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家汽車金融公司眼中的內卷、競爭與轉型

2024-07-27 12:53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濮振宇 作為背靠廣汽集團、國內唯一一家中法合資汽車金融公司,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廣汽匯理」)在今年7月開啟了第一筆摩托車業務。從汽車到摩托車,正成為汽車金融公司的轉型新方向。最近半年多,不僅是廣汽匯理,奇瑞、長安、長城等多家車企旗下地汽車金融公司,都相繼邁入了摩托車業務領域。

這一趨勢的出現不是偶然。「價格戰促使汽車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如在摩托車融資產品、汽車附加品(獨立)融資、汽車售后服務商融資等領域推出新產品,以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傳統業務領域外尋求發展空間。」廣汽匯理中方總經理李燦輝向經濟觀察報表示。

隨着汽車行業內卷加劇、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商業銀行湧入汽車消費領域,傳統汽車金融公司遭遇了多重考驗。尋找新路成了汽車金融公司的共同選擇。

壓力下的轉變

作為汽車流通領域的重要一環,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與汽車市場的整體走勢一直存在正相關的關係。但隨着2023年價格戰全面爆發,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了新車銷量增長但貸款佔比下滑的局面。

中國銀行業協會公佈的《中國汽車金融公司行業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銷量為3009.4萬輛,汽車金融公司全年累計發放零售貸款的車輛為636.85萬輛,同比略降2.84%。

羅蘭貝格調研也顯示,2023年新車金融滲透率為56%,同比下滑2%。價格戰導致汽車品牌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價格與終端營銷上,從而擠壓了汽車金融的補貼和商務政策空間。

新能源汽車的情況更不樂觀,該市場的金融滲透率2023年約為50%,低於整體新車金融滲透率。根據羅蘭貝格的調研,這主要是由於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大部分品牌尚處於增量不增利的階段,利潤空間較小,導致對汽車金融的利息補貼力度較小。

李燦輝表示,目前國內的汽車市場正處於劇烈的結構轉型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銷售和運營的商業模式仍在不斷創新變化,這種不確定性給廣汽匯理的產品設計、風險政策、業務流程等方面帶來了全新的需求和挑戰,但也創造了較大的金融產品創新空間。

今年以來,政策層面加強了對汽車金融公司佈局新興業務的引導。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汽車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稱,要「引導汽車金融公司堅守專營專業消費信貸功能,豐富汽車消費信貸產品供給,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擴大內需」。

據李燦輝介紹,未來兩三年廣汽匯理會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大力佈局二手車金融、售后回租等業務,進一步完善客户用車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的金融支持。廣汽匯理也將繼續開發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支持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普及。

4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顯示,自用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可達到100%。

隨着政策進一步放開,汽車金融領域的競爭全面升溫,特斯拉、一汽豐田、東風本田等汽車品牌爲了吸引消費者,聯合金融機構推出了「8年0首付」、「36期0利率」等各種各樣的0首付車貸產品。

新政策伴隨而來的是對風險管理的更高要求。「汽車金融公司在享受自主權的同時,需加強對借款人信用狀況、收入穩定性及負債水平的全面評估,確保貸款審批的嚴謹性,防範因信貸擴張而引發的違約風險。」李燦輝説。

與銀行亦敵亦友

近年來商業銀行紛紛加碼汽車金融市場,並與汽車金融公司展開更激烈的競爭。羅蘭貝格《2024年中國汽車金融報告》稱,商業銀行得益於其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領先的金融科技水平以及近年在零售金融方面的不斷轉型與提升,2023年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市場整體份額可達46%,相比2022年有較大幅度上升,呈現與汽車金融公司分庭抗禮的格局。

與商業銀行相比,汽車金融公司對風險更加敏感。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汽車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58%,優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均水平,也優於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59%的商業銀行。

一位汽車金融從業者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在機構貸業務上,部分銀行及融資租賃公司存在過長賬期及超低首付的內卷現象,部分借款人可能因此盲目快速擴張,其實際自有資本積累較弱、依賴金融支持擴張,在飽和市場(特別是網約車)高槓杆的發展模式將帶來不確定的重大風險隱患。

在與銀行的競爭中,汽車金融公司的優勢與價值何在?李燦輝表示,廣汽匯理能夠快速響應主機廠及經銷商各項產品需求,區別於銀行信用卡的固定模式,廣汽匯理的產品能夠解決不同場景下消費者的細分需求。同時,廣汽匯理擁有長期與主機廠業務流程、系統對接經驗,已形成高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和完整的系統接口方案。

