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預見2024:《2024年中國玻尿酸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2024-07-22 14:0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美客(300896.SZ);華熙生物(688363.SH);福瑞達(600223.SH);昊海生科(688366.SH);敷爾佳(301371.SZ);貝泰妮(300957.SZ);阜豐集團(00546.HK)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玻尿酸市場競爭結構;下游發展現狀;玻尿酸市場規模預測

行業概況

1、定義

玻尿酸(英語:Hyaluronan、Hyaluronicacid),又稱透明質酸、玻璃糖醛酸、琉璃糖碳基酸,是一種由雙糖(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基本結構組成的糖胺聚糖。人體透明質酸含量約為15g,透明質酸在皮膚真皮層中起到維持皮膚彈性和水分的作用,按分子量大小不同,可以將透明質酸分為寡聚透明質酸、小分子透明質酸及中、大分子透明質酸,不同分子量大小呈現不同的物理特性,應用場景也有不同。其中,大中分子透明質酸硬度較大,適用於注射填充、塑形美容;小分子及寡聚透明質酸硬度低,但易滲透到真皮層中,在功能性護膚品方面表現突出。

2、產業鏈剖析:中游環節應用領域廣泛

玻尿酸上游為原料及器件端供應,玻尿酸的提取方法主要分為微生物發酵法和動物提取法,微生物發酵法包括菌株,以及由葡萄糖、酵母粉及蛋白腖組成的發酵培養基,動物提取法原料包括雞冠等動物組織,微生物發酵法因生產成本低,且質量可控,是目前玻尿酸主要製備手段;玻尿酸中游主要是製備加工廠商,將原料加工生產成產品運用於醫藥、日化和食品三大領域;玻尿酸下游銷售終端廠商通過淘寶、小紅書等線上或公立醫院、私立醫美機構等線下渠道將產品輸出至消費者。

我國玻尿酸行業朝着產業化的方向不斷發展,產量規模已居於世界領先,上游供應商的原料成本相對低廉,且供應充足,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的依賴程度較低,代表性企業包括:食藥聖雪、普門科技等。中游醫藥級玻尿酸注射類產品毛利較高,且價格受品牌價值的影響較大,根據公開數據統計,使用進口和國產品牌注射劑的服務各佔50%,其中國產品牌的價格區間為100-1600元,進口品牌的價格區間為300-10000元,國產品牌具有價格優勢且國產替代的空間較大;日化級和食品級玻尿酸由於對透明質酸鈉的純度要求相對較低,且市場準入門檻和監管要求不高,因此產品盈利空間低於醫藥級玻尿酸,但其市場份額合計佔我國玻尿酸應用市場的90%;代表性企業包括: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等。下游日化級和食品級玻尿酸產品主要通過淘寶、小紅書等網絡平臺鏈接消費者,而注射類必須通過具有合規資質的醫療機構、診治醫生對消費者進行外形微調整。

3、行業發展歷程:行業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中國玻尿酸產業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國外市場在玻尿酸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而我國在玻尿酸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正處於起步階段。然而,在后續的發展進程中,我國玻尿酸原料生產企業憑藉不懈努力和技術創新,實現了后發先至的突破。以愛美客、華熙生物等為代表的行業領軍企業,通過持續優化生產技術和擴大產能,目前在全球玻尿酸市場份額佔據了領先地位。

4、行業政策背景:監管趨嚴,「輕」醫美市場向好發展

「輕」醫美相對「重」醫美來説監管納入時間較短,但整體而言監管力度不弱。自2019年3月藥監局發佈《透明質酸鈉類面部注射填充材料臨牀試驗指導原則》,醫美注射產品除可再生材料外其他細分類產品包括肉毒素、膠原蛋白等提出了相應的規範類要求,其中玻尿酸在2022年11月藥監局發佈的《關於醫用透明質酸鈉產品管理類別的公告》中提到:根據不同預期用途(適應症))、工作原理等,對醫用透明質酸鈉(玻璃酸鈉)產品分別進行管理,可見玻尿酸以及整個醫美注射夜行業的安全性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管理。

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玻尿酸原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處於壟斷地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市場,國內企業佔據全球超過80%的市場,從銷售額看,2017年至2023年,中國玻尿酸原料銷售額由26.5億元增長至47.1億元,CAGR為10.1%。從銷售量來看,2017年至2023年,中國玻尿酸原料銷售量由361噸增長至793噸,CAGR為14.0%。

結合玻尿酸企業業務概況以及行業整體應用情況,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場集中度與中國玻尿酸原料市場競爭格局高度相似,華熙生物、焦點福瑞達、阜豐集團以及安華生物等山東企業是全球玻尿酸原料重點輸出來源,我國在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場競爭中處於壟斷地位。

