運通全球網絡服務總裁Mohammed Badi,匯豐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全球交易銀行業務主管Michael Vallance,印尼電子支付公司DANA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Vince Iswara,萬維網聯盟安全負責人Simone Onofri等,以及來自彭博、美國運通等海外機構代表都將參會。

  據外灘大會組委會介紹,今年外灘大會外籍嘉賓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這讓外灘大會的開放色彩更鮮明,國際化成色更足。在這場盛會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嘉賓的參與,不僅為大會帶來了多元化視角,也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瞭解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的窗口。這些嘉賓包括了來自學界、業界乃至國際組織的代表,他們的交流和碰撞,讓外灘大會更具思想深度和全球影響力,在進一步展示外灘大會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也彰顯了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包容與開放。

  前沿科技引領未來

  人工智能應用集體亮相

  外灘大會是前沿科技的風向標。大會精心策劃的一系列精彩活動:開幕主論壇、開放見解論壇、創新者舞臺、AI創新賽事等,不僅展示了前沿的科技趨勢,更有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深入探討和預測。尤其是,本屆外灘大會將有眾多重磅技術產品首發亮相,讓外灘大會的科技前沿性持續提升。與會者能夠近距離感受AI、數據要素、安全科技、腦科學、量子計算等新技術的魅力,瞭解它們如何改變世界。

  AI是當下最引人關注的技術賽道。2024外灘大會,將成為繼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之后,又一次創新AI應用在上海的集體亮相。包括螞蟻集團、西湖心辰、生數科技、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在內的多家產學研機構,都將在外灘大會期間推出新的AI和數字化應用,螞蟻集團將在外灘大會上發佈AI生活管家、AI金融管家和AI健康管家。這些創新產品,大幅增添了人們對今年外灘大會的期待。

  從ChatGPT橫空出世至今,大模型革命已經進行到第三個年頭。而今的大模型,已開始進入千行百業,這也是今年外灘大會重點關注的問題。除螞蟻集團、阿里雲、百度、釘釘等大型科技公司外,今年的外灘大會上共有15家國內大模型創業賽道的頭部廠商代表到場,共話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的未來。

  Minimax創始人兼CEO閆俊傑,百川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小川,面壁智能CEO李大海,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CEO夏立雪,及墨芯人工智能創始人兼CEO王維等,都將來到外灘大會的現場。如何看待中國AI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中國AI與產業將會有哪些新的結合點?眾多行業與公眾關心的問題,都可以在今年外灘大會上找尋答案。

  延續以往外灘大會的特點,今年的大會仍將是全球金融科技的頂尖對話平臺。今年的研討對話中,AI也會成為金融科技的關鍵詞。美國運通、匯豐銀行、彭博、富達國際、瑞銀集團、螞蟻集團、星展銀行、印尼支付機構Dana和連連國際等,來自各國的機構和企業,將共同討論分享AI時代下金融科技的挑戰和機遇。

  據瞭解,一系列基於AI的金融科技產品和金融科技行業重磅的生態共建成果,也將在外灘大會上發佈。外灘大會上也將首次評選出「2024十大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和「2024入境支付便利化創新先鋒」。

  創新激發無限可能

  AI賽事吸引萬余參賽者

  創新是外灘大會的靈魂。外灘大會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會不僅是前沿科技的展示平臺,更是創新思想的孵化地。在這里,年輕的創業者和開發者有機會展示他們的創新項目,與業界領袖進行交流和碰撞。本屆外灘大會比往年有更多創新項目,首次設立了AI創新賽和創新者舞臺,為年輕人搭建起國際交流的平臺。

  AI創新賽是上海市科委指導的智能科技創新賽系列賽之一(簡稱AI創新賽),包括了「AFAC2024金融智能創新大賽」(簡稱AFAC賽)和「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戰賽」(簡稱Deepfake賽)兩場子賽事,是國內頂尖AI應用型賽事。

  AFAC賽設挑戰組、初創組、企業組三個組別,挑戰組面向開發者,選手將基於大賽提供的金融科技領域真實數據,解決業務場景問題。初創組面向創業團隊或種子企業,面向金融、科技、生活等場景開發示例應用,設計商業方案。企業組面向金融科技行業的中小微企業,選手將着眼於金融科技行業的新興方向,提報有亮點、有新意的新技術、新產品落地項目。賽事成果涵蓋醫療健康、金融科技、智能製造等多個熱點領域,體現了AI技術的廣泛應用潛力,讓AI不僅於「CHAT」(聊天),還走入實際應用「ACT」(服務)。

  Deepfake攻防賽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擔任專家委員會名譽主席,螞蟻數科ZOLOZ和天璣實驗室作為大賽出題方,賽題包含圖像和音視頻兩大主流的deepfake研究方向,是CV(即計算機視覺)領域最權威賽事之一。賽事數據集由公開數據和偽造數據組成,其中,偽造圖片數據涵蓋了現實場景中超50種生成方式,偽造音視頻中則納入了超100種組合攻擊方式,組委會開放的訓練數據集總量超過100萬。

