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8-19 16:51
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圈火爆熱門無疑就是「小米SU7」。自3月28日小米SU7上市以來,立即火爆全網,相關話題頻頻上了熱搜,小米憑藉着「超神」的營銷,小米SU7熱度居高不下。進入2024年下半年,小米創始人雷軍8月14日晚間在微博發文稱,經過一系列的提產舉措,小米SU7的交付仍在持續提速。8月14日20點起,小米SU7 Max的交付進一步加速,現在下定對比此前鎖單預計交付周期縮短6周;已經鎖單的小米SU7 Max訂單的預計交付周期,最高也可縮短5周,今晚會陸續體現。
近日,小米SU7開啟新一輪吐魯番夏測,小米董事長、CEO雷軍和集團總裁盧偉冰、集團副總裁王曉雁現身庫木塔格沙漠,體驗全地形車沙漠衝浪,並在小米吐魯番夏測基地開啟直播。
雷軍表示,小米是第一次做車,我們對測試的重視度很高,測試規模到目前今天為止還是全行業中最大的。小米在SU7上市前做了540萬公里的測試,投了600輛測試車,去了300個城市,光充電樁就測試了7萬根。
雷軍還表示,特別感動小米高管的集體榮譽感和一起造車的決心,今年年初號召高管全部參與測試,高管團隊一共開了10萬公里,試驗車開了差不多300公里。「這件事情難度不高,但是意義重大,高管要深入一線,把產品搞清楚,只有這樣的態度才能把產品做好。」
回看小米造車業務發展情況:
——投資先行,全面構建產業鏈生態
自決定涉足汽車領域以來,小米先后投資出行服務、汽車交易、物流配送、車險維修等汽車后服務市場相關領域;在官宣造車前期,小米對汽車后服務市場的投資逐漸收緊,投資重點轉移至自動駕駛、汽車半導體等領域;在官宣造車后期,小米投資汽車智能化環節投資節奏明顯提速,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用芯片、傳感器等領域投資強度提升。截至目前,小米及小米系投資機構已累計投資近百家智能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全面構建智能汽車產業鏈生態。
——深度聚焦,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優勢
除了通過投資參股佈局產業鏈相關環節,小米聚焦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五大汽車核心環節,進行技術攻堅,打造汽車產品核心競爭力。具體來看,在電機環節,小米與匯川科技、聯合汽車電子合作研發的超級電機V6、V6s在轉速、功率密度方面趕超保時捷、特斯拉,而由小米自主研發生產的V8s轉速達27200 rpm,實現電機功率密度10.14kw/kg,預計2025年上車;在電池環節,小米以提升體積化率為發力點,自研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和行業首創的電芯倒置技術,提高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達77.8%;在大壓鑄環節,小米自主定設計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羣系統,並完成了大壓鑄全套流程及標準自研,同時自研出高強高韌免熱處理環保壓鑄材料「泰坦合金」,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可量產自研大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在智能駕駛環節,小米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通過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佔用網絡技術3項技術,分別提高了感知和識別技術,目前智能駕駛專屬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在智能座艙環節,小米基於小米澎湃OS,打造人車家全生態打造閉環。
——深化合作,供應鏈朋友圈持續擴容
在傳統硬件方面,小米多是採用直接與供應商合作方式,為智能汽車業務賦能。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國外供應商外,國內已經有40多家產業鏈公司成為小米汽車的合作伙伴。未來,隨着小米汽車業務大規模鋪開,供應鏈合作伙伴后續或將持續擴容。
今年4月,雷軍高調宣佈,2024年小米SU7的交付目標是超過10萬輛,一個月后,雷軍重新調整交付目標:年內保底交付10萬輛,挑戰12萬輛。
雷軍曾直播中表示,爭取2030年之前在歐洲銷售小米汽車。他還指出,小米汽車的目標是全球前五,會在合適的時候進行全球化。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説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