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7-02 10:3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
作為可再生能源開發的關鍵路徑之一,生物燃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能源戰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先進生物燃料是指以生物質資源為原料,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手段轉化生產的氣體或液體燃料,主要包括生物天然氣、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可再生甲醇和可持續航空燃料等。其具有低碳、可再生等諸多特點和優勢,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能夠發揮獨特作用。
我國生物燃料政策的發展歷程呈現出從初步探索到逐步發展發展的過程。「十一五」規劃中,鼓勵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產;「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強下一代生物燃料技術的開發,新增生物燃氣、生物制氫等生物能源支持政策;「十三五」規劃強調低成本生物燃料的製備;「十四五」提出大力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等非糧生物燃料。
其中,《「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要優化發展方式,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在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清潔供暖、生物天然氣、非糧生物質液體燃料等方面作出了發展規劃目標。
從細分領域來看,當前,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國家能源局官網發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公示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的通知》,22家單位及項目入圍。國家能源局將適時組織「地溝油」收儲運體系比較完善、具有推廣意願、有生物柴油生產企業佈局的區域,有序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逐步形成示範效應和規模效應。同時,也將推動進一步完善生物柴油標準體系,促進建立生物柴油綠色認證體系和綠色價值實現機制。
中國十大最具潛力生物燃料公司
根據企查貓大數據得知,我國生物燃料上市公司主要分佈在中部和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企業數量較少。其中,江蘇省生物燃料行業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分佈在農作物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生物燃料生產等各個環節。
具體來看,我國生物燃料行業的企業主要分為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和生物乙醇生產企業。其中生物柴油領域代表性企業有嘉澳環保、朗坤集團、海新能科等;生物乙醇領域代表性企業有中糧科技、國投生物、天冠集團等。
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嘉澳環保是我國長三角地區最具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生物柴油生產企業。
公司於2003年創立;2016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7年,公司首次開發歐洲生物質能源市場就實現了規模生產;2018年,公司生物柴油產能擴產至10萬噸;2021年2月,公司與「殼牌貿易」正式簽署約10.89億元生物柴油出口長單銷售合同;2021年8月,嘉澳環保子公司綠色新能源年產10萬噸生物柴油項目變更為年產35萬噸生物柴油及原料項目;截止2023年,公司生物柴油設計產能產能達到70萬噸。
嘉澳環保是規模較大、產品品質嚴格執行歐盟EN14214標準、且影響力較大的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公司生物柴油產品已經取得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費區歐盟的ISCC和DDC認證,目前生物柴油業務以外銷為主。
根據企查貓得知,公司旗下現有6家子公司,分別是:浙江嘉穗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東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嘉興若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明洲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浙江嘉澳綠色新能源有限公司、濟寧嘉澳鼎新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嘉澳環保4月26日晚間發佈年度業績報告稱,2023年營業收入約26.66億元,同比減少16.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09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27元。2022年同期營業收入約32.1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3244萬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4362元。
深圳市朗坤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朗坤環境集團是國內較早開展有機固廢協同處理並深度資源化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在深圳龍崗區以及廣州黃埔區建有2個生物柴油項目,並於2016年和2021年先后投產運營。
根據官網信息,朗坤環境下設生物柴油事業部,其核心管理團隊來自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重點高校,共有員工超 140人。其中,朗坤環境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採用生物酶法生產生物柴油,生產過程常温常壓,不使用強酸強鹼,無污染排放,安全環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集團通過廢棄油脂資源化利用生產的高品質生物柴油,已通過歐盟ISCC、荷蘭DDC 認證以及ISO9001、14001、45001三體系認證,產品90%出口歐洲。
至2022年,朗坤環境集團所生產的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已累計實現二氧化碳減排超 50 萬噸。
截至2023年,公司有34個生物質資源再生中心項目,其中21個已投入運營,並擁有5個日處理規模1000噸以上的項目,一線城市市佔率位居全國前列。
