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等了17年,阿里巴巴回香港雙重主要上市,內地股民做「阿里股東」機會來了?

2024-08-28 17:53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摘要:阿里巴巴最快有望於9月納入港股通。

今日(8月28日),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主要上市,成為在港交所、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不過,阿里巴巴在香港雙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發行和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最快有望於9月納入港股通,屆時內地股民也將有機會成為阿里巴巴的股東。

念念不忘17年

美股代碼BABA,港股代碼09988,這是阿里巴巴在紐交所和港交所的「名字」。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五年后阿里巴巴推動集團層面赴港上市卻遭遇了政策難題,當時港交所不支持「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只能通過私有化退市離開香港資本市場,輾轉登陸紐交所。

赴美上市前夕,阿里巴巴曾公開承諾,未來條件允許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長。

紐交所上市當天,阿里巴巴首日開盤價92.7美元,較發行價大漲36.32%。阿里市值達到2383.32億美元,馬雲當年躋身中國首富。

錯失阿里巴巴等國內巨頭的上市機遇后,港交所在2018年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創新產業公司赴港上市,以及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點。

隨着政策松動,2019年,阿里巴巴重回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成為首個同時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

2022年7月,阿里巴巴正式宣佈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向港交所提交「雙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申請。時任CEO張勇表示,希望港交所上市能夠吸引中國和亞太地區更多元投資者。遺憾的是,阿里巴巴由於新版員工持股計劃的制定,無法按原計劃完成香港主要上市,直至今年5月財報才公佈將在8月底完成上市的目標。

阿里巴巴雙重上市公告。

阿里巴巴雙重上市公告。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經歷17年的資本巨浪,阿里巴巴從香港起步,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東方之珠」。

港股不再只是「分身」

同樣的股票代碼,阿里巴巴二次上市和雙重主要上市到底有啥區別?

雙重主要上市指一家公司同時在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且都作為主要上市地。而二次上市則不然,公司只在一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第二上市地通過存託憑證方式實現相同類型股票跨市場流通。

所謂的「存託憑證」本質上是一種證券,託管機構購買境外公司的股票,並將其存放在託管賬户中,然后發行相應的存託憑證。投資者購買存託憑證后,可以在本國交易所進行交易。也就相當於,二次上市地是主要上市地的「從屬市場」,沒有股票定價權,股價漲幅要看主要上市地的股價,缺少獨立性。

業內有個形象的比方,二次上市只是原有資本市場的「分身」,依附於主要上市地的定價,而雙重主要上市則彼此獨立,同一公司在不同資本市場掛牌,相互不影響。

以阿里巴巴為例,香港二次上市的階段,雖然可以在港股買賣阿里巴巴股票,但實質上買的是阿里巴巴在美股的「代金券」,阿里巴巴的港股股價是漲是跌,得聽美股的。現在港股雙重主要上市后,港股就能控制阿里巴巴股票的漲跌。

雙重主要上市的獨立性,還體現在監管上。阿里巴巴需要分別遵守港股和美股市場的上市規則和監管要求,包括信息披露、財務報告、公司治理等。

雖然阿里巴巴此次香港雙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發行和融資,但國研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告訴記者,阿里巴巴重回香港,將有望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定價能力,也有利於香港鞏固和增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據悉,2019年阿里巴巴在香港第二上市以來,大部分公眾流通股已轉倉到香港,在市值和交易量方面一直位列港股前三名,主要上市水到渠成。

阿里巴巴既能通過港交所拉高市值,港交所也能以阿里巴巴等優質交易標的加強對全球市場的吸引力。應該説,中概股迴歸港股,無疑是雙贏的局面。

最快9月納入港股通

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阿里巴巴在港股的簡稱將由「阿里巴巴-SW」變為「阿里巴巴-W」。「S」代表二次上市,「W」代表同股不同權。按照現行的政策,去掉「S」港股有望進入港股通,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在香港完成雙重主要上市后,對A股股民來説也是一次機遇。

根據機構研報,市場廣泛期待阿里在完成香港雙重主要上市后,將符合納入港股通條件,最快有望於9月納入港股通。

拿到港股通的「門票」后,阿里巴巴能夠擺脫單一市場波動或投資人的影響,有利於實現價值重估,以緩解當前股價與基本面背離的情況。

衆所周知,美國市場的中概股最近過得都不太好,受到政策及市場等因素考慮,阿里巴巴美股股價一路回跌。

阿里巴巴美股股價近年來一路下跌。

阿里巴巴美股股價近年來一路下跌。

為擺脫長期低迷的資本表現,阿里巴巴近段時間以來也加大了回購股票的力度。最新財報披露:2025財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已投入58億美元回購6.13億股普通股。在過去的2024財年,阿里巴巴累計投入125億美元用於回購,回購規模位居中概股第一。

迴歸港股主要上市,特別是納入港股通后,阿里巴巴的市值有望實現進一步提升。

摩根大通研報提到,在納入港股通后的前六個月,內地南向資金流入可能高達120億美元,約佔阿里巴巴總流通股的7%。從長遠來看,該比例可能會穩定在10%以上。摩根士丹利在研報中也展望,納入港股通后,從長期來看,南向資金持股佔比可能會穩定超過10%。

以B站為例,在港股和美股雙重上市並納入港股通后,B站股價在隨后三周時間內漲幅約40%。騰訊、美團、小米等高市值公司亦是如此,在進入港股通的初期,三者股價平均漲幅超20%。

內地的南下資金,也引起了國際投資者的注意。部分機構開始提前加倉,多家投行機構更新阿里巴巴評級,以買入、增持或上調等評價為主。

不過資本市場瞬息萬變,阿里巴巴迴歸港股最終的市場表現,仍有待時間驗證。

中概股迴歸香港雙重主體上市,再通過港股通進入內地資本市場已成趨勢。但這只是第一步,未來能否復刻亞馬遜、特斯拉、微軟、谷歌等「美股七姐妹」的成功,並與國內資本市場共享價值回報,纔是我們真正期待的曙光時刻。

欄目主編:李曄

題圖來源:IC photo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