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ESG專題丨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力爭2035年所有包裝100%可回收可重複使用或可降解

2024-07-08 11:28

上下游鏈路環節多,需要各主體共協力;在實現ESG目標的同時還需兼顧企業運營的經濟效益,是乳業行業推進可持續發展普遍遇到的挑戰。而作為乳製品全球龍頭企業的蒙牛,在推進包括上游牧場、原料採購在內的範圍3減碳工作上,已經走在行業前列——其MSCI ESG評級繼續攀升,由 A 升至 AA,並連續四年蟬聯恆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分股,持續領跑行業高質量發展。

身處橫跨三產的乳業,價值平衡的選擇無處不在。其中,旗下現代牧業近期「零毀林」大豆的成功抵港,意味着蒙牛通過商品採購過程中的「零毀林」供應鏈建設,雖支付了相對更高的採購成本,但降低了範圍3的碳排放,並直接保護了全球最重要的熱帶雨林和生物多樣性。

為可持續的生產多投入,亦於奶價波動的養殖環節出現。在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看來,「不管面對何種挑戰,蒙牛都期望與牧場合作夥伴共同努力,積極推廣‘五項福利’的有效經驗,不斷改善動物福利。」

「更營養、更智慧、更綠色」,蒙牛正在用自己的ESG理念為乳製品行業賦能。

以下為對話實錄:

Q:在蒙牛看來,相比範圍一、二的減碳工作,推進範圍三領域對牧場、物流環節的減碳是否更有難度?

李鵬程:範圍3減碳難度更大。一是乳業範圍3的碳排絕對值和佔比很大,一般而言乳企的範圍3碳排能佔據全價值鏈的90%左右。二是範圍3數據收集困難,乳製品企業的供應商數量龐大,類別龐雜,碳數據收集挑戰很大。三是畜牧業環節的減碳面臨技術挑戰,尤其是奶牛甲烷排放,還有待進一步的技術突破。

Q:近期,蒙牛旗下現代牧業採購「零毀林」大豆成功抵港。從蒙牛的經驗看,踐行可持續原則的採購支付價是否通常會更高一些?

李鵬程:採購支付的價格肯定會比原本的價格更多一些,但是這個價格上漲背后的意義卻是巨大的。蒙牛對供應鏈中的毀林風險進行梳理,識別出木材產品、大豆產品、棕櫚油為價值鏈上可能對森林造成砍伐風險的主要驅動因素。

因此,我們以這三種商品為管理抓手,推進建設蒙牛的「零毀林」供應鏈。我們持續開展與 WEF 世界經濟論壇「熱帶雨林聯盟」、CGF 消費品論壇「森林正效工作組」、RSPO 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積極探討在商品採購過程中降低毀林風險的途徑。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們降低了範圍3的碳排放,並且直接保護了全球最重要的熱帶雨林和生物多樣性,貢獻了企業的社會環境價值。

Q:在推廣取消瓶標、無標籤等綠色包裝時,是否會擔心產品在貨架上的「吸睛度」受影響?

李鵬程:我們認為在當下的市場中,消費者會更加青睞綠色、環保的產品。蒙牛希望將回收循環的理念融入包裝研發、設計、應用和處置的全生命周期,持續降低包裝廢棄物產生的環境影響,力爭到2035年,實現所有包裝100%可回收、可重複使用或可降解。

蒙牛秉承循環經濟理念,並將綠色包裝設為集團年度可持續發展重點議題,制定「4R1D」包裝策略(即 Reduce-減少包材用量;Recycle- 促進回收循環;Reuse- 使用可重複利用設計;Renew- 應用可再生材料;Degradable- 針對性使用可降解材料)。

其中,取消瓶標、無標籤等綠色包裝就是蒙牛在積極踐行綠色包裝理念最好的印證。而且,我們無標籤瓶的產品在線上賣的非常好,一方面證明了產品和消費者產生了共鳴,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消費者反饋,很喜歡這種簡約設計的產品。

Q:包裝材料回收環節中,生產企業的角色發揮空間是否實際有限?在促進回收循環領域,蒙牛有哪些探索建議?

