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7-11 06:39
近期,賽生藥業、粵豐環保、歐舒丹、ESR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傳出私有化消息。
賽生藥業退市,港股醫藥近十年最大私有化交易誕生
賽生藥業7月2日在港交所公告,大法院於開曼羣島時間6月28日批准其私有化計劃。
7月5日,賽生藥業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流程,正式從港交所退市,本次交易的估值約為118億元港幣,是過去十年香港資本市場醫療領域已完成的最大私有化交易。
距離這家聚焦腫瘤和重症感染領域的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在港股上市僅僅過去3年。這已經是賽生藥業的第2次退市。早在1992年賽生藥業就在美股上市,2017年接受了中國財團的6.05億美元(約合46.9億港元)私有化收購併退市。
瀚藍環境發佈公告,粵豐環保可能獲提私有化
7月7日,瀚藍環境(600323.SH)公告,擬透過全資附屬瀚藍收購粵豐環保(01381.HK)股份。瀚藍目前正在探討一項提案,當中可能包括將粵豐環保附先決條件私有化要約,並擬以現金形式進行。倘落實,涉及示意性註銷價每股4.9元,較粵豐環保上交易日(5日)收報溢價20.69%。
喜達屋財團計劃邀請中東資金參與私有化ESR
7月4日,有消息稱,喜達屋財團計劃邀請中東資金,參與私有化ESR(01821),曾接觸的機構包括卡塔爾投資局(QIA)及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另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亦曾參與討論私有化ESR。消息人士透露,私有化ESR的交易仍處於討論階段,但未必會導致更多參與方加入買方財團。
ESR此前已經發布公告稱,4月25日收到財團就公司可能進行私有化而作出的不具約束力的有條件收購建議,預期股東能夠選擇收取現金或將股份轉入未來的私人公司。
歐舒丹高溢價私有化,擬告別港股
7月1日,國際領先的護膚品集團歐舒丹(00973.HK)發佈公告稱,集團控股股東將以自願全面要約的方式將公司私有化。每股要約價為34.00港元,較不受干擾日之前的連續6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每股21.14港元溢價約60.83%,要約人在公告中聲明要約價格將不會進一步上漲。
為何進行私有化退市?
私有化退市屬於港股中的「自願退市」,常見的私有化方式包括協議安排、自願要約。
港股市場流動性較為有限,使得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難以體現其基本面,在股票交易量偏低、難以融資的同時,還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維持其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因此,對不少公司來説,實行私有化有利於其減少維持上市的成本、維護聲譽,併爲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提供條件。
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后,公司控制權相對集中,以退為進,可以更加靈活地佈局長期戰略,避免因作為上市公司而承受的市場預期壓力及股價波動風險,也更方便企業推進資產重組、產業調整等轉型升級舉措,探索新的發展機遇。
私有化退市增多,釋放什麼信號?
截至2024年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港交所今年以來的出牌公司共計19家,其中有8家為自願撤回上市地位。其中,包括海通國際、松齡護老集團等公司。
此外,中國中藥、維達國際、復宏漢霖、李寧等多家知名企業亦傳出私有化消息,其中,中國中藥2024年2月21日發佈公告,國藥集團建議通過計劃安排的方式,以每股4.6港元的價格將中國中藥私有化。
維達國際於4月2日公告,預計強制性收購完成及股份撤銷上市地位將於8月上旬至中旬落實。隨后公司於4月3日宣佈停牌。
6月24日,復星醫藥(2196.HK)及復宏漢霖(2696.HK)聯合公告,以吸收合併復宏漢霖之方式,由復星新葯對復宏漢霖附前提條件私有化之建議,並建議撤銷后者的上市地位,且要約價為24.60港元,較復宏漢霖停牌前收市價18.84港元,溢價約30.57%。
李寧(02331.HK)此前也傳考慮私有化。
可見,在當前港股整體估值處於低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公司會平衡維持上市地位的利弊,考慮選擇私有化的可行性。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