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火速解讀!阿里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后有何利好?

2024-08-23 12:45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 $BABA / $09988.HK 發佈公告,宣佈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將於8月2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主要上市,成為在港交所、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這意味着,完成轉換后,阿里巴巴在9月有潛在納入「港股通」機會,其資金面將獲改善。機構預計,屆時將顯著增加市場流動性,有利於阿里價值釋放。

圖片

阿里巴巴於2014年9月在紐交所首次上市,並於2019年11月在香港進行了二次上市。自2019年在香港二次上市以來,大部分流通股已經轉移到了香港市場,阿里巴巴在市值和交易量方面持續保持在香港市場的前列位置。2022年7月,阿里巴巴提交了在香港實現主要上市的申請。2024年8月23日起,阿里巴巴宣佈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8月28日將完成雙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實現主要上市的歷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此前市場擔憂的問題終於塵埃落定:

  • 會計制度適用:香港交易所已經給予了阿里巴巴一些豁免,允許阿里巴巴使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來編制其財務報表。
  • 同股不同權結構:阿里巴巴擁有 「以董事提名權為基礎的」 治理架構,被視為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香港聯交所授予了豁免,允許公司不嚴格遵守關於董事臨時空缺、董事免職以及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的股東保護規定。
  • 期權行使價問題:公司2024年計劃所授予的期權將涉及可轉換為美國存托股份(ADS)的期權,並且這些期權仍將採用美元計價,行使價格也會以美元表示。

阿里巴巴將其在香港聯交所的第二上市地位正式轉換為主要上市地位,實現了在香港和紐約兩地的主要上市。這一舉措意味着阿里巴巴將同時擁有在兩個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且兩市場股票可以互相轉換,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此外,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后,阿里巴巴預計將符合納入港股通條件,從而允許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直接投資阿里巴巴。

此前,中金公司的分析指出,隨着阿里巴巴成功轉換為主要上市,預計將在9月5日的港股通考察日之前滿足所有必要條件,並可能在9月9日左右的調整中被納入港股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預測,納入港股通后,從長遠角度來看,南向資金持股比例可能穩定在10%以上,這將顯著增加公司的市值。摩根大通近日邀請了長線基金及對衝基金投資者參與了 阿里巴巴投資者會議,長線基金及對衝基金對阿里基本面前景的看法不一,但長線基金及對衝基金都對納入港股通感興趣。

阿里Q1業績現積極增長,多家大行、資管相繼看多

阿里巴巴上周披露了2025財年首季財報,由於聚焦核心業務的戰略開始顯著收效,阿里Q1營業收入同比增4%至2432億元,淘天集團GMV和訂單量雙增,貢獻了接近47%的營業收入;雲業務重回增長軌道,公共雲業務收入實現了雙位數增長,AI相關產品的收入更是實現了三位數增長。

花旗研報指出,由於阿里巴巴仍致力於對淘天集團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進行再投資,其他業務部門的虧損趨勢將在1-2年內改善並實現盈虧平衡,從而支撐集團更好的EBITA。 隨着CMR變現情況好轉、雲計算業務重新加速、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效率的提高以及持續作股東回報,看好阿里的基本面前景。

多家外資資管巨頭在二季度顯著增持了阿里巴巴的股份。

  • 華爾街知名大空頭Michael Burry旗下的基金Q2增持了阿里巴巴3萬股,使得阿里巴巴成為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佔其投資組合市值的21%。
  • 高瓴旗下的HHLR Advisors也在Q2增持了阿里巴巴約523.55萬股,增持金額約為4.1億美元。
  • 知名投資人段永平的H&H國際二季度加倉了阿里巴巴7.9%,目前為其第四大持倉股。
  • 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基金Soros Fund Management Q2新增了阿里巴巴102萬股,平均價格為72.18美元。

瑞銀分析師表示,由於市佔率流失和業務持續再投資,令阿里巴巴股價表現持續疲軟,從基本面來看,該行相信其股價已逐漸達到臨界點。此外,阿里24年2月宣佈650億美金的回購計劃,目前回購額度剩余261億美元,方正證券預計25財年,阿里股東回報率有望達到10%。

以下是各家大行對阿里巴巴港股、美股評級及目標價:

  • 匯豐環球研究:「買入」,109港元、112美元
  • 摩根大通:「增持」,95港元-106港元、100美元-108美元
  • 富瑞:「買入」,112港元、116美元
  • 高盛:「買入」,104港元-105港元、100美元-108美元

小科普:雙重主要上市與二次上市

目前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港的方式主要有二次上市和雙重主要上市兩種。早在阿里之前,就有嗶哩嗶哩、再鼎醫藥、貝殼、知乎、名創優品等多家中概股回港選擇雙重主要上市,其中嗶哩嗶哩與阿里此次同爲「二次上市→雙重主要上市」。

那麼,什麼是雙重主要上市,跟此前的二次上市有何區別?二者又分別有何優劣勢?

  • 雙重主要上市指的是一家公司在兩個不同的證券交易所同時作為主要上市地,遵守兩地市場規則,兩市場股票通常無法跨市場流通,股價表現相對獨立,可能產生價差。
  • 二次上市則是指公司在兩地上市相同類型的股票,通過國際託管行和證券經紀商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主要以存託憑證的形式存在。

1)雙重主要上市:

  • 區別:兩地作為主要上市地,遵守當地市場規則,股票通常無法跨市場流通,股價表現獨立。
  • 優勢
    • 全球影響力: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投資者基礎:擴大投資者羣體,吸引不同地區的投資者。
    • 融資能力:在多個市場進行融資,增加資本運作的靈活性。
    • 監管合規性:更易於符合不同市場的監管要求,包括納入港股通。
    • 風險分散: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市場風險。
  • 劣勢
    • 上市成本:需要滿足兩地監管要求,可能導致更高的上市成本。
    • 上市流程:流程複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準備。

2)二次上市:

  • 區別:在已有主要上市地的基礎上,在另一地以相同類型的股票上市,通常通過存託憑證(DR)形式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
  • 優勢
    • 上市成本:相對較低,因為主要上市地已經建立。
    • 監管要求:享受相對寬松的審覈標準和多項豁免政策。
    • 市場連接:通過DR形式,實現與原上市地的緊密價格聯繫。
  • 劣勢
    • 價格波動風險:原市場價格波動可能直接影響二次上市地的股價。
    • 納入限制:較難被納入港股通等地區性投資通道,限制了特定投資者羣體的參與。
    • 市場依賴:可能過度依賴主要上市地的市場表現。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