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7-01 10:17
來源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報道
遞表500天后,「寵物醫療第一股」新瑞鵬IPO夢碎。
近日,美國證交會文件顯示,新瑞鵬已申請撤回美國首次公開發行(IPO)計劃。據悉,新瑞鵬最初於2023年1月遞交IPO申請,擬募資1億美元,計劃登陸納斯達克。針對為何撤回IPO申請,新瑞鵬解釋稱系「基於市場環境、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綜合且審慎考慮的結果」。
據招股書披露,新瑞鵬一直身陷虧損泥潭。2020年-2022年,新瑞鵬淨虧損分別為10.00億元、13.11億元以及14.17億元,虧損額持續擴大,三年合計虧損近40億元。此外,公司旗下門店曾因「高壓氧艙爆炸致顧客死亡」及寵物虐待事件等引發輿論關注。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致函新瑞鵬方面,試圖瞭解更多未披露信息,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覆。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其撤回IPO屬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究其原因瑞鵬在盈利能力方面,以及過快擴張過程中存在隱患,同時市場佔有放緩。」而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新瑞鵬撤回IPO可能是因為未能在美股投資者中獲得理想的估值和認購反饋,融資目標或許落空,因此選擇體面的撤回。」
持續虧損
企查查顯示,1998年,29歲的獸醫彭永鶴在深圳創立瑞鵬寵物醫院(即「新瑞鵬」的前身)。據官網介紹,作為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的先行者,公司致力打造覆蓋寵物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寵物護理平臺。主要經營寵物醫療服務、供應鏈服務和本地生活服務三大支柱業務,延伸發展出第三方診斷、獸醫繼續教育及行業級企業服務等其他業務板塊。
在去年春節前夕的2023年1月23日,新瑞鵬向納斯達克遞交《招股書》。而隨着時間流逝,不僅沒有等到新瑞鵬上市的好消息,美國證交會文件顯示其撤回了上市申請。針對為何撤回IPO申請,公司公告表示,主要是基於市場環境和整體發展戰略的綜合考慮,儘管撤回申請,但公司的經營狀況仍然穩健,並將繼續關注資本市場動態,尋找合適的時機重啟上市計劃。
但事實上,這並非新瑞鵬第一次IPO夢碎。2016年,瑞鵬已成為中國擁有分院最多、規模最大的寵物連鎖醫院。在資本的加速推動下,同年8月公司掛牌新三板,簡稱「瑞鵬股份」(838885.NQ),其醫院數量增至200多家。
2018年,瑞鵬股份從新三板摘牌,並與高瓴資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獲得了16億元的投資,同時進行了寵物醫院的全面整合,瑞鵬與高瓴系寵物醫院體系重組為新瑞鵬集團,自此開啟併購擴張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IPO前新瑞鵬的利潤持續虧損。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營收分別為30.08億元、47.84億元和43.15億元,淨虧損分別為10.00億元、13.11億元和11.09億元。具體業務方面,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寵物醫療服務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68.3%、62.2%及52.9%;供應鏈服務分別佔總營收的19.7%、26.8%及36.5%;本地生活服務為12.0%、11.0%及10.6%。
以2022年前三季度為例,新瑞鵬營收43.15億元,上年同期的營收為34億元;運營虧損10.64億元,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9.05億元;淨虧損為11億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為8.57億元。新瑞鵬2020年、2021年調整后的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分別為-6.15億元、-8.52億元;2022年前9個月調整后的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為-7.49億元,上年同期為-5.17億元。
即便如此,新瑞鵬依舊是中國最大的寵物護理平臺,並且也是全球第二大寵物護理平臺。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披露的數據顯示,按2020年、2021年醫院數量以及寵物護理服務收入計,截至2022年末,新瑞鵬擁有23個寵物醫院品牌以及1891家寵物醫院。
對此,江瀚認為,「這些數據足以説明寵物消費市場的規模較為廣袤。」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寵物狗和寵物貓總數超過1.12億隻,其中寵物狗數量約為5429萬隻,寵物貓數量約為5806萬隻,貓超過犬成為第一寵物。在這樣的龐大基數之下,寵物醫療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2021年,寵物醫療已佔據整體寵物市場的29.2%,是僅次於寵物食品的第二大細分市場。
「寵物醫療市場的確是一個相當廣闊的新興市場,消費者的付費意願和熱情比較高。仔細研究新瑞鵬所在的賽道就會發現,這些年伴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長,寵物正在成為中國人家庭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員,甚至於很多人省吃儉用寧願自己吃的不好也不會願意自己的寵物受到一點委屈。」江瀚説。
記者梳理相關數據發現,「毛孩子」的消費水平完全不輸人類幼崽。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寵物(貓犬)主已達到6844萬人,比2020年增長8.7%,且還在不斷增長中;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高達2490億元,相較2020年增長20.6%,預計在2022年能達到2693億元。而根據早期華映資本測算,國內兒童零食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纔有望達到1500億元。
毛利率不升反降
在張瀚看來,「新瑞鵬定位的市場較有優勢,但公司本身潛在風險不容忽略。新瑞鵬之所以持續虧損,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飛速擴張引發成本激增,最終嚴重侵蝕利潤。」招股書顯示,2019年以來,新瑞鵬擴張步伐明顯加快,收購了超1290家寵物醫院。其門店數量從2016年的70家醫院增長至2024年5月的約1600家。
在此背景下,新瑞鵬的毛利率卻不升反降。財報顯示,2014年—2015年,新瑞鵬的毛利率分別為27%、37%。然而,最新的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新瑞鵬的毛利率僅為5%左右。對此,新瑞鵬稱毛利率持續下降,主要因為人力成本飛速飆升。據招股書披露,2015年—2022年,新瑞鵬的人工成本佔比從22%飆升至52%。
江瀚分析道,「目前新瑞鵬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不僅是業績持續虧損,還需解決飛速擴張引發的人力成本激增和人效下降。一方面,財務數據虧損的問題迟迟未能解決,資本市場能否接受一家虧損的寵物醫療公司上市是個未知數。因服務業的基本屬性讓想象空間相對較小,寵物醫療企業通常較難將持續虧損合理化,從而容易令二級市場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憑藉投資併購的方式高速擴張的新瑞鵬,其旗下多家醫院曾遭行政處罰,公司亟需加強合規發展避免過快擴張過程中的管理問題。最后,如何拓展二三線乃至下沉市場的業務,對於新瑞鵬的業績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新瑞鵬旗下的醫院曾多次被曝出其他問題,甚至屢遭行政處罰。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2023年,新瑞鵬旗下的美聯眾合動物醫院、芭比堂動物醫院等相關的多家分院因涉及將人用藥品用於動物、使用假獸藥、無輻射安全許可證使用射線裝置、在動物診療場所從事動物寄養活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未依法報批擅自開工建設等違規事項,至少收到17項行政處罰。
此外,公司還曾陷入「虐貓醜聞」。2023年2月8日,重慶瑞鵬寵物醫院(龍山分院)醫生被網友爆出虐貓視頻。網傳視頻中,男子數次抽打、腳踢貓咪,貓咪躲在籠子下又被抓出來,遭拖把猛捶,圍觀人員全程未阻止。3月19日,新瑞鵬客服迴應確認虐貓事實,虐貓醫生已被開除,並對涉事門店進行停業整改。而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搜索瑞鵬關鍵詞,也發現有不少用户投訴新瑞鵬「收費不合理」「虛假宣傳」「使用人用藥物給動物」等。
見習編輯:鄧舟羽主編:陳巖鵬
責任編輯:江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