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8-29 02:23
8月26日,拼多多的股價創下2018年上市后的最大單日跌幅,一晚上的市值快跌出一個小米來。
8月23日、26日和27日三個交易日的連續下跌,將過去12個月的漲幅悉數抹平。
當日發佈的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在2024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970.60億元,同比增長85.65%,但實現經調整淨利潤344.32億元,同比增長126%。
收入低於市場預期,這也是Temu從2022年9月上線以后,拼多多營收增速的首次放緩。
被大家吐槽的管理層發言,讓重倉拼多多的希瓦投資梁宏直呼,唱空自家公司、勸退投資人也是沒誰了。
去年11月底,拼多多市值超過電商老大哥阿里巴巴,成為美股市值最大的中概股。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從2022年9月1日以來,到目前為止拼多多的股價漲幅還在34%以上。徐新就曾説自己去年在拼多多上賺了10億美金(注:3個月時間,徐新賺了1.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
因為Temu業務高速增長而被吸引來新建倉或者加倉的機構們,可能會有所失望。
但是以Baillie Gifford為代表、長期鍾情於拼多多的景林、高毅、保銀以及今日資本等資管機構們,可能又是另一番想法。
也有機構投資者表示,這麼個跌法,下手買點了。
持有拼多多超五年的Baillie Gifford:太關注風險可能錯過關鍵行業的大量增長機會
屢屢因捕獲超級成長股而被市場矚目的英國百年資管機構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資),從2020年一季度以來,到目前為止,一直位居拼多多的第一大流通股東的位置。
Baillie Gifford的平均持股時間超過8年,而作為美股持倉前十大的拼多多,在其持倉中已經超過5年。
公司在官網上很透明地表達了為何投資拼多多,提到了其對於消費者具有很強的」性價比「的交易地位。也提到拼多多現在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在線交易市場,在致力於提高整個農業供應鏈的生產力和效率。
Baillie Gifford在今年3月底發佈的2023年報中寫道:
「電子商務巨頭拼多多在中國建立了折扣零售業務,並將其轉化為盈利業務,成績有目共睹。現在,拼多多正在海外嘗試同樣的業務,其平臺Temu的推廣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國際盈利模式與我們之前在中國看到的模式如出一轍。」
就像Baillie Gifford所強調,長期管理是其投資方法的核心。時間跨度和積極的持股方式意味着,隨着時間的推移,與持股公司的對話將從交易型轉變為關係型,從而建立持久的信任。
對於這種信任關係,公司在年報中特意列舉了三個案例,其中就有拼多多。公司説,「之所以選擇這些案例,是因為它們都是與各行各業的公司正在進行的合作,說明了公司面臨的一些不同類型的挑戰。」
關於拼多多的例子,是這樣寫的:
「2024年1月,與拼多多的資本市場主管談到了其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相關的問題。拼多多強調了其與美國、英國和歐盟消費者保護機構合作的開放承諾。
儘管存在與來自中國有關的挑戰,但拼多多對監管機構和媒體的詢問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並建立了一套系統,利用其對中國供應鏈的瞭解,清除可疑產品。
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該公司樂於接受有關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主題的反饋意見,同時也承認他們需要隨着全球業務的增長而發展……他們認識到了嚴格審查的背景和潛在的監管挑戰,強調了他們所處的複雜環境。」
今年二季度,Baillie Gifford又增持了34.81萬股的拼多多,使其位居美股持倉的第六大。要知道Baillie Gifford二季度只加倉了三隻股票,另外兩隻是奈飛和Coupang。
Baillie Gifford截至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
從Baillie Gifford長期全球增長股票私募基金2024年一季度的回顧中可以看到,過去一年、五年,拼多多給基金的業績貢獻都排在第三位。