  外灘大會賽事主辦方透露,這兩大分賽共吸引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支隊伍,逾10000名選手報名參賽。這些團隊有的來自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香港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還有的來自谷歌、微軟、美團、小紅書等知名企業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微軟亞洲研究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頂級科研機構。

  9月3日,外灘大會組委會公佈了外灘大會科技智能創新大賽的最終結果。AFAC賽共有6支隊伍分獲挑戰組、企業組的一等獎和初創組二等獎(初創組一等獎空缺)。獲獎者分別來自香港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北大深圳研究生院、Shopee、同花順等機構。而Deepfake賽則由來自澳門大學的一支參賽隊和個人參賽者唐永威分獲圖片和音視頻兩條賽道冠軍。

  在AI創新賽事中,來自全球的參賽者帶來了各自領域的創新成果。這些賽事不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最新應用。通過這些賽事,我們可以看到AI在金融、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潛力,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從金融智能到Deepfake攻防,這些賽事不僅是技術較量的舞臺,更是未來科技趨勢的風向標。

  今年全新推出的創新者舞臺(Creator Stage),則匯集了科學家、藝術家、開發者和創業者等,分享小而美的科技探索。創新者舞臺以TED演講、真人秀、科技實驗、話劇等形式展示年輕派的科技「創造力」。特斯拉及數字人機器人、民營火箭等領域從業者將分享他們的創新實踐。一場AI科技「秀」、一幕高中生環保話劇、一次「電磁錘」科技實驗……更多好玩新奇的「秀」都將在創新者舞臺上演。

  創新者舞臺是外灘大會的一大亮點,它為年輕一代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創新成果的平臺。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各種新奇的科技產品和創意項目,它們不僅展示了科技的力量,也體現了人文關懷。這些創新成果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也讓我們相信科技可以為人類帶來更多的福祉。

  科技為人

  萬余平方米展區打造科技嘉年華

  科技的發展不應忽視人文關懷。外灘大會在關注科技創新的同時,也強調科技與人文的結合。大會提出了科技人文十問,涉及科技普惠、綠色發展、生命科學、技術倫理等領域,引導與會者思考科技與人類社會的關係,探索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外灘大會科技人文十問涵蓋科技普惠、綠色發展、生命科學、技術倫理等專業領域,開放求真、不迴避分歧,多個問題與2024年曾引發全球熱議的新聞事件呼應,每個追問也都與我們每個個體息息相關。

  在本屆外灘大會上,不僅有來自100個全球頂尖科技公司和學術機構帶來的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實踐,還能看到人們如何讓AI向善、AI為人的種種嘗試,及來自哲學、歷史學、未來學、社會學等背景的中外院士、學者與業界共同探討科技人文十問的前沿新觀點和解題新思路。

  「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是否能幫助人類突破生理極限?大會將現場展示和探討腦機科技如何讓漸凍症患者「起舞」、如何幫助殘障人士重新掌控生活的相關實踐;

  AI的盡頭是能源,如何讓人工智能成為阻止地球變暖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一羣Z世代高中生將在大會的創新者舞臺提出他們的解題思路;

  人機共生時代還有多遠?外灘大會的10000平方米科技展覽被劃分爲未來助手、未來健康、未來出行等多個特色展區,觀眾將可以親身體驗AI如何重塑工作和生活,感受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

  ……

  「這10個問題,遠遠不能囊括我們在人工智能發展中遇到的所有機遇或挑戰,我們希望這些問題的提出,能夠更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全面、理性思考,促進對話、凝聚共識。」外灘大會組委會負責人介紹,作為一個科技盛會,外灘大會能成為科技人文價值觀的連接器,碰撞與達成共識的舞臺,也是它最期待帶給社會的價值。

  在科技人文十問中,也能看到對科技與人類關係的深入探討:科技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技術,它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

  今年的外灘大會,觀眾會有很多新體驗。支付寶前不久推出了「碰一下」支付新體驗,在外灘大會上,觀眾就可以實現「碰一下」暢遊——「碰一下」支付、「碰一下」驗票、「碰一下」借還支付寶,比起傳統的掃碼方式,「碰一下」會給觀眾帶來更多便捷。未來,「碰一下」還將走入更多消費場景,為商家數字化經營提供全新助力,激發更大的消費活力。

  在外灘,科技真實可感。10000平方米的展區,從逛展者視角設計「未來助手」「未來健康」「未來出行」「未來財富空間」等展示區,觀眾可以沉浸式地體驗AI給生活、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

  大會特別設置的綠色生活節,展示了科技在推動綠色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應用。生活節匯聚超過70個品牌,共同詮釋可持續發展理念。從環保材料到節能技術,從綠色出行到循環經濟,外灘大會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綠色、環保、可持續的未來生活圖景。科技和綠色,都是當下時尚潮流的生活方式,外灘大會親民而接地氣的展示,會讓市民感到科技好玩、好逛、好用。

  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世界,以前沿的科技引領未來,以創新的精神激發潛能,以人文的關懷温暖人心,以綠色的理念倡導可持續發展。外灘大會的精神內核,是對科技與人文融合的不懈追求,是對更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在這場盛會中,我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人文的温暖。它不僅展現了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更體現了全球科技界對未來的共同期待和探索。

(責任編輯:歐雲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