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61億賣身退市,打工人不用維達了?

2024-08-30 15:04

去年年底開始,維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達國際」)就傳出將「賣身」的消息,如今終於塵埃落定。

2024年8月15日,維達國際發佈公告,宣佈私有化交易完成,於8月16日9時起正式從香港聯交所退市,告別港股17年的歷史。

根據公告,新加坡金鷹集團(以下簡稱「金鷹集團」)旗下企業 Isola Castle Ltd以每股23.50港元的價格完成對維達國際的私有化程序,收購總價值約為261億港元。

該筆交易為目前最 大的中國紙品行業股權交易,也是今年亞太地區最 大金額的快消行業併購案例。

而維達國際不是第 一個被印尼富豪所掌控的紙業集團。清風隸屬的金紅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背后的金光集團也是由印尼知名華人黃奕聰於1938年創立,旗下漿紙業務APP1992年就進入中國,擁有清風、唯潔雅、鉑麗雅等生活用紙品牌。

而隨着今年維達國際也正式「賣身」印尼大亨,意味着兩大印尼富豪持有的清風及維達,將佔據中國生活用紙行業超過30%的市場份額。

那麼,看起來佔據了國內高端紙品市場的維達國際,為什麼一定要退市賣身?

成本居高不下,利潤持續下滑 

中國的紙品「四大金剛」——維達、心相印、清風、潔柔,無一例外都身陷水深火熱之中。

從前年開始,由於疫情和航運的影響,進口紙漿原料價格就不斷上漲,「四大金剛」面臨着利潤率驟降的相似窘境。去年原料價格雖然有所回落,卻依然沒能改變這一現狀。

一周前公佈半年報的「恆安國際」,已經是「四大金剛」中過得最 好的了:其營收同比下滑3%,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4.9%至14.09億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1.0%增長至33.3%,但其紙巾業務仍然是毛利率最 低的業務板塊。

而橫向對比2023年財報數據,2021~2023年,中順潔柔淨利潤跌幅分別為34.0%、41.5%、4.9%;而維達國際的淨利潤跌幅分別為12.6%、56.8%、64.2%,可見維達國際的淨利潤下跌之勢仍然難止。

「新消費101」攝

「新消費101」攝

本次金鷹集團來接盤,或許在原料上能有所助益。

其在印尼管理大片森林,旗下也有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這個中國最 大的商品化學木漿生產企業之一,可以説是擁有紙漿等上游供應鏈等產業資源及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維達國際可能會希望藉助金鷹集團,進一步走向東南亞市場和國際市場。

早在2017年,維達品牌的產品在東南亞市場成功面市,推出了包括手帕紙、軟抽、捲紙、廚房用紙在內的多個品類。此外,維達國際還於2022年在馬來西亞設立了研發中心和東南亞總部。

從金鷹集團的官方介紹中可以看到,其在海外多地佈局了相應的產業鏈,這或許會助力維達國際走上出海的快車道。

不過,在「新消費101」看來,維達國際還是更應該關注國內消費市場的動向——更加精明的消費者,已經開始對走高端路線的維達國際祛魅。

新興品牌崛起,維達腹背受敵 

「得寶的紙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一位愛發存貨消耗的小紅書博主説道,「紙張雖然還是很厚實,但感覺越來越硬。」而評論區里的消費者也有不少附和該觀點。該博主也表示,會嘗試別的品牌的紙品。

此外,也有不少消費者對維達品牌的紙品表達了質疑:「分了那麼多系列,也看不出差別,拿到手才發現有的紙更薄,或者尺寸更小……而一直習慣用的系列價格又在漲……」

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質價比,只要產品足夠好,價格夠實惠,消費者對紙品這樣的快消品,毫無忠誠度可言。

爲了爭奪消費者,價格戰在紙品行業也蔓延開來。

中順潔柔董事長劉鵬在今年3月的全員信中總結了如今國內紙業市場的局勢——企業面臨複雜的競爭環境,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並且走勢複雜,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戰沒有最 低只有更低。

然而,降低價格對走高端路線的維達國際來説,顯然是有損品牌形象的。但放不下身段,只會讓維達國際越來越被動,維達國際從前年開始的數次調價,更多是不得已而為之。

此外,如今的消費者在營銷內容的影響下,將紙品的使用場景進一步細分,如上廁所用濕廁紙、鼻炎患者用柔紙巾、出門帶小包的消毒濕巾等……許多消費者會在不同的場景使用不同品牌的紙品,而維達國際的紙品並沒有這些細分品類上的優勢。

在濕廁紙、紙尿褲、成人護理等細分品類的爭奪戰中,與新興的、更會做營銷、只打細分品類的品牌相比,維達國際都聲量不大——產品沒能像新興品牌那樣,打中消費者的痛點並快速佔領消費者的心智,在價格上更沒有優勢。

「新消費101」攝

「新消費101」攝

不過,金鷹集團中國在2023年初戰略收購了新興的高端生活用紙「可心柔」,其柔紙巾產品是該細分領域的頭部產品。而維達國際加入金鷹這個大家庭,或許會和可心柔達成新的合作。

結語

然而,對維達國際來説,本次退市的隱患一樣很大。

其原本的大股東Essity退場,或將帶走無償授予維達國際的高端專業衞生品牌多康、女性個護品牌薇爾、失禁護理領域品牌添寧和包大人,以及馬來西亞嬰兒紙尿褲品牌Drypers等品牌的特許經營權。

根據新的特許協議條款,大約到2026年底,維達國際需要分別就使用全球品牌及得寶品牌的特許權支付相關專利權費。這對於維達國際來説,或將進一步加重成本負擔。

總體而言,金鷹集團到底能多大程度緩解維達國際的成本壓力,又是否會開拓細分紙品品類和更廣泛的國際市場?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新零售商業評論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