去年三季度產品報告中也提到,對基金業績貢獻最大的是拼多多、Atlassian和英偉達。當時談及拼多多時報告説道:
「儘管銷售和營銷支出大幅增加 50%以上,但拼多多的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增長也高達約50%。此增長可歸功於該平臺贏得各品牌信任的能力,很多品牌將其作為他們直達消費者的主要渠道。」
過去10年,除了拼多多,Baillie Gifford在中國的投資,還有網易、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美團,好未來,字節跳動等。
他們一直在尋找最具競爭力、創新性和成長效率的極少數優質企業。在談及他們眼中的下一波顛覆性變革時,Baillie Gifford曾提到,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除了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之外,還要能帶着護城河到處奔跑。
也就是説,企業不僅要有護城河,還要保持敏捷,讓自己在顛覆性變革的過程中,不被別人超越。
今日資本保銀高瓴高毅景林都把美股持倉第一大的位置給了拼多多,不少依然在增持
除了Baillie Gifford,二季度拼多多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SC US(TTGP)持股不變,黑石、先鋒領航、富達,紅杉中國一級持股主體HSG holding LTD以及印度裔億萬富翁拉吉夫·詹恩創辦的GQG等都在增持。
其中,拼多多還位列紅杉中國第一大持倉的位置。
除此之外,拼多多二季度時還是徐新的今日資本、保銀、IDG中國、高瓴、高毅以及景林等多個知名機構的美股第一大重倉股。
二季度IDG中國減持51.98萬股后,依然接近滿倉拼多多。徐新持倉接近九成,高瓴則減持了289.91萬股。其他家分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增持。其中景林增持了157萬股;紅杉中國甚至增持了將近1489.6萬股,增持比例高達1064.42%,而且是已公佈的數據中,二季度唯一增持的個股。
段永平再談拼多多:好公司跟回購並非時刻線性相關
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段永平,曾經操刀步步高、小霸王、OPPO、ViVO的營銷路數一騎絕塵,但是2020年他也曾在雪球上回應網友:
「沒有靠營銷起來並能持久的公司,能夠讓公司長久的唯一辦法就是能夠不斷有好產品。」所以他直言看不懂拼多多的商業模式,但基於對黃崢本人的看好,一直在向大眾安利黃崢:
「黃崢是特別難得一見的一直關注事物本質的人,有悟性,又聰明,未來有任何成就我都不意外。(2019-09-09)
「我對黃崢有很高的信任度!……拼多多才成立不到三年,有些毛病很正常。我覺得10年后他們會非常厲害……(2018-07-22)」
去年3月份,段永平透露自己也在Temu上買東西,便宜也能用,但依然搞不懂黃崢的商業模式:
「我不會因為Temu改變我對PDD的任何看法。我對amazon的看法一直是:零售很難賺錢,cloud會受到其他大公司的影響,微軟Google蘋果這些公司的雲服務未來會佔到一定市場份額的。
簡單講,我對電商沒有太多的理解,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想認真投資的想法。(2023-3-16)」
2018年段永平還表示,10年內不會考慮賣掉拼多多股票,有機會會繼續買。當時拼多多還在因「拼得多,省得多」的病毒式營銷倍受爭議,段永平堅持挺黃崢,「我相信他們本分的文化會讓他們找到非急功近利的辦法。」
對於周一拼多多宣佈未來一段時間不回購不分紅的做法,網友們昨天也跑去問了段永平。
段永平的回答蠻有意思:好公司跟回購並不是時時刻刻線性相關。
6年了,還是沒看懂拼多多商業模式的段永平,這回準備賣點put,立了個flag要搞懂拼多多。但對於其10年后的發展似乎有所松口……
寫在最后
其實橫向跟阿里巴巴和京東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速4%、1.2%相比的話,拼多多本季度的營收增長表現並不差(當然后兩者的營收體量也大)。只是縱向跟前三個季度營收同比分別為94%、123%和131%的增速相比,確實慢了。
但高速擴張終究不是一個常態。如果此時拼多多的管理層還在業績會上高喊「業績增長強健」、「對未來的高增長很有信心」,投資人們會信嗎?從管理投資人預期的角度,我們可能反而給拼多多管理層的表現加一分。而且下跌前,拼多多的市盈率10倍左右,跌完后只有8倍左右,賬上還有2800億的現金。似乎跌得也不合邏輯了。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