4月18日晚間,朗坤環境披露2023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53億元,同比微降3.61%,淨利潤1.79億元,同比下降26.26%。期末總資產59.56億元,較上年增長33.57%;期末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34.01億元,較上年增加84.25%。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控股企業,成立於1997年,2010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海新能源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立有完整的研發體系,形成了以生物能源、能源淨化、特色化工、工程服務及炭基肥料為主的業務體系。根據官網介紹,海新能源業務各環節皆通過ISCC認證,產品碳減排率可達80%以上。生產及委託加工工廠分別分佈在山東日照、海南臨高、河南鶴壁、山東菏澤、河南安陽等,總生產能力達到40萬噸每年(產品)。
4月25日,海新能科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54億元,同比下降11.5%;歸母淨利潤虧損8415.45萬元,上年同期虧損8.05億元。
河南省君恆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從宏觀趨勢來看。「雙碳」目標下,全球航空產業「向綠」而行是大勢所趨。而生物航煤(SAF)已成為中國民航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又一新賽道。
目前我國僅有兩家企業生產的生物航煤通過了中國民航局的適航認證,並可投入商業使用。其中一家便是君恆生物。
河南省君恆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廠於2012年5月,註冊資本3億元,註冊地位於濮陽市黃河東路與經七路交叉口西北角,法定代表人為張豪,現有職工400余人。主要從事Ⅱ類和Ⅲ類潤滑油基礎油、高檔白油、高端潤滑油、生物輕油、氫化植物油、烴基生物柴油、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生物基潤滑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進出口業務。
據報道,君恆生物獲得的四個全國「第一」。分別是:全國第一家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民營企業;全國第一家獲得可持續航空燃料適航證的民營企業;全國規模最大烴基生物柴油、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全國第一家俱有可持續航空燃料商業化能力的企業。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
近日,兩架國產C919大型客機和ARJ21支線飛機,在首次加註我國自主研發的生物航煤(生物航空煤油)后,成功完成試飛任務。
據瞭解,加註的生物航煤,是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簡稱「鎮海煉化」)利用俗稱「地溝油」的餐余廢油加工而成。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簡稱「鎮海煉化」)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前身為始建於1975年的浙江煉油廠,1983年劃歸原中國石化總公司,1994年經整體改制后在香港上市;2006年根據中國石化戰略部署散回上市地位,登記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
根據官網介紹,鎮海煉化目前擁有2700萬噸/年原油加工能力、22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管理碼頭吞吐能力達8354萬噸/年、罐儲能力達1718萬立方米。進入「十四五」,鎮海煉化按「12345」主線和「443」規劃,力爭產值3000億元,建設更高質量綠色石化基地。
根據2023寧波企業百強榜來看,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逾1568億元,是鎮海唯一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的企業,在2023寧波市綜合企業百強中排名第二位。
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糧科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之一,並致力於成為最優秀的營養、健康、低碳、環保的生化製品提供者。
中糧科技擁有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生物液體燃料研發(實驗)中心、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3個院士工作站,着眼國內外行業前沿,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進行工程化研究,不斷為玉米深加工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提供關鍵技術,各項研究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並推向市場。
截至目前,中糧科技已累計申請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900余項,已獲得授權專利360余項。
根據最新的投資者提問,中糧科技在5月13日表示,公司採用生物發酵技術生產乙醇,產能約135萬噸/年,公司已經實現生產裝置柔性生產,產能利用率高,全年計劃滿產滿銷。
根據最新財報透露,中糧科技的清潔能源業務主要產品為生物燃料乙醇。該業務能夠靈活使用玉米、木薯、不宜食用水稻和小麥等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產品包括消毒酒精、特級酒精、化工無水乙醇等。此外,非糧燃料乙醇市場化發展進程有序推進,纖維素燃料乙醇技術儲備已可滿足規模化發展需要,隨着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及配套扶持政策落地,將穩步推進纖維素乙醇生產線建設。報告期內,公司保持燃料乙醇規模和技術行業領先的地位。
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生物乙醇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全球年產量約9000萬噸,在應對能源危機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並且其便於運輸和儲存、無毒性、能量密度高,也被認為是理想的制氫原料之一。
2023年8月,由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開發的國內首臺200Nm3/h生物乙醇重整制氫裝置在國投廣東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順利投入運行。截至目前已連續運行400余小時,氫氣純度達到5N。
