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農業觀察丨專訪科迪華農業科技亞太區總裁Rahoul Sawani:未來五年中國生物製劑市場預計保持10%年複合增長率

2024-07-04 17:2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科迪華農業科技在生物製劑領域持續發力。

今年6月,科迪華農業科技舉辦大中華區生物製劑業務啟動會,公佈未來在華生物製劑業務發展運營計劃和產品引進規劃,中國成為科迪華農業科技首批啟動生物製劑業務的區域市場之一。2023年8月,科迪華農業科技在中國上市了其首款生物製劑產品——傑伴®。2023年3月,科迪華農業科技完成對興播(Symborg)和世多樂(Stoller)的收購,在生物製劑領域的發展優勢逐漸凸顯。

未來,科迪華農業科技在華生物製劑業務有何重點?中國生物製劑市場發展前景如何?圍繞上述話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對科迪華農業科技亞太區總裁Rahoul Sawani進行了專訪。

(科迪華農業科技亞太區總裁Rahoul Sawani 資料圖) (科迪華農業科技亞太區總裁Rahoul Sawani 資料圖)

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21世紀》:請簡要談談科迪華農業科技的業務情況。

Rahoul Sawani:科迪華農業科技前身為陶氏杜邦公司,自1970年代開始在華開展業務。2019年6月,科迪華農業科技從陶氏杜邦拆分,獨立上市。當前,科迪華農業科技在大中華區設有4個辦事處,擁有2家合資企業,在中國的合作伙伴覆蓋28個省份、7000多家主要零售商,推出包括增威、佰靚瓏、靈斯科、傑伴、愛多樂等在內的100種創新產品,已有超1000萬農户使用,涉及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以及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

《21世紀》:科迪華農業科技何時開始佈局生物製劑業務?背后有何考慮?迄今有何成果以及最新進展?

Rahoul Sawani:生物製劑是令人感到興奮的領域。今年6月,我們在中國上海首次推出了綜合生物製劑產品組合。作為進行全球佈局的農業企業,我想強調,未來生物製劑是我們的主要業務,是作物生產和作物投入領域增長最快的業務。而農民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我認為,生物製劑為農民提供了一種輔助工具,可以根據植物所需提供營養,支持和促進農作物的生長。最重要的是,生物製劑成分源自自然資源,環境足跡低,有助於把農作物產量潛力最大化。

伴隨收購興播、世多樂,科迪華農業科技正在進行越來越多的創新,為可持續農業作出貢獻。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已經在中國雲南進行了試點,將生物製劑產品納入作物保護解決方案中,產生協同效應,幫助農民以可持續的方式豐產。

《21世紀》:你對中國生物製劑市場發展增速和規模有何判斷以及依據何在?

Rahoul Sawani:在我看來,中國生物製劑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特別是在生物興奮劑和生物控制劑領域。展望未來五年,我認為中國生物製劑市場預計以約10%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發展。這受益於強有力的監管支持環境創造的激勵機制,以及可持續農業政策有效推動生物製劑產品使用。同時,消費者對於食物的低碳足跡的強烈需求,也支持了生物製劑的發展。這些因素將推動未來三年左右的時間里中國生物製劑市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基因編輯技術改變農業「遊戲規則」

《21世紀》:你如何看待基因編輯技術對於種質創新的影響?

Rahoul Sawani:在我看來,基因編輯技術毫無疑問將改變農業的「遊戲規則」。依託基因編輯技術,能夠非常精準地修改農作物的DNA。這意味着,可以開發出具有更強大的抗病蟲害和對環境壓力產生耐受性的特性,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可以説,基因編輯技術以一種非常精確的方式加速了育種進程,農民所需的創新產品在市場推出的時間日益縮短。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高性能種子,使得種子實現更加高效、有效和快速的進化,從而滿足農民不斷變化的需求。

《21世紀》:近年來,科迪華農業科技在依託基因編輯技術促進農作物育種方面有何探索以及期待?

Rahoul Sawani:多年來,科迪華農業科技一直在基因育種領域探索。我們期待將研發的產品推向市場,這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我們期待與利益攸關方共同合作,推進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部署和使用。我們保持開放、合作的夥伴關係,希望依託包括基因編輯在內的技術,促進農業發展,應對「更少資源、更多人口、更好營養」所帶來的挑戰。

基因編輯技術將更快引領創新,提升農業生產力,使得農業發展更加可持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有助於農民應對氣候變化等帶來的挑戰,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從整個行業發展來説,我認為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支持基因編輯技術的監管體系。

生物製劑業務重要性繼續凸顯

《21世紀》:根據你瞭解的情況,如何看待亞太地區不同國家的農業發展具有的共性和差異?

Rahoul Sawani:在亞太地區,包括中國、越南、印度等在內的國家,小農户是農業生產的主體。不過,他們所處的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等存在差異。對於科迪華農業科技而言,我們所做的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定製方案。

根據我瞭解到的情況,中國的農民對於嘗試新技術保持開放態度。他們希望能夠獲得最好的技術,願意學習如何使用這些技術。我認為,這也是農業無人機在中國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21世紀》:未來,科迪華農業科技在華業務佈局有何戰略規劃與重點方向?

Rahoul Sawani:全球範圍內,中國是最大的作物保護市場之一,也是快速發展的種子市場。當前,在科迪華農業科技作物保護業務佈局中,中國仍是我們規模最大的市場。未來,我們在華發展仍有很長的成長之路,特別是在農業技術領域。我們仍然需要繼續投資,創造合作機會,將我們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專業知識相結合,量身定製能夠促使更多農民從中受益的產品和技術。

我想再次強調,我們看到了生物製劑的巨大潛力,即為農民提供解決方案,同時為農業的環境目標作出貢獻。從未來三至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生物製劑對於我們業務的重要性將繼續凸顯。科迪華農業科技將致力於研發更多的生物製劑創新產品,併爲農民提供使用這些產品的知識與技能。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胡天姣對本文亦有貢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