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8-05 08:01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汪靜
雖是異姓,卻親如兄弟。閩商許連捷、施文博在40年的時間中同舟共濟,合縱連橫,打造出紙業帝國恆安國際(01044.HK)。
許連捷、施文博被稱為「恆安雙雄」,1985年,二人一同成立恆安公司,成為「吃螃蟹」的人,一腳踏入「衞生巾生產」這片空白市場,很快實現攻城略地,向紙尿褲、紙巾等產業鏈佈局。
既非家族成員,也非同姓宗親,施文博、許連捷二人卻維持了長達40年的穩定關係。如今,恆安國際已是國內紙業巨頭,年營收近238億元,年盈利28億元,市值達到280億港元。
恆安國際也面臨挑戰。生活紙巾生產門檻較低,行業內卷嚴重,疊加原材料成本上漲,恆安國際近年盈利能力出現下滑,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42.26%,2023年降至33.7%。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恆安國際如何維持「老大哥」的地位?
「恆安雙雄」靠女性生意發家
從貧困少年到「閩南商業教父」,許連捷的商業傳奇,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1953年,許連捷出生在福建晉江的一個貧困家庭,早早輟學幫忙補貼家用。小小的許連捷心思靈活,賣過雞蛋、水果,販過豬油。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代機遇來臨,許連捷大膽開干,先是創辦安海后林勞保服裝廠,后來又回村與朋友一起建立了運輸車隊,為晉江的各大工廠提供貨運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工廠需要勞保用品,但這一領域幾乎一片空白。當機立斷,他和幾個老鄉一同創辦了一家名為「后林」的服裝加工廠,為企業代工生產勞保服裝。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同是做服裝生意的施文博,兩人是同鄉,性格還合拍,很快成爲了好朋友。
和許連捷不同,施文博性格更為低調。他出生於福建晉江,上世紀七十年代移居香港,因為看好內地市場,便回來做起了服裝生意。
然而,就在兩人生意紅火之時,1983年,美國忽然宣佈對中國的進口紡織品限額,代加工訂單驟減,行業一片蕭條,兩人的生意做不下去了。
正在這時,安海通用機器廠技術員楊榮春向許連捷推銷了一批新設備。這是一批生產衞生巾的設備,由於當時衞生巾並不普及,因此,許連捷對此並不感興趣,但經過一番瞭解后,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施文博與許連捷一拍即合,兩人決心創辦第一個國產衞生巾品牌。
1985年,恆安公司正式成立,開始生產一款名叫「安樂」的衞生巾。兩人的預料沒錯,很快,衞生巾引爆了市場,甚至可以説改變了中國女性在月經期間的衞生習慣。許連捷、施文博還高價引進國外的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又推出了「安爾樂」護翼衞生巾,后來還延伸到嬰兒紙尿褲領域,「安爾樂」在一段時間內,甚至成爲了紙尿褲的代名詞。
品牌建立了,市場打開了,許連捷、施文博兩人逐步將公司業務擴展到整個生活用紙領域。如今,「七度空間」衞生巾、「心相印」衞生紙、「安爾樂」紙尿褲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1998年12月8日,恆安公司更名為「恆安國際」,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目前,恆安國際市值約280億港元。
產品高端化面臨挑戰
雖説獨木不成林,但和許多閩商不同,許連捷、施文博管理公司並沒有依靠錯綜複雜的家族裙帶關係,而是直接摒棄了家族式管理。
2001年,許連捷做了一項重要決策,即轟動全國的「TCT(事件全周期時間管理模式)行動」——恆安集團與美國著名的管理諮詢服務公司湯姆遜集團簽訂為期3年的合同,管理諮詢費是當時恆安的半年利潤——1000萬美元,目的是升級恆安的管理。
在引進科學的管理辦法后,2003年,恆安銷售額突破10億元瓶頸,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到2023年,恆安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37.68億元,同比上漲5.1%;實現淨利潤28.01億元,同比上漲45.5%。而1998年上市之初,恆安國際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10.09億元和2.7億元。25年的時間里,恆安國際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增長了23倍和9.4倍。
其中,2023年,恆安國際衞生巾業務收入為61.78億元,同比增長0.4%,佔比26%;紙巾業務收入為137.48億元,同比增長12.2%,佔比57.8%;成人紙尿褲業務收入12.54億元,同比增長4.3%,佔比5.3%。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的盈利水平,較2020年巔峰時期,有着巨大的退步。
2020年,巔峰時期的恆安國際,營收雖然只有223.7億元,但淨利潤高達45.95億元,在國內三大生活用紙巨頭(恆安國際、中順潔柔、維達紙業)中遙遙領先。
2021—2023年,恆安國際毛利率分別為37.38%、34%、33.7%,不及2020年的42.26%。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事實上,雖然靠着衞生巾發家,但恆安國際最大的收入來源,仍然是生活用紙。恆安國際曾表示,原材料價格及經營成本上漲為行業帶來巨大挑戰,加速了汰弱留強。
從行業來看,在利潤承壓和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國內紙品企業不約而同地抓住了「高端化」這根「救命稻草」。近年來,維達國際接連拓展了立體美系列濕廁紙、多康QuickDry強效快乾擦手紙、維達棉韌奢柔紙巾等高端新品。
除了同行的紙業巨頭們,恆安國際還面臨着一些跨界「新玩家」的挑戰,紙巾行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德佑、Babycare等原本專注於母嬰用品的品牌,也開始切入相關賽道,甚至於名創優品、盒馬等零售圈品牌也開始推出衞生產品。
爲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行業內卷,恆安國際也在升級產品。2023年財報中提到,恆安國際心相印「雲感柔膚」系列的銷售收入超過13億元,同比增長26.6%,濕紙巾業務銷售收入約9.31億元,同比增長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