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第三代半導體中「慢半拍」的氮化鎵,掀起併購熱

2024-07-22 19:2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深圳報道

相比於技術發展略早且成熟的碳化硅,同樣屬於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氮化鎵技術在前幾年顯得發展偏慢且聚焦。

氮化鎵最為人所知的應用場景就是手機快充,其他多個應用市場都被認為有發展空間,但落地速度並不夠快。

某種程度上這讓氮化鎵的熱度似乎不如碳化硅,但近期出現了新變化。氮化鎵領域的頭部玩家均在紛紛加碼收併購動作,進一步完善產業化能力的趨勢日益凸顯。

這背后是新需求在催生。火熱的AI浪潮下,對功耗處理提出更高需求;智能汽車的快充需要也亟待滿足——氮化鎵都能成為其供應者。

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龔瑞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氮化鎵目前正逐漸進入高價值應用場景,包括AI服務器、汽車等熱門市場,這些領域的投資回報率和利潤率高於消費市場,從而不斷吸引半導體大廠投資。

併購熱

近兩年來,氮化鎵行業的頭部公司紛紛開啟了收併購動作。

今年7月,格芯(GlobalFoundries)宣佈收購Tagore Technology的功率氮化鎵技術及知識產權組合,后者的工程師團隊將加入格芯。格芯表示,此次收購擴大了公司的電源IP產品組合,並拓寬GaN IP的獲取渠道。

資料顯示,Tagore成立於2011年1月,主要用於射頻和電源管理應用的硅基氮化鎵(GaN-on-Si)半導體技術,在美國伊利諾伊州阿靈頓高地和印度加爾各答設有設計中心。

同月,Guerrilla RF宣佈收購Gallium Semiconductor的GaN功率放大器和前端模塊產品組合。Guerrilla RF表示,藉此將為無線基礎設施、軍事和衞星通信應用開發新的GaN器件產品線並實現商業化。

今年6月,功率芯片大廠瑞薩電子(Renesas)宣佈完成對氮化鎵功率半導體供應商Transphorm的收購,此后瑞薩加速推進氮化鎵相關功率產品和參考設計。

就在宣佈完成收購當天,瑞薩推出的產品組合中,就包括了其與Transphorm通過技術合作落地到車載電池充電器相關領域的產品。

5月,Power Integrations宣佈與Odyssey達成收購協議,交易預計將於7月完成。后者是氮化鎵技術開發商,屆時其關鍵員工也將加入收購公司。Power Integrations技術副總裁Radu Barsan指出,在公司的路線規劃中,希望推動MOSFET功率器件方面氮化鎵模塊和硅基模塊的成本進一步接近;同時考慮到氮化鎵的耐高壓、高電流傳輸特性,計劃推動一種成本更優的方案以配合碳化硅相關高功率產品應用。

再往前則是撼動了行業格局的一場收購。2023年10月,英飛凌宣佈與GaN Systems簽署協議,將以8.3億美元全現金交易的方式收購后者。

根據集邦諮詢統計,按照2022年氮化鎵功率器件市場收入的整體份額看,此次收購將一舉讓英飛凌在該領域的收入份額從Top5開外直接進入第五名陣營。

CINNO Research資深分析師王菁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在第三代半導體市場需求增長、技術與資本雙重驅動、行業競爭加劇及市場高預期等因素的帶動下,氮化鎵市場的整合項目更為活躍。

主流行業觀點認為,目前更適合氮化鎵行業發展的模式是IDM,即在推動商業化落地過程中,需要氮化鎵企業同時具備資源整合和技術優勢,其能力涵蓋從半導體設計到生產的產業鏈流程,才能更好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協同效應。

這也是驅動前述大廠積極開啟併購的原因之一。龔瑞驕就對記者指出,目前氮化鎵領域更傾向於業務線整合,未來越來越多的Fabless(IC設計商)有望被整合進入傳統功率半導體IDM大廠。

王菁也對記者表示,綜合而言,目前的氮化鎵市場收併購整體趨勢更傾向於產業鏈整合。「縱向產業鏈整合有助於公司在整個供應鏈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如:英飛凌收購GaN Systems,瑞薩宣佈收購Transphorm。同時,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氮化鎵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這也將推動垂直整合成為重要目標。

加速落地

雖然氮化鎵市場長期以來最大的下游應用場景都是智能手機的快充領域,但近些年隨着更多新興行業快速發展,對氮化鎵也日益感興趣起來。典型如智能汽車、數據中心。

「氮化鎵正在向手機、家電等消費電子市場滲透,同時高功率的工業及汽車市場是下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例如在近期需求旺盛的AI服務器領域,氮化鎵接下來將會顯著放量。」龔瑞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為滿足更高階的AI運算需求,芯片的功耗不斷增加,對服務器電源的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氮化鎵成為優化能源效率的關鍵技術之一,近年來相應需求顯著大增。

因此他認為,數據中心和汽車應用被視為未來幾年氮化鎵市場的又一增長引擎,預計2024年氮化鎵功率元件產業營收年成長幅度將持續走高,長期來看,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8億美元成長到2026年的13.3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高達65%。

王菁也對記者表示,近兩年氮化鎵在如智能手機、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5G通信、商業無線基礎設施、工業應用以及衞星市場等多個新興領域展現出快速的落地趨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應用趨勢從頭部廠商公佈的信息也可窺一斑。納微半導體(Navitas)此前披露的一季度財報顯示,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至約2020萬美元。

當然由於氮化鎵技術目前仍在發展相對早期階段,不少頭部公司依然面臨虧損難題。納微半導體第一財季在GAAP通用會計準則下虧損3160萬美元、非GAAP則虧損1180萬美元,同比均有所收窄虧損幅度。

(納微半導體測算未來不同終端市場在公司的份額佔比) (納微半導體測算未來不同終端市場在公司的份額佔比)

該公司面向多個應用市場均有新突破。例如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方面,未來幾個季度預計將為亞馬遜雲、微軟雲、谷歌等頭部廠商提供相關供電服務;智能汽車領域,對車載充電器平臺進一步提高充電速度、降低重量並節能,收入環比增速達40%。

根據納微半導體測算,2021年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在於手機市場;在2023年已經新增新能源、汽車、工業等多個細分市場貢獻業績;預計未來的份額中,汽車和工業將佔據公司較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第三方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也認為氮化鎵較為重要佔比的下游領域將是汽車,其典型應用包括OBC、DC-DC變換器、BMS及充電樁的高低壓車規級產品。預計電動汽車用的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全球市場規模將由2024年的2.4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至2028年的246.3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216.4%。

消費電子市場仍有較大成長空間,2028年有望規模達211.33億元,2024-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為71.1%;數據中心和可再生能源及工業兩大市場2028年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全球規模將分別為14.62億元、15.77億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