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8-27 22:31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8月27日,螞蟻集團公佈了生態公益項目「螞蟻森林」的最新進展。數據顯示,螞蟻森林自2016年8月上線支付寶,8年來已在全國各地捐資種下5.48億棵樹,其中9成以上種在「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地區。據透露,截至目前,螞蟻集團為該項目已累計協議捐資41.8億元(隨着各地生態項目的實施進度,已實際支出27億元),其中有6.3億元成為各地種植養護者的勞動收入。
在生態修復方面——螞蟻森林公佈數據,已在內蒙古、甘肅、河北、陝西、青海、寧夏、新疆等13個省份,種下超5.48億棵樹,種植總面積580萬畝;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在青海、雲南、四川、西藏、吉林、黑龍江、廣東等共計16個省份參與共建了34個公益保護地,面積超過4900平方公里。從「以荒漠化治理為主的生態修復」、到「以保護地建設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再到近年來新增的海洋生態保護、淨灘減塑項目,目前各類項目已累計參與支持了全國24個省份的生態建設。
據統計,螞蟻森林各類項目的實施,已為各地累計創造了420多萬人次的種植、養護、巡護等勞動增收機會。8年來,螞蟻森林為各地項目的40多億元協議捐資中,已有6.3億元成為種植養護者們的勞動收入。
「沒種之前都是沙子,現在種了檸條不僅環境好了,而且檸條結的籽一斤能賣10塊錢,一畝地能收100多斤」,內蒙古科右中旗的義和塔拉林場巡護員王全喜告訴記者。「只有種上樹,讓沙丘無路可走,人才有奔頭」,克什克騰旗烏蘭布統的劉保軍參與種樹治沙15年,不僅親歷了當地生態修復的過程,還見證了草原得到治理后,旅遊業迸發出的新活力。「樹種上后環境變美了,鴻雁、赤麻鴨這些遷徙的鳥類,選擇在這里生兒育女,遊客也多了,騎馬住民宿,成了我們這的一個經濟來源」劉保軍説。
「獨木難成林,加上生態見效的長期性,註定了螞蟻森林是一場需要社會各方參與支持的公益長跑。」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彭翼捷表示,8年來我們見證了「守護綠水青山、踐行綠色低碳’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與捐資金額以及種下了多少棵樹相比,更可貴的是累計已有超過7億人通過螞蟻森林踐行低碳生活。
螞蟻森林基金會祕書長王小穎表示,8年時間和「看得見的」生態保護修復效果,以互聯網的鏈接作用,有效帶動了社會公眾於生活點滴中認識低碳、踐行減排。據統計,8年來數億用户通過綠色出行、減紙減塑、線上辦事、循環利用、節能降耗等低碳減排場景,已累計產生「綠色能量」3768萬噸。
「透過3700多萬噸這個數字,我們看見了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把綠色低碳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僅在日常點滴中積極踐行,還匯聚成了不可忽視的力量」,王小穎透露,螞蟻森林近期將發佈「新動作」,繼續以「綠色能量」為激勵手段,在一個全新的領域繼續推動公衆參與綠色低碳。
2020年9月22日,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佈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近兩年,減碳成為諸多企業的關鍵詞。如據阿里巴巴最新公佈的報告,2024財年,阿里自身運營排放量為444.9萬噸,同比減少5%;價值鏈排放為每百萬人民幣收入8.1噸,同比降低7%,帶動和賦能平臺生態減排33338萬噸,同比增長45.5%。作為中國快遞物流業中最早發起綠色行動的企業,菜鳥也已經形成了從訂單生成到包裹送達的全鏈路綠色物流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評價,隨着社會對環保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的環保行為也越來越關注。企業如果能夠積極主動地利用企業影響力推動「減碳」,推動大眾減碳意識的提高,不僅能夠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更能夠樹立起企業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青睞,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