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8-15 21:01
電商財報看阿里,阿里財報看淘天。剛出爐的截止6月底的財報(阿里2025財年Q1)仍然延續上個季度的「喜憂參半」。 $阿里巴巴(BABA)$$阿里巴巴-SWR(89988)$$阿里巴巴-SWR(89988)$
憂的方面
最重要的國內零售「淘天集團」果不其然的Miss預期,而且由於市場在Q2國內整體消費環境變化的環境下,已經下調了預期,因此consensus是比較保守的,也説明淘天業仍面臨壓力。
國際商業、菜鳥物流等業務增速依然樂觀,但由於市場也對此報以厚望,預期較高,收入端也略遜預期。
線下零售業務增速不及預期。
整體利潤率下滑,利潤付增長,對估值有負面影響
喜的方面
國際商業、菜鳥物流等發揮較為穩定,同時虧損同比減少,雖然東南亞電商格局還未確定,但在往良性的方向發展。
雲業務的收入和利潤表現雙雙超預期,很顯然是受到AI相關產品以及公共雲服務的拉動。
菜鳥集團收入雖略遜預期,但增速仍有16%,跨境物流的拉動有加成。
其他虧損業務的「減虧」效果一步提升。
投資要點
淘天集團的業績似乎是明牌,費率規則調整是最大「盼頭」
「淘天集團」的業績不及預期,這件事情本身也沒有很意外,因為Q2整體的消費環境如此。而市場自然也不會對宏觀層面的因素太過計較,反而更注重的是阿里自身對商家結構、用户側滲透的變化帶來的效果。按照CEO的説法,是「成功」的。
從細分項上來看,最重要的客户管理CMR的增速不足1%,首先能正向增長也是不錯的,至少市場不會太擔心「抖音」和「拼多多」挖走淘天的基本盤,但增速也較市場預期的3%稍差一些,從側面也説明市場更期待阿里對賣家更「激進」一點,當然這個預期肯定是來自拼多多(對商家的壓榨)。當然,拼多多對商家過度壓榨的后果可能還沒有到集中爆發階段。
7月份,淘天集團宣佈了幾個商家側的重要規則調整。簡單來説包括:
變相增加費率(基礎軟件服務費),也就是影響平臺變現率。效果是可能對阿里全年帶來高至百億的新增收入
更改核心評分標準,並對高質量商家更「優待」;更改分配機制,實行優勝劣汰,提升商家黏性。效果是,不一味的跟隨拼多多「傾斜買家」的做法,將商家分類來對待。
實際上阿里在7月推出這些措施,也肯定是看到了自身(相對同行)的不足之處(平臺變現率不夠高),但也不能在競爭中總被牽着鼻子走(「僅退款」),長期來看,單純向買家傾斜並不能穩定的獲得增長。
另外從消費者層面,直營和其他業務同比下降9%。考慮到今年618淘寶將「88VIP」分拆獲得更高的滲透,實際上也説明整體的購買力的確不理想,但這是張明牌。
國際商業增長勢頭依然良好,跨境物流雙向加持
國際商業的增速仍有32.4%,這是建立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以及市場預期較高的基礎上的。不過虧損也在放大,從去年4醫院上升至37億元,凸顯海外市場的競爭激烈。
Trendyol和速賣通的增速更明顯,跨境電商業務更好些,同時也提到了Lazada的變現率受到影響。這也從前幾天Shopee(SE)的超預期財報中有所體現。東南亞電商也非常卷,但整體來看,在拼多多Temu的低價攻擊、Shopee的市佔率提升,以及Tik Tok直播電商的多重壓力下,Lazada和速賣通等海外電商還能守住32%的增速也是不錯的成績。
菜鳥是直接受益於跨境物流增長,但整體市場的預期更高一些。東南亞整體的消費水平更歐美比起來仍差一些,因此低價策略未必能獲得同樣的效果,因此當地渠道可能會更重要。
AI給雲業務帶來驚喜,本地生活、文娛和其他業務依然追求提升效率
雲業務的收入增速達到6%,超過整體業務,同時更驚喜的是利潤大超預期,EBITA利潤率達到8.8%,是降本增效后的新高,AI產品的變現,以及公共雲產品的拉動都有兩位數的增速,同時公司也在主動淘汰利潤率較低的項目。
本地生活、大文娛、其他業務(包括阿里健康、高鑫零售、盒馬等)整體表現萎靡,在整個集團中屬於拖后腿項目,也是消費的大環境所致。好在減虧效果在不斷提升。
整體的利潤率在降低,下個季度利潤率成關鍵,眼下靠回購支撐。
收入增速4%,但是經營利潤-15%,即便是經調整的EBITA利潤也是-1%,這就會一定程度上讓估值越來越高(利潤倍數不斷上升)。
罪魁禍首還是利潤的主要來源——淘天集團。因此下個季度之后,商家重要規則調整帶來的收入,能有多少變成利潤率的增長,將對公司估值至關重要。
同時,單季回購達到58億美元,在大環境向好、公司新規變現之前,也算是與投資者共度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