汽車金融是一個高度依賴數字科技的行業。李燦輝坦言,2020年的時候,廣汽匯理舊核心系統已經運行10年,無法為客户提供更加先進的數字化體驗,自動化水平較低,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性能瓶頸,無法滿足廣汽匯理未來新業務的發展,系統維護困難且成本高。

為改變被動局面,2020年年底,廣汽匯理管理團隊開始立項打造名為「鯤騰」的新核心系統,目標是疏通零售、機構貸、庫存三大關鍵業務脈絡,實現零售、庫存客户、機構客户信息管理統一管理。今年2月,廣汽匯理「鯤騰」新核心系統正式上線。

在汽車金融市場,一些商業銀行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高返傭政策,使得不少經銷商投向商業銀行的懷抱,由此給汽車金融公司帶來競爭壓力。上述汽車金融從業者表示,目前銀行不合理的高返傭為市場亂象,該行為往往是短期行為,對汽車銷售價格體系及汽車經銷商經營健康發展產生重大波動及不利影響。

李燦輝指出,廣汽匯理與商業銀行既是競爭對手,也是緊密的合作伙伴。廣汽匯理的資金來源渠道之一是商業銀行的同業借款,商業銀行是廣汽匯理發行資產支持證券(ABS)和金融債的主要投資者,商業銀行是廣汽匯理在聯合貸款業務方面的潛在合作方。

融資能力是汽車金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據瞭解,汽車金融公司的主要融資渠道包括金融債、資產證券化等直接融資,以及金融機構借款、銀團貸款等間接融資。相比於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國內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仍以間接融資為主,即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

李燦輝透露,目前已有超過60家商業銀行給予了廣汽匯理同業借款授信,授信規模超900億元。同時,廣汽匯理2020年至2024年債券發行量分別為80億元、140億元、150億元、160億元、190億元(計劃)。

三個關鍵關係

除了與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汽車金融公司還需要處理好與股東方、主機廠、經銷商三大各方面的關係。

目前,國內經授權的汽車金融公司有25家,其中24家由整車企業設立,而由經銷商設立的東正金融則在2022年被上汽集團收入囊中。憑藉着股東方旗下主機廠在客源、資金和風控等方面的支持,汽車金融公司得以成為汽車金融市場的主力軍。

作為廣汽集團旗下專業的汽車金融公司,廣汽系車企背后一直有廣汽匯理的身影。李燦輝表示:「2023年8月,廣汽匯理聯合廣汽埃安推出了網約車專享貸,為客户提供前3期0月供的金融方案,減輕了網約車司機購車負擔,幫助了埃安主機廠新車銷售。」

經銷商是汽車金融公司業務落地的關鍵觸點。據瞭解,汽車金融公司的主要業務形態包括為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車或二手車提供服務的零售汽車貸款,以及為經銷商服務的庫存融資業務,涉及展廳建設貸款、零配件貸款、維修設備貸款等。

2023年后,由於市場需求疲軟,部分經銷商嚴控提車節奏,致使行業貸款需求出現萎縮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廣汽匯理希望通過提升業務服務能力來提振經銷商的信心。李燦輝表示,經銷商核心痛點是資金佔用金額大、時間長,交易過程中還有各種不確定性,為此廣汽匯理打造了一套大客户資金管理閉環且高效的模式,幫助經銷店拓展大客户業務。

據李燦輝介紹,在經銷店向主機廠提車前,廣汽匯理會提前完成大客户機構貸授信准入、批覆授信額度等工作,批覆后經銷店對相應大客户的可用額度一目瞭然,即可放心向主機廠發起提車需求,廣汽匯理庫存融資實時將款項打到主機廠,主機廠次日即可發車。待車輛發運到店后,收到下游客户首付款並轉入約定扣款賬號后,經銷店即可在系統上向廣汽匯理發起機構貸放款申請,機構貸放款時與庫存融資對應的金額對衝,交易即完成。

在股東關係上,廣汽匯理除廣汽集團外的另一大股東是法國大型銀行集團——法農集團旗下東方匯理。2023年8月,中法股東雙方對廣汽匯理增資11億元,廣汽匯理註冊資本金增至41億元。「廣汽匯理能夠充分利用東方匯理的國際經驗和專業優勢,學習國際先進的汽車金融行業經驗。歷時三年的‘鯤騰’核心系統,作為廣汽匯理耗時多年花費不菲的項目,就是中法合作的體現,行業內沒有幾家公司有這樣的能力,廣汽匯理的發展驗證了合作共贏遠比脱鈎斷鏈更能為中法雙方帶來更美好的未來。」李燦輝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