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當時只道是尋常——再也回不去的2021年

2024-09-03 20:09

今天我不聊經濟學,我帶大家一起追憶似水年華。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在其名著《追憶似水年華》里寫過這樣一段話:

「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憶和幻想。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記。」

這句話的意境,頗有點李商隱《錦瑟》里的那一句千年經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轉眼2024年就過完大半了,再回想年初剛開始的時候,好像是很遙遠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那就是現在對時間的感知越來越模糊。不是覺得彷彿還在昨天,而是無論回想什麼,都像是上輩子,隔着一層膜,隱隱約約看不清。

大家是否還記得2019年有一句流行語「2019年可能會是未來10年里最好的一年」。現在來看,不是的。2021年纔是我們最風光的一年,我們幾乎所有的核心指標,都是在那一年觸及了歷史峰值。

這一年,我國GDP佔全球的份額,達到了最高峰值的18.27%。

從2001年加入WTO算起,短短二十三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提升了14.29個百分點。我們GDP佔比首次超過歐盟,位列全球第二。GDP總額相當於美國的76%,是過去歲月里中美GDP最接近的時刻。

這一年也是我國人口增長的最后一年,總人口達到峰值14.13億人。此后人口進入負增長時代,2022年減少了85萬人、2023年減少了208萬人。2021年也是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在過去時光里最后一次超過1000萬。隨着出生人口數量的減少,中國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這一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4.2%,超過14%,中國正式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這一年,外商對華投資熱情達到頂峰,外商對華投資金額高達3440.8億美元。此后急轉直下,到2023年,僅有330億美元,較2021年峰值下降了90%,創1993年以來30年的新低。

2021年也是工業企業賺錢最多的一年。這一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到9.3萬億元的歷史頂峰。之后開始掉頭,到2023年,工業企業利潤7.7萬億元,較2021年下降了17.2%。

2021年,也是工業產能利用率最高的一年。在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時,我們憑藉強大、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工業企業鉚足干勁,加大馬力生產,在二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了歷史頂峰值78.4%。隨后一路走低。到2024年一季度,產能利用率降到了只有73.6%。

2021年,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交易達到歷史峰值的一年。

這一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8億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金額18.2萬億元,雙雙刷新歷史記錄。年終總結時,地產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亦樂乎。但這也是地產最后高光時刻,自2021年之后,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均加速下行。202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倒退12年,回到2012年的水平。

也是在2021年,各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達到了歷史峰值。2021年,我國的土地出讓收入高達8.7萬億元。此后連續下降,到2023年降到了為5.8萬元,相較高點8.7萬億元大幅下降了33.3%。

也是在2021年,房價也進入了最后的瘋狂。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房價指數觸達歷史最高點,隨后開始掉頭下行。

四大一線城市的跌幅更明顯,深圳房價在2021年6月率先見頂,到2024年5月,深圳房價較高點下跌了37.2%;北京房價在2023年5月見頂,到2024年5月,房價較高點下降了24.4%;上海房價在2022年7月見頂,較高點跌幅達25.3%;廣州房價在2022年6月見頂,下跌了近2年,較高點下降了24.4%。

還是在2021年,中國資本市場諸多關鍵指標見頂,開始掉頭一路向下。

先看指數。這一輪指數究竟跌多久了呢?

如果從創業板2021年頂部計算,已經下跌750個交易日,最大下跌幅度達到56.53%,接近2015-2018年的創業板熊市。

如果從滬深300指數2021年春節計算,已經下跌857個交易日,指數從5778.84跌到了3286.5,下跌了43.1%。這個時間周期放在歷史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雖然2009-2013年的熊市行情下跌940個交易日,但當時的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在2012年底就開始走牛,實際調整周期不到500多個交易日。這一輪的下跌周期真是過於漫長。

依稀記得,2021年春節前,貴州茅臺還在衝擊2600元。但自此之后,貴州茅臺開始掉頭,已經跌了859個交易日,最大跌幅高達47%。

2021年,也是公募基金規模最高光的時刻。

記不記得,那年春節,無數人都在討論買基金。但春節后,便開啟了這輪漫長下跌,基金市場也進入寒冬。2021年,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3765.47億份,混合型基金發行份額1.64萬億份,均創下歷史最高值。此后,發行份額大幅下降,到2023年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僅1420.14億份,較2021年大幅下跌了62.3%,而混合型基金發行份額降到了1459.28億份,較高點下降了91%。

權益型基金總募集規模,在2021年達到峰值8.5萬億元后,開始掉頭,到2023年下降到6.3萬億元,下降了26%。

指數和基金規模下行的背后,是資本市場市值的見頂。滬深北三個交易所市值,也是在2021年創下92.5萬億的峰值。三年后的當下,已經只有70.37萬億,縮水24%。

猶記得,在2021年年初,中國兩家互聯網公司位列全球市值前十。

其中,騰訊以7146.8億美元位列第八,阿里巴巴則以7121億美元位列第九。當時蘋果市值為2.3萬億美元,蘋果市值等於我們7家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拼多多、網易、百度)的市值之和2.1萬億美元,再多1896億美元。

如今三年過去,微軟市值翻倍、蘋果市值翻倍、谷歌市值翻倍、臉書翻倍,暴漲的英偉達不用說了,連昔日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市值也一度突破2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阿里市值腰斬,僅剩1878.7億美元,僅為亞馬遜的九分之一都不到;騰訊市值也下跌了19.7%,至4518.4億美元。

全球市值前十的企業早已不見它們的身影。現如今蘋果一家公司的市值,已經是我們所有48家互聯網上市企業的市值加總(1.4萬億美元),還要再多出2萬億美元。

俱往矣。2021年,註定會是無數人在往后時光里經常回想,卻再也回不去的從前。

其實,2021年纔剛過去不到3年,但你會不會覺得恍如隔世。現在看來曾是莫大的成就與輝煌,在當時我們多數人可能只當是尋常事,我們以為快樂會一直不走,我們以為榮耀會一直陪伴。

不是所有的傷痛都可以被撫平,總有時間也無能無力的事。

一如納蘭容若的那首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當時只道是尋常。短短7字,道盡多少斯人不再的人間無奈和物是人非的世道滄桑。

你們聽過香港歌手陳奕迅的那首《好久不見》嗎?

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説從前 只是寒暄
對你説一句 只是説一句
好久不見…

(全文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