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9-03 14:20
【今日驚喜:微信終於給這個小號開通留言功能了:)】
順着YouTube的傳記,翻出來寫雷石東的《內容之王》。雷石東是傳奇的美國企業家和媒體大亨,他掌握的公司維亞康姆,旗下有包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MTV音樂頻道和派拉蒙影業等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媒體集團之一。這個有點傲慢的書名其實來自於雷石東為維亞康姆制定的戰略:內容為王。
1.
雷石東的一生頗為傳奇。出生於1923年的雷石東是猶太移民的兒子,父親做過夜總會老闆和酒類批發商,跟黑社會有關聯。雷石東的父親后來進入了汽車電影院行業,這也是雷石東跟電影行業接觸的開始。
雷石東走的是典型的美國精英路線,大學讀哈佛,畢業后進了美國司法部,工作一段時間后回到家族企業工作。這家公司后來被更名為全美娛樂。
雷石東在全美娛樂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跟包括派拉蒙在內的電影公司討論能拿到什麼電影在汽車影院放映,是不是能跟院線同步上映等。儘管雷石東當時的工作是跟電影公司鬥爭,但他真正的夢想是成為電影大亨。
他説:「有時候,真希望我們是它們,它們是我們。」
1979年,雷石東56歲時,經歷了一次大火中死里逃生。雷石東住的酒店發生嚴重火災,來不及撤離,他把身體掛在窗外逃過一劫。但是大火把他的手腕燒焦到可以看到骨頭,送到醫院發現身體的燒傷面積也超過了45%。
大難不死之后,雷石東的人生開掛了。在此之前,雷石東只不過是一個有錢人;在此之后,他成為真正的巨頭。
劫后余生不久,他去女朋友德爾薩家看她。他們倆一起討論未來,他看到自己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將余生用來經營連鎖影院,二是去開拓規模更大、發展更好的事業。雷石東選擇了第二條路。爲了證明自己的決心,他坐在鋼琴前開始彈奏,當時他手上的傷口還沒好,「當他站起來的時候,琴鍵上全是血。」
2.
除了家族生意,雷石東利用自己對電影公司的瞭解在資本市場上買股票。1981年時,雷石東持有了近10%的哥倫比亞影業的股份。到1982年1月可口可樂收購哥倫比亞影業時,雷石東持有的股票價值達到4800萬美元。那一年也是雷石東第一次出現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316位——在這個榜單上,雷石東最高時排到了第三位。
1987年,雷石東掌舵的家族企業全美娛樂買下了收入超過自己4倍的維亞康姆。這讓他在63歲時突然成了傳媒大亨。維亞康姆當時握有美國流行文化的代表MTV音樂電視。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雷石東説:「這可能會讓我多活十年。」
隨着維亞康姆股價的上漲,雷石東的身價也暴增。1989年,《福布斯》雜誌把他列為美國第三富有的人。
這時候,66歲的雷石東仍然保持着創業家本色。他説:「我們在維亞康姆以命相搏,兩年過后,財富增長了4倍。但有了這些錢也真是搞笑。我甚至比以前更拼命工作,每天工作16到18個小時,而我依然住在自己35年前買的房子里。」
「內容為王」這四個字也是雷石東在這個時期提出來的。當時雷石東要面對的是美國有線電視之王約翰·馬龍的競爭。約翰·馬龍最高時控制了美國有線電視市場份額的20%,被稱為能決定美國人看什麼的人。
雷石東則説,在內容與發行的戰鬥中,創意產品總是佔據上風。這就是「內容為王」。
然后,在雷石東70歲的時候,他又收購了電影公司派拉蒙。當時跟他競標的對手包括電視行業的對手約翰·馬龍,以及美國娛樂行業傳奇人物巴里·迪勒。巴里·迪勒在維亞康姆決定收購派拉蒙的8天之后,給雷石東送來了一份他提交的競標書的副本,同時還附了一張便條説希望不會影響他們的友誼。
贏家當然是雷石東。
在派拉蒙,雷石東也展現出了自己對內容的理解力。收購沒多久,他跟派拉蒙的人提到當時一個不被看好的項目,説這個項目會改變一切,「這會是一部了不起的大片。」
這部電影名字叫《阿甘正傳》。
預算5500萬美元的《阿甘正傳》拿下了6.6億美元的票房和六項奧斯卡,開創了派拉蒙的黃金十年,其間派拉蒙推出的作品包括《勇敢的心》、《泰坦尼克號》、《拯救大兵瑞恩》、《碟中諜》等。
1999年9月7日,維亞康姆宣佈以373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這是20世紀最大的媒體公司合併案,合併后的公司是僅次於時代華納的全球第二大媒體公司。
這一年,雷石東76歲。
從63歲起,在其他人已經退休的年齡,雷石東開始大殺四方,把自己從一個普通的有錢人,變成了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巨頭之一。
3.