根據企查貓得知,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02月28日,註冊地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638號101室,法定代表人為韓松。經營範圍包括一般項目:投資管理;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工業酶製劑研發;生物飼料研發;海洋生物活性物質提取、純化、合成技術研發;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農林牧副漁業專業機械的安裝、維修;糧食收購;食品添加劑銷售;飼料原料銷售;飼料添加劑銷售;肥料銷售;食用農產品批發;食用農產品零售;谷物銷售。(除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8家公司,具有2處分支機構。
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03月26日,註冊地位於南陽市生態工業園區天冠大道1號,法定代表人為張曉陽。
經營範圍包括變性燃料乙醇生產銷售、丙酮、丁醇、多元醇、全降解塑料生產銷售、生物柴油生產銷售(限分支機構經營),化工產品銷售(憑有效許可證經營),谷朊粉、飼料銷售,乙酸、乙醛生產(憑有效許可證經營)。經營本企業和本企業成員企業自產產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業務;經營本企業和本企業成員企業生產、科研所需的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零配件及相關技術的進口業務;經營本企業的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7家公司,具有2處分支機構。
興儲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興儲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智能微電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致力於為海內外客户提供一流的智能微電網解決方案,包括風光水儲充多能互補與協同的技術研發與產品生產、銷售與貿易、工程設計與實施、能源管理與優化。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豐富的工程經驗,形成了一流的技術研發、工程實施和市場開拓團隊,全方位保障公司業務的開展,市場遍佈國內的大部分區域以及海外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歐洲市場,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北京首鋼朗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鋼朗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11日,註冊地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田順莊北路1號院1號樓16層1601-6室,法定代表人為王貴陽。
經營範圍包括研究開發工業煤氣(尾氣)發酵制燃料乙醇技術及相關產品;提供上述產品的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培訓、技術服務;銷售自行研發產品;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投資管理、投資諮詢、項目投資(以上需專項審批的項目除外)。(市場主體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后依批准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國家和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北京首鋼朗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4家公司。
中國生物燃料行業競爭分析
中國生物燃料行業市場集中度
我國生物燃料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2023年生物乙醇行業CR3超過60%;CR10超過90%;生物柴油行業CR3超過30%,CR10超過70%。整體來看,生物燃料行業龍頭企業優勢較為明顯。
中國生物燃料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生物燃料作為「綠色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潔和安全三大優勢,面臨的替代品威脅較小;生物燃料產品的技術性不強,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現有企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生物燃料行業的上游是廢油脂原材料的供應,廢油脂價格受制於原油價格波動,生物燃料行業對上游供應商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下游領域的生產企業數量較多、產品需求已趨於穩定,我國生物燃料行業對下游客户議價能力較弱;同時,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生產壁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
中國生物燃料行業專家觀點
根據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發布的《中國先進生物燃料發展展望》報告指出,預計到2030年,中國先進生物燃料產量將達2398萬噸標煤,需求量將達2746萬噸標煤,實現碳減排超5000萬噸。到2050年,先進生物燃料產量達到3.4億噸標煤,需求量3.12億噸標煤,實現碳減排近6.4億噸。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祕書長兼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祕書長張大勇指出,在巨大發展機遇下,中國先進生物燃料產業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短期內仍將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未來,隨着技術突破和成本下降,先進生物燃料產量將逐步滿足市場需求。
從細分賽道來看,業內人士呼籲進一步健全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税費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研發和生產等產業鏈各環節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制定航空業碳減排路線圖,提出強制性或引導性的可持續航空燃料調合比例目標和計劃,建立完善SAF碳證交易制度和運行體系,從而支撐綠色可持續燃料產品產業健康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燃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説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