2、「顏值經濟」驅動玻尿酸注射市場需求穩定發展

根據新氧大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透明質酸佔非手術項目比重約30%,較2021年上升6個百分點。玻尿酸作為輕醫美針劑注射項目的經典,在我國備受青睞。相比手術類,以注射類為代表的輕醫美,恢復時間快、價格及風險相對較低,因此有更高的市場接受度和復購率。受益於醫美滲透率持續提升等因素,我國關療美容類玻尿酸終端產品市場發展潛力大,根據鉅子生物招股説明書,2023年我國玻尿酸注射市場規模約298億元,2018-2023年CAGR=16.5%,未來尿酸注射市場將穩定增長。

3、「肌膚問題增加+消費觀念轉變」助推玻尿酸護膚品滲透率提升

我國功能性護膚品主要針對敏感肌修復和有效補水保濕,而玻尿酸是功效性護膚品中首要的核心成分。得益於微生物發酵法的廣泛應用和交聯技術的成熟,玻尿酸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其高適配性和強補水功能利於打造「玻尿酸+」的複合型護膚產品,與其他功效成分如膠原蛋白等複合使用,彌補單一使用導致肌膚改善效果的不足。根據鉅子生物招股説明書,2023年我國玻尿酸護膚品市場規模約555億元,2017-2023年CAGR=26.9%,佔據功能性護膚品市場的27.8%,玻尿酸的高適配度和強性能,未來在護膚領域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4、「骨科+眼科」疾病進一步打開醫藥級玻尿酸需求窗口

玻尿酸受益於良好的理化特性,被廣泛用於骨科、眼科等領域的各類生物醫用材料中。在國內銀發經濟背景下,骨關節炎及白內障等疾病的患病人數增多,帶動對玻尿酸類醫用材料需求高增。同時現代人羣眼睛長期暴露在電子設備等藍光環境中,導致乾眼症患者人羣佔比逐漸增多,對玻尿酸人工淚液需求高漲,預計至2026年我國骨科和眼科類市場規模分別達到18.2億元和33.9億元。

5、食品級玻尿酸或將成為新藍海

受疫情及老齡化影響,人們的保健意識加強,對功能性食品需求旺盛,2021年1月7日國家衞健委批准透明質酸鈉在普通食品中使用,透明質酸鈉頭部企業紛紛進入食品級玻尿酸產品賽道,據不完全統計,華熙生物已出款多種食品級玻尿酸品牌,包括:水肌泉、黑零、休想角落以及WPLUS+,下設產品包括:玻尿酸水、玻尿酸蘇打氣泡水、菁純次拋分子飲、反重力小紅瓶、睡美人夜帽子精華飲等。我國食品級玻尿酸的應用端還處於不成熟的階段,產業鏈條並不成熟,缺乏強有力的監管規範,但未來隨着中國玻尿酸食品級的放開、推動及落地實施,將對食品行業起着顛覆性作用,帶領食品行業走向產業升級、科研升級、配方升級及品質升級的新階段。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山東省產業集聚凸顯,原材料供應充

山東省與玻尿酸高度關聯的上市企業較多,包括:阜豐集團、福瑞達(焦點生物)以及全球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全國玻尿酸相關企業數量達826家,山東省以188家獨佔鰲頭,產業集羣凸顯。玻尿酸是以葡萄糖作為碳源發酵液,加入菌種發酵製得,而葡萄糖的工業生產原料澱粉,必須從紅薯、玉米、高粱等農作物中獲取,因此,在農業強省的加持下,山東玻尿酸產業無論是從產能還是質量上,均一騎絕塵

2、價格競爭:國產主打低端路線,外資主導中高端產品

玻尿酸根據分子大小可分為三類,小分子玻尿酸產品以水光針為主,將小分子玻尿酸打入真皮層,實現深層補水;中分子玻尿酸質地較軟,通常用於較深的皺紋、淚溝、脣部等部位,實現填充除皺;大分子玻尿酸質地偏硬,維持時間長,適合用於顴骨、面頰等部位,實現輪廓塑性。不難看出,國產品牌主打中低端路線,產品單價較低,最低800元/支起步,在小分子和中分子領域競爭激烈;外資品牌則主導中高端產品,法國品牌「喬雅登」主導着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中國玻尿酸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玻尿酸行業在技術持續優化、應用進一步拓展、聯合產品增加及品牌差異化定位的驅動下,呈現高純化、品牌化、跨界應用與複合配方的發展趨勢。

2、中國玻尿酸行業的市場規模預測

我國玻尿酸起步雖然晚於國外,但經過我國玻尿酸原料企業經過不斷技術創新,實現后發制人的突破性勝利,培養華熙生物、焦點福瑞達等全球玻尿酸原料巨頭企業。隨着我國玻尿酸產業鏈不斷向下遊擴展,醫藥級玻尿酸和日化級玻尿酸在各自領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玻尿酸頭部企業不斷開闢保健品等新興應用領域,預計未來玻尿酸原料下游應用端市場需求前景旺盛,至2030年我國玻尿酸原料銷售規模約91.8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玻尿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説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