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7-10 07:10
繼復宏漢霖后,又一家港股創新葯企選擇退市。根據賽生藥業日前發佈的公告,公司已完成私有化交易流程,正式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
賽生藥業的核心單品是「日達仙」,該藥物臨牀上常應用於治療慢性病毒感染、腫瘤及免疫缺陷病人的輔助治療。2023年,賽生藥業營收為31.56億元,其中「日達仙」就貢獻了26.31億元的營收。
在「日達仙」這一核心產品之外,賽生藥業的其他收入來自業務合作伙伴銷售推廣產品以及授權引入產品,前者包括2023年加深與輝瑞的合作中加入開普拓、索坦及多澤潤等三款新產品。
賽生藥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前身為一家名為「SciClone US」的美國公司,於199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13年,中國管理團隊加入公司,后由德福資本發起,中銀、鼎暉等資本組成買方財團對其私有化。2021年3月,在財團的推動下,賽生藥業登陸港股,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約21.8億港元。
從業績表現來看,賽生藥業的營收從2019年的17.0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31.56億元。2023年的淨利潤達11.22億元,同比增長約31.2%;每股基本盈利約為1.83元。
在研發管線方面,賽生藥業目前在研管線包括10種在研候選藥物組成的產品組合。其中,6種在海外處於三期或后期階段,並將在中國採取快速上市策略。
賽生藥業港股股價長期低迷,維持上市地位卻無法融資被視為此次私有化的原因。今年3月,賽生藥業在提出私有化方案的同時,也表達出公司股價流動性不如預期,資本市場不能再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充足資金,低迷的股價會損害公司的業務重心和僱員士氣。
根據當時的公告,賽生藥業控股股東德福資本於2024年3月28日作為要約人發出私有化要約,退市註銷價為18.8港元,與2021年3月3日上市的發行價相同。
醫藥行業投資人士李頊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賽生藥業現金充足並已實現盈利,港股平臺估值體現不了公司實際價值是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
腫瘤及重症感染是賽生藥業重點治療領域。賽生藥業方面表示,私有化交易完成后,公司預期將大幅減少維持上市地位所需的行政及管理資源,而要約人將在集團管理中聚焦集團的戰略方向與業務營運,未來將持續聚焦業務發展、服務全球廣大患者。
今年以來,選擇從港股私有化退市的創新葯企不只有賽生藥業。6月24日,復宏漢霖發佈公告稱,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新葯(作為要約人暨合併方)擬以現金、換股等方式,收購併註銷復宏漢霖其他現有股東持有的全部復宏漢霖股份(包括H股及非上市股份)並私有化復宏漢霖。交易的現金對價金額不超過54.07億港元。2019年,復宏漢霖在港股上市,並於2023年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