李鵬程:是的,因為包裝材料回收環節涉及的鏈路跟企業是非常廣的,而且如何促進消費者加入回收環節也是生產企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蒙牛持續優化包裝回收循環管理,開展包裝回收再生實踐。我們用回收再生材料製作成周邊產品,並積極向消費者宣傳包裝回收理念,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蒙牛與利樂公司聯合開展再生垃圾桶項目,回收利樂包裝牛奶盒,通過再加工製成彩樂板,應用於製作再生垃圾桶、再生紙、建築板材等物品或資源。目前,再生垃圾桶在 34 家工廠投放使用,帶動員工進行垃圾分類,促進回收利用,減少工廠廢棄物產生量。此外,蒙牛各品類包裝增加回收標識,助力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促進包材回收。

今年,我們還有了一次全新的嘗試,蒙牛與萬物新生集團達成循環經濟戰略合作協議,推動綠色心情冰淇淋、蒙牛電商平臺等主體與愛回收開展乳品包裝回收項目,並於4·22世界地球日在上海舉辦線下活動,加強與消費者綠色互動,提升品牌可持續美譽度。其中,綠色心情「乳品包裝新生計劃」在10座城市開展,全網平臺曝光1億+,8000+社區1200萬線下曝光,回收5噸乳品包裝,相當於25萬個普通塑料瓶,貢獻8560.96KG碳減排。

Q:蒙牛與牧場夥伴合作確保動物能享受到五項福利,並提倡遵守動物福利的五項自由。在面對奶價波動時,這些福利的保障是否會遇到障礙?

李鵬程:蒙牛將保障牧場動物福利視為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方面。我們參考《OIE 陸生動物衞生法典》《農場動物最低責任標準(FARMS)》等相關文件,發佈《蒙牛動物福利政策》,明確蒙牛牧場端動物福利指導要求,旨在與合作牧場共同努力,不斷改善奶牛福利水平。我們還通過推廣動物福利標準和實施獸藥使用管控兩個主要方向貫徹「養育數百萬頭健康快樂的奶牛」的動物福利目標。

因此,不管面對何種挑戰,蒙牛都期望與牧場合作夥伴共同努力,積極推廣「五項福利」的有效經驗,消除違反「五項自由」的做法,不斷改善動物福利。

Q:出海戰略持續推進之時,當遇到海外業務不同意見,蒙牛是如何做好在地化運營和民主化管理的?

李鵬程:無論是國內業務還是海外業務,蒙牛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尊重員工主體地位,強化員工民主意識,深化民主管理工作,切實保障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自治性,促進企業民主管理體系高質量運行。

蒙牛旗下海外產品艾雪團隊,每月開展員工交流論壇,與員工代表圍繞工作環境、員工福利、上下級關係等方面積極溝通,及時有效瞭解、滿足員工需求,顯著降低員工離職率。艾雪每年開展員工參與度調查,從領導關係、工作環境、自我發展、成績認可等 6 大維度開展調查,瞭解員工關切,聽取員工建議,進一步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2023 年,員工淨推薦值為 83.2%,表明員工對在艾雪工作感到非常滿意。

Q:蒙牛有超1.4萬名30歲以下員工,同時蒙牛的業務也在不斷迭代。在賦予年輕人創新權限時,面對相關業務或一舉成功,或表現不及預期的起伏,公司是如何設置容錯空間、激勵團隊的?

李鵬程:蒙牛高度重視企業員工的培養和職業發展。2023 年我們全面升級蒙牛 BLOOM 人才理念,圍繞「讓牛人綻放」的核心價值觀,全面詮釋蒙牛的人才導向,明確管理者是人才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打造內部輔導文化,在人才理念的指引下,助力牛人持續綻放成長。

我們持續打造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拓寬員工職業發展新路徑。面向青年員工,蒙牛開展「青訓營」項目,在全集團範圍內選拔高潛青年人才,全面培養青年人才的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產出 12 個創新課題,為優秀學員提供直通「藍海」項目的機會,加強儲備青年繼任者,促進人才梯隊活力。

面對應屆畢業生,開展「未來星」項目,針對不同專業方向的畢業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長發展路徑,同時匹配導師,幫助其完成從校園人到職場人的快速轉身。對「未來星」在不同成長階段所需專業能力、通用能力進行培訓,培訓覆蓋率 100%。

林辰/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