不過,真正讓記者和商業作家們濃墨重彩的,反而是這之后的故事。走上人生巔峰的雷石東變成了一個讓人們竊竊私語議論着的怪人。這樣的悲劇其實在之前的商業史上也曾經出現過,比如歷史上最偉大的商人之一福特,或者美國航天業和電影業的先驅休斯。
1999年維亞康姆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併購案發生時,投資人看重的最重要的好處之一是,併購案帶給維亞康姆一個傑出的CEO繼承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CEO,56歲的卡爾馬津。后者既有創業精神,又熟悉媒體和廣告業。
所有人都低估了雷石東對於權力的掌控欲和對自己的自信。
76歲的雷石東並不認為自己需要有個接班人。他認為自己狀態極佳。他每天天不亮就起牀,在跑步機上跑5公里,或者打打網球;他精準控制自己的飲食,午餐只有一塊曬乾的咸牛肉,不吃糖和甜品。他接受採訪時説:「我就是那種不想死的人。」
所以,接班人會是公司權力鬥爭中最先出局的人。
卡爾馬津在2004年6月時宣佈辭職。他再也受不了雷石東的各種羞辱了。
與此同時,雷石東的行為也開始變得怪異:廚師沒有按他的偏好烹製牛排,他會直接把牛排扔到房間另一頭;他因為粗暴無禮對待服務員被紐約兩家餐廳禁止入內;還有次在公務機里,當他知道飛機上的火雞腿不是來自比弗利山莊地標級的熟食店之后,直接把火雞腿朝一名空乘人員頭上砸過去。
雷石東無所忌憚,也沒有什麼能約束他。哪怕是時間。
2004年,雷石東説:我的生命數據相當於一個20歲的男人。
2009年,雷石東對主持人拉里·金説:我就喜歡現在這個狀態。
他開始撰寫一本回憶錄,名叫《如何長生不老》。
在這個過程中,維亞康姆也在面對巨大挑戰。MTV在競購MySpace上輸給了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公司也曾經想過要買facebook,結果當然失敗了。
維亞康姆一再跟洶涌而來的互聯網擦肩而過。
然后還有金融危機。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佈破產之后,股市暴跌。雷石東的全美娛樂被迫拋售2.33億美元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維亞康姆公司股權,以償還公司債務。
他離了兩次婚,跟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鬧翻。「雷石東的帝國眾叛親離,他又成了孤家寡人。」
4.
成為「孤家寡人」后,他的怪異變本加厲。雷石東開始在自己的豪宅深居簡出,即使是家人和公司CEO也很難見到他。
他是這個龐大媒體集團的皇帝,最接近權力中心的人自然也擁有最大的權力,能夠決定誰是他龐大財產的法定繼承人,並在遺囑的財產分配中佔據一席之地。
長達五年左右的時間,最接近他的人是作為雷石東「醫療保健代理人」的兩個女朋友西德尼和曼努埃拉。
2010年秋,39歲的西德尼遇見了87歲的雷石東,2011年,兩人開始同居。2013年初,雷石東快要90歲的時候,曾跟他戀愛過的曼努埃拉也搬進了雷石東的豪宅。在雷石東的遺囑中,她們每個人都可以得到1500萬美元。
后來當雷石東的女兒莎莉開始爭奪父親和公司的控制權時,更多關於雷石東晚年生活的細節在法庭和媒體上被暴露出來。
比如:律師稱西德尼和曼努埃拉徹查了雷石東豪宅中的所有僱員,解僱了長期服務的老員工,甚至雷石東長期私人醫生也不例外,取而代之的是僱傭了新人,請了新醫生。當然,這是不是雷石東本人的意願,各執一詞。
再比如:律師稱,兩個女人攔截雷石東家人的電話,禁止他們來探訪雷石東,然后告訴雷石東,他們恨他,所以連個電話也不打,並且不來看望他。
后來,當2015年女朋友之一曼努埃拉被雷石東趕出豪宅之后,她又爆出了更多的料。她向法院提出,雷石東在把她從遺囑中除名時,精神並不健全,她要求一名獨立醫生對雷石東的心智能力進行測試。
「心智能力測試」這個短語在雷石東的晚年反覆出現。所有認為自己受到不利對待的人,都認為老人已經失去了健全的心智能力,因此是被人操縱。
她的爆料里還充斥了各種雷石東私人生活的細節,刻畫出一位老人,「整天暈頭轉向,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賴旁人,儘管如此,還是每天沉迷於吃牛排和性生活。」
而且,她還宣稱雷石東「根本無法跟上電影或電視節目劇情的發展,也無法進行稍微長一點的交談。」維亞康姆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董事長寫不了東西,也談不了話,「只能對特定導向的問題哼哼唧唧地進行迴應。」這下子媒體和投資人全都炸了。
最后是雷石東的女兒莎莉贏下了這場爭奪戰。2015年秋天,莎莉成功驅逐了雷石東的兩個女伴,她稱之為「父親的小蕩婦」,代價是雷石東已經分給她們1.5億美元。
接着莎莉又驅逐了她們的同盟,維亞康姆總裁道曼。道曼一度會在只剩20分鍾車程的時候,才宣佈自己要拜訪雷石東,為的就是不讓住在另一個城市的莎莉有時間乘飛機趕過來。
5.
雷石東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在2020年結束。他在97歲時去世,並未能實現他永生不死的願望。
他一度是美國最了不起的商人之一,一位他們家族的朋友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説,如果雷石東不是猶太人,他早就當上美國總統了。
他曾經極度有創業精神,在70歲的時候仍然能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對奢侈品和揮霍的生活方式始終無感,只是在晚年才萌生了對豪宅的興趣。
除了「內容為王」之外,雷石東的名言還包括「維亞康姆就是我」——路易十四「朕即國家」的商業版。
結果是,他的控制慾和膨脹的自我在晚年給他自己、家人和公司都帶來了災難。對於一個組織而言,最危險的時刻,正是擁有絕對掌控力的大佬年邁而不自知時。而且,這也是對他和身邊人最危險的時刻。
真是讓人感慨。就好像通用汽車總裁斯諾評價老年亨利·福特:一代大師,卻迷失了自我。
(轉自:李翔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