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7-10 04:22
記者 張小潔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又一家公司揮別港股,賽生藥業日前宣佈完成私有化退市。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24家港股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八家為私有化退市。同時,還有多家正在推進私有化進程,原因包括股權融資能力有限、股票長期交易低迷且流動性不足等。有機構指出,在可預見範圍內,H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數量或呈穩定發展趨勢。
港股私有化退市頻現
7月5日,賽生藥業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流程,正式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本次交易的估值約為118億港元(約合110億元人民幣),是過去十年香港資本市場醫療領域已完成的最大私有化交易。賽生藥業控股股東德福資本於2024年3月28日作為要約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提出以每股18.8港元的價格對賽生藥業進行私有化,該私有化交易在6月19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中獲得了超過99%的贊成票數。
年報顯示,賽生藥業近五年收入、利潤持續增長。2019年至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17.08億元、19.19億元、25.18億元、27.50億元和31.56億元,純利分別為6.15億元、7.54億元、9.23億元、8.55億元和11.22億元。公司表示,在客觀環境的影響下,公司良好的基本面未能充分反映在股票估值上,股票交易的活躍性和流動性也受到限制,本次交易旨在通過私有化為公司創造更大的靈活性,推動未來的長遠發展。「我們期待通過本次私有化交易,實現公司的長期價值潛力。」賽生藥業董事長李振福表示。
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梳理發現,除了賽生藥業,今年以來還有中智全球、海通國際、永盛新材料、松齡護老集團、中國擎天軟件、魏橋紡織、錦州銀行等七家公司已完成私有化退市。
從私有化退市原因看,股權融資能力有限、股票長期交易低迷且流動性不足等屢被提及。例如錦州銀行在今年1月26日發佈的公告中表示,鑑於該行H股大部分時間一直處於相對較低的價格範圍內,該行H股的交易量也一直低迷。H股於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該日)的90個交易日、180個交易日和360個交易日內的平均每日H股交易量僅佔已發行H股總數的0.00015%、0.00010%、0.00007%。因此,該行從股權市場有效融資的能力極為有限,目前的上市地位不再對該行經營提供切實可行的融資渠道。要約實施后,該H股將從聯交所退市,有利於節省與合規事務及維持上市地位相關的成本,為可能進行的業務調整留出空間。該行亦能夠將原本用於與維持上市地位相關的資源重新分配至其業務運營。
近年來,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案例增多。金杜研究院認為,在可預見範圍內,H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數量或呈穩定發展趨勢。H股公司私有化后在其他市場重新上市,有機會重新獲得更高的估值。此外,H股公司私有化退市后,控制權相對集中,公司以退為進,可以更加靈活地佈局長期戰略,避免因作為上市公司而承受的市場預期壓力及股價波動風險,可以節省資源併合理分配至相關業務投入,亦可以就此輕裝上陣,通過資產重組、產業調整等舉措轉型升級,探索新的發展機遇,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溢價情況備受關注
6月以來,又有多家公司宣佈擬私有化退市,其私有化價格溢價率頗受市場關注。
6月24日晚間,復星醫藥、復宏漢霖公告稱,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新葯(作為要約人暨合併方)擬收購併註銷復宏漢霖其他現有股東持有的全部復宏漢霖股份(包括H股及非上市股份)並私有化復宏漢霖。
從業績看,作為一家18A企業,復宏漢霖2023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營收達53.95億元,淨利潤達5.46億元,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至45.54億元。
談及私有化原因,復宏漢霖表示,公司的上市地位不再能提供有意義的融資渠道,且為公司帶來額外成本,自H股於2019年在聯交所上市以來,公司尚未通過股權融資籌集任何資金。由於H股大部分時間在相對較低的價格範圍內交易及交易量低迷不振,公司從股票市場融資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同時,股票表現不佳影響公司業務經營。長期以來,受全球宏觀經濟挑戰、醫療行業變化、港股整體趨勢等綜合因素影響,公司股價表現未達預期。要約人認為,低迷的股價未能充分反映本公司作為一家擁有多元化和高品質產品管線的全球生物製藥公司的核心價值,這可能有損公司的業務重心和員工士氣。合併將有助於要約人和本集團集中精力解決與核心業務和運營有關的關鍵問題,而不受股價波動的干擾。兩家公司還表示,合併后,復星醫藥集團能夠以更有效、可行的方式為復宏漢霖提供業務資源,使集團能夠執行其長期戰略並實現可持續增長。
「要約人為股東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機會,使他們能以高於現行市價的溢價將其投資轉化成資金。」兩家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每股股份24.60港元的註銷價較不受干擾日聯交所所報每股18.00港元的收市價溢價約36.67%。Wind數據顯示,6月25日至7月5日,復宏漢霖股價累計上漲超22%。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溢價約三成,但每股24.60港元的私有化價格仍明顯低於復宏漢霖每股49.60港元的發行價。
另一家稍早前提出私有化方案的公司A8新媒體,則因162.77%的高溢價受到關注。A8新媒體6月12日晚間公告稱,5月27日,要約人要求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呈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公司私有化,倘該建議獲批准並實施,將導致要約人根據公司法第86條私有化公司,並撤回股份上市地位。公告顯示,註銷價0.36港元較最后交易日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股份0.137港元溢價約162.77%。公開資料顯示,A8新媒體2008年6月登陸港交所,成為國內首家數字音樂行業香港上市企業,發行價為每股1.90港元。
此外,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的美粧品牌L’Occitane(歐舒丹)日前也獲控股股東提出私有化。7月1日晚間,L’Occitane公告稱,集團控股股東提出以每股34.00港元收購其目前尚未持有的公司股份,較不受干擾日(包括該日)前五個連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平均收市價每股股份24.98港元溢價約36.11%。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價格高於公司每股15.08港元的發行價,也高於公司上市以來33.607港元(截至2024年7月5日)的最高價。
「要約價格是能否成功私有化的關鍵因素。」金杜研究院指出,在2018年至2024年4月中旬,成功完成私有化退市的21家H股上市公司中,無折價退市的案例,有八家公司的交易價格相較於公告前最后交易日之前3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溢價率不超過50%,有六家公司的交易溢價率在50%(不含)至100%(含)之間,有七家企業溢價率超過100%,平均溢價率約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