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河觀察】波音空客同時相中,為什麼是天津?

2024-06-28 16:11

轉自:天津發布

今年3月底,由中國鐵建大橋局承建的空客天津A320系列飛機第二條總裝線項目最大單體建築——總裝廠房基礎施工順利完成,正式轉入地上主體施工階段。該項目交付投產后,天津將形成兩條單通道飛機生產線和一條雙通道飛機生產線的整體佈局。

無獨有偶,今年4月12日,位於天津濱海高新區的天津波音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三期擴建項目正式竣工投產。目前,三期項目主體結構已經完工,項目投入使用后,不僅可以提供更多的生產空間,還能承接更復雜、更高端的零部件裝配工作,實現產能翻番。

最近幾年,波音和空客這兩家飛機制造領域的頭部企業,都加大了對天津的投資。如此景象讓人不免思考:為何是天津?這座城的航空產業,緣何能屢屢結出碩果?

相隔僅29公里

這兩家飛機制造商會於天津

提到波音、空客這兩家公司,你會想到什麼?是翱翔於全球各地的各色飛機?是遍佈世界各地的供應鏈體系?在同一座中國城市建廠投產,這種情況即便對這兩大「產業鏈遍天下」的飛機制造巨頭企業來説,也並不常見。

有趣的是,前文所述的這兩座廠房,一個位於天津港保税區空港區域,一個位於天津濱海高新區,二者之間僅有29公里車程。為何航空頭部企業青睞天津、聚於天津?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天津發展航空相關產業的歷程説起。

其實,兩大飛機制造巨頭企業與天津結緣的時間很早。早在1999年,彼時成立的天津波音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波音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也是波音公司供應鏈在中國複合材料生產的最大基地。

2002年4月,天津波音正式通過美國波音和赫氏公司的質量和生產資格認證,並在同月開始正式生產;2002年5月,該公司交付的首批產品——波音757機艙門襯里,產品滿足波音和赫氏公司的各項要求。

天津波音第三期擴建項目始於2019年,這一年,天津波音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為不斷提升產能,在原廠區的基礎上啟動三期擴建項目,新建部分總建築面積約58000平方米。據統計,2024年,天津波音承接了波音747、737、787等機型1500多種零件的生產訂單,總額超過13億元。

空客公司與天津的合作同樣很早。2008年9月,位於天津的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正式投入運營,這是空中客車在歐洲以外設立的首條民用飛機總裝線。9個月后,首架在天津總裝的空客A320飛機下線並交付。

從首架由空客天津總裝線總裝的A320飛機交付四川航空機隊,到如今不僅具備總裝和交付空客最受歡迎的窄體機型的能力,同時還能完成新型號的部分生產及交付工作,可以説,天津與空客的合作,已堪稱中國航空製造業在國際合作方面的一個標杆。

「天津是空客全球工業體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空客計劃未來在全球範圍內達到月產75架A320系列飛機的目標。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將在全球設立10條總裝線,其中天津就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去年9月上旬,歐洲空中客車公司首席運營官顧鐵海首次到訪中國時,在空客位於天津的生產基地如是説道。

從零部件裝配到「總裝線」

這座城的用心,非一日之功

天津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中的191個、666個工業小類中的606個,是全國工業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這座北方重鎮擁有歷史悠久的製造業基因,讓這片土壤能順利孕育出航空產業的優秀果實。

從零部件裝配到「總裝線」,航空相關製造正越來越成為天津製造業的一張名片。這樣的一張名片,正反映出天津作為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實力。

縱觀世界航空製造業不難發現,在飛機「總裝線」周圍,往往會聚集大量的航空產業配套廠商。有資料顯示,在法國,圖盧茲和波爾多地區就聚集了1200多家各類航空企業,這些企業已經成為法國南部地區的支柱產業。

在天津,類似的產業發展規律也正在顯現。最近十余年來,在空客天津總裝線、航空工業民用直升機產業化基地等龍頭項目帶動下,天津港保税區航空產業快速發展,相繼引進50余家航空製造、維修項目以及50余個航空物流項目,其中知名龍頭企業30余家,初步形成航空產業聚集效應。

波音、空客這樣的飛機制造頭部企業紛紛投資設廠,帶動了天津的航空產業鏈日臻完善。如今,空客天津總裝線已經成為其全球重要的生產線之一,並致力於將其打造成亞洲重要的交付中心,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配套企業落户天津。

通過A320總裝線項目,中國成為空客在歐洲以外與之開展機翼合作項目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A320機翼裝配項目及A320機身系統裝配項目先后在位於保税區的西飛國際天津公司順利開工,實現了空客天津總裝A320系列飛機機翼的中國製造以及A320機身系統裝配的本地交付。

