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7-24 14:43
文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勛
36碳獲悉,綠碳合成能源(紹興)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由線性資本獨家投資,由雲道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最小量產單元中試驗證項目的搭建和團隊補充。
綠碳合成成立於2023年7月,是一家生產綠色航空燃油和石腦油等綠色燃油與化工原料的工藝研發商。36碳瞭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了新一代費託合成製取綠色能源技術工藝,產品主要包括可持續航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生物柴油、生物石腦油,以及高附加值費託產物等其他產品。
企業供圖
隨着去年歐盟ReFuelEU航空法規正式通過,SAF在全球範圍受到廣泛關注。按照歐盟政策硬性要求,2025年SAF的最低摻混比例為2%,到2030年最低摻混比例為6%,2035年為20%......2050年為70%。
與此同時,國內政策也在鼓勵發展綠色航油替代傳統航油。例如《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等替代傳統燃油,提升終端燃油產品能效。
強烈的內外政策驅動下,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相繼提出了明確的SAF使用量目標。參照傳統航油的萬億級市場來估算,SAF將迎來千億級的市場需求規模——這也為SAF生產端和供給端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SAF製取包括HEFA、費託合成,醇噴合成,電轉液等多條技術路線。
綠碳合成創始人肖立峰介紹,公司自主研發了先進的費託工藝,即「三代費託」,在傳統費託的基礎上優化了催化劑和工藝路徑:一方面提升了催化劑的利用效率、壽命,使其更匹配當下的綠色航油生產需求;另一方面實現了設備可以小型化且具有較低的成本,更適應生物質市場的特點。
從前道環節來看,原料來源多樣,生物質(主要是秸稈)、畜牧業廢棄物、城市固廢等都可以成為綠碳合成製取SAF的原料。在經過前道工藝處理如生物質和固廢氣化之后,經過適當的氣體組分調整之后,可形成適當比例的合成氣,最終經過費託合成工藝,最終生成SAF。肖立峰介紹,上一代費託催化工藝已經在海外某商業工廠得到產能驗證,相比之下,新一代費託工藝的性能、成本更具優勢。
談及技術路線選擇,肖立峰表示,選擇費託合成是綜合考慮產業鏈上下游的結果。尤其是前道工藝的成本可控,目前已與多家國內前道生產工藝生產商合作,如通過成熟的氣化技術,與費託環節實現了較好匹配。更重要的是,經由綠碳合成能源的技術路徑,原料來源的體量足以滿足SAF生產所需,甚至能進一步滿足綠色柴油與其他綠色化工原料的需求。
在商業模式方面,肖立峰向36碳透露,綠碳合成將分階段進行商業化探索。在前期階段,公司主要與上游原料巨頭企業合作,生產符合國內外認證要求的綠色航油。下一階段的重點則是推進量產,建設示範性工程,進一步推動SAF產品和技術工藝包的商業銷售合作,並通過整體撬裝式設備,進軍海外市場。
投資人觀點:
線性資本合夥人曾穎哲:大型飛機由於難以短時間內通過電氣化、氫能化減碳,使得可持續航空燃油(SAF)成為解決航空業碳排問題的最核心手段,因此國際航空協會IATA對其有明確添加規定。基於廢油脂的HEFA路線是目前SAF的主流生產方式,但是廢油脂供應量有限、成本水漲船高,未來無法滿足SAF的供應需求,市場急需新的生產方法。
綠碳合成團隊長期以來專注於最前沿費託催化體系的開發,兼顧表徵、催化劑篩選與優化、反應器結構設計等能力,開發了新型鈷基催化工藝包並且獲得了很好的測試結果,有望使得基於生物質氣化費託路線的SAF成本大幅下降,我們期待看到綠碳與產業方攜手並進,成為最主流的生產路線。
雲道資本創始合夥人曹稷山:雲道資本長期關注綠色能源的機會,可持續航空燃油是能源領域稀缺的系統性高天花板的增量機會。廢棄油脂HEFA法最為成熟,但存在明顯的降本瓶頸,我們堅定看好可持續航空燃油這一大賽道下基於技術、工程化核心能力帶來的結構性降本機會。雲道資本預祝綠碳合成團隊在全球綠色能源發展浪潮中貢獻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