此外,圍繞總裝線項目,在空港物流加工區內,已經聚集了幾十家國內外供應商。據統計,其中既有泰雷茲、卓達宇航、古德里奇、PPG航空材料等世界一流航空企業,也有不少國內航空企業。產業聚集效應,在這里已結出碩果。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積土成山,非須臾可成。一項高質量產業的開花結果,亦非一天之力。

「圍繞龍頭企業逐步建立起上下游相關產業鏈」——這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如果以設立臨空產業區和正式申請列入空客項目選址為標誌,那麼天津港保税區航空產業於2005年起步發展,至今已有近20年時間。正是這樣的積澱,讓今日的天津成為空客在歐洲以外唯一一個同時具備單通道和雙通道飛機完成及交付能力的城市。

累足成步,步履不停,產業的增量增質始終闊步向前。就在不久前,計劃總投資5億元的北京安達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機載設備及航空維修產業基地項目在天津港保税區開工。這不僅是「北京研發,天津製造」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的又一標誌性項目,也意味着天津港保税區在招引航空實體重大項目方面的吸引力不斷加深。

順利「起飛」的另一個翅膀——

優化營商環境天津須臾不停

航空製造領域的累累碩果,是天津整個製造業佈局發展的一個縮影。對天津來説,要吸引更多高質量製造企業聚集,實現通過項目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就必須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在這方面,天津馬不停蹄,揚鞭向前。

營商環境的優化,首先離不開制度和政策設計。在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税區內,國外進口設備可享受免税政策。天津海關還開設了航空物流專用通道,推動航空材料保税物流業務的發展。

仍是回到航空製造上來,一個鮮活事例能説明天津在這方面的「用心」——今年3月,有京津冀「海上門户」之稱的天津港,創下「零缺陷」接卸700架次空客大部件的新紀錄。

從2008年「中遠西雅圖」輪運載第一架空客大部件抵達天津港以來,天津用十余年的行動,證明了為空客大部件護航的決心。十年如一日優質、高效的接卸服務,是天津用心於航空製造產業的註腳。2023年全年,天津港接卸空客大部件61架次、同比增長22%的數據,更説明這一旅程將會越走越順。

類似的事例,俯拾可見。今年3月初,空客天津向中國境外客户交付首架飛機,天津機場邊檢站啟動專項保障預案,高效辦理飛機及機組人員出境邊防檢查手續,確保了飛機順利交付、快捷通關。

再以天津海關為例,針對航空業的特點,天津海關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政策。以飛機總裝線來説,由於應用的生產料件數量多、種類雜,如果按照常規監管模式,企業報關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對此,天津保税區海關採用了飛機主輔料分類監管模式,將種類繁雜的飛機料件分為主料、輔料兩大類,有效地簡化了業務流程。

就在今年春運前10天,空客天津共交付了8架A320系列飛機。全力奮戰春運的同時,天津機場對空客飛機的交付工作做好周密安排。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對交付流程進行提速,讓交付更為快捷。爲了方便空客機務人員作業,還推動了在機場控制區內設立空客的專用設備區。

營商環境的優劣,離不開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也離不開一個區域人才儲備的質量和數量。2021年,由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政府、中國民航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港保税區管委會聯合天津市120余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東麗區成立。依託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國民航大學的特有教育、科研和人才優勢,天津正快速提升航空產業人才培養質量。

可以説,爲了保障航空產業擁有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天津的腳步不停歇,行動一直在路上。

「翱翔天空」的這片產業藍天

天津日益精進

29公里,這是正在建設的空客天津A320系列飛機第二條總裝線,與業已竣工投產的天津波音三期擴建項目之間的距離;而將近20年——這是如今的天津航空產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厚積薄發的時間。

近年來,天津構建起「1+3+4」現代化產業體系,航空航天正是天津12條重點產業鏈之一。天津正以產業鏈為關鍵抓手,夯實基礎、串點成鏈。如今,條條產業鏈不斷壯大,航空航天產業鏈的厚積薄發,正迸發出新的活力和動能。

「新動能」,也正是天津航空航天產業不斷追求的關鍵詞。正如新竣工以及正在施工的波音和空客新項目那樣,天津的航空產業,也從來不是躺在「功勞簿」上,而是大膽創新,開疆拓土。

就拿飛機租賃來説,天津大膽嘗試,也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如今民航飛機中,每三四架里,就有一架是通過天津東疆完成的融資租賃,這里已成為僅次於愛爾蘭的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

今時今日,天津東疆作為中國飛機租賃業務的先行示範區,推動了中國飛機租賃業務的發展和模式創新。正是這樣的永不滿足、永求發展,才讓天津的航空產業始終在全國立於潮頭。

截至2024年5月底,已經有763架飛機從空客天津交付中心交付,飛向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在未來,這個數字無疑將繼續增長,正如天津的航空產業,也將日新月異,精進不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