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6-27 17:02
近日,中集車輛發佈公告稱,公司H股股份已從香港聯合交易所(以下簡稱「聯交所」)撤銷上市。這一決定標誌着中集車輛正式作別港股市場,開啟私有化進程。那麼,中集車輛為何選擇此時結束港股之旅?其私有化決策又將給商用車企業帶來哪些啟示?
結束逾4年港股之旅
中集車輛是全球知名的半掛車與專用車製造企業,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也有着深入探索和佈局。公司業務主要涵蓋半掛車製造、專用車上裝以及廂體高端製造、渣土車業務等。公開信息顯示,中集車輛於2019年7月在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發行價為6.38港元/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距離其H股上市不足5年,中集車輛便選擇退出港股市場。
回顧整個退市過程,中集車輛於2023年11月27日召開董事會會議,一致同意籌劃H股回購及退市計劃和前期準備工作。初步方案中,公司計劃以全面要約的方式回購並註銷公司已發行H股。隨后,中集車輛於2023年11月29日、2023年12月27日、2024年1月26日及2月26日相繼披露回購籌劃工作的最新進展。
3月11日,中集車輛召開第二屆董事會2024年第二次會議,公佈具體實施方案,計劃以每股7.5港元要約回購中集車輛全部已發行H股,並自願從聯交所退市。此次回購計劃預計斥資約11億港元,公司A股上市地位不變。
6月3日晚間,中集車輛發佈公告,宣佈公司H股退市自2024年6月3日16時正式生效。截至要約最后日期,中集車輛接收H股回購要約的有效股份數量達1.43億股,佔公司全部已發行H股的25.443%,已發行股本總額的7.111%。自港股上市以來,中集車輛股票累計(前復權)漲幅近61%。
中集車輛表示,隨着公司H股退市生效,今后將不再受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限制,亦不必再遵循香港《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規定。后續公司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所回購的全部H股股份進行註銷處理,同時相應減少公司註冊資本,辦理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及時披露相關進展。至此,中集車輛正式告別A+H股權架構,結束逾4年的港股之旅。
溢價私有化退市的謀圖
在中集車輛長達4年多的港股發展歷程中,投資者與企業自身均有較大收穫。一方面,自港股上市以來,中集車輛始終未進行增發配售再融資運作,而是選擇穩健發展策略,並累計實施4次分紅派息,每股合計可獲得1.25元股息,按當前匯率估算約1.35港元紅利,充分保障投資者權益;另一方面,藉助港股這一國際化舞臺,中集車輛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持續創新能力及優秀的投資者關係管理,贏得國際市場廣泛認可,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半掛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根據《Global Trailer》發佈的《2022年全球半掛車OEM排名榜單》,中集車輛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掛車生產製造商,連續十年蟬聯榜首。根據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中集車輛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為15.33億~16.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76%。
儘管中集車輛整體盈利相對平穩,但依然決定進行溢價私有化退市。這是處於怎樣的考量?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集車輛退出港股市場,是近年來A+H上市公司私有化浪潮中的典型案例之一。一般而言,股價低迷、市場交投不活躍、資源整合及大股東策略調整是港股公司私有化的三大主要動因。中集車輛退市的決策,無疑也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具體而言,從市場環境來看,近年來港股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日益加劇,給上市企業帶來不小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中集車輛或許認為在當前的港股市場中,其真實價值和發展潛力難以得到充分體現。因此,選擇私有化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多自主權,從而更好地規劃未來發展路徑。
此外,私有化也可能是中集車輛出於戰略調整的需要。隨着企業不斷發展,戰略重點會隨之變化。通過私有化方式,中集車輛可以更加自由地實施長期戰略佈局,擺脫資本市場短期業績壓力的束縛。這將有助於企業更加專注於核心業務的提升、技術創新及市場拓展,以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對於主動撤銷上市地位的原因,中集車輛在公告中給出三方面解釋:一是H股的交易量較低且流動性有限,導致公司難以在港交所進行有效融資;二是若H股回購要約得以實施,將為接納的H股股東帶來一次性投資收益;三是自願退市如落實,公司將能夠節省與H股上市監管合規相關的成本及費用。
注重長期可持續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集車輛港股退市的決定,是其基於市場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戰略調整下做出的明智選擇。此舉不僅有助於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優化資本結構,還能使其更加靈活地把握市場機遇、應對行業變革。對於商用車行業內的其他企業而言,中集車輛的這一策略轉變,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首先,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不斷審視和評估自身在資本市場中的價值。鑑於資本市場的複雜多變,企業要具備敏鋭的洞察力,以便及時發現市場環境變化對自身的影響,並準確評估市場估值與企業真實價值是否相符。一旦發現兩者之間存在極大偏差,企業應審慎考慮如何調整戰略以適應市場新趨勢;其次,企業必須具備戰略靈活性,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變化並靈活調整戰略方向。私有化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戰略自由度,使其在決策過程中減少外部因素干擾,更加專注於自身長期發展規劃。這將有助於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應對行業變革;最后,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中集車輛選擇私有化后,將為其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創造更多可能性。商用車企業應從中吸取經驗,持續加大創新投入,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不僅如此,內部管理在企業長期發展中同樣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私有化過程中,企業需審慎處理與股東、投資者等各方利益相關者的關係,確保整個過程合法合規、公正透明。同時,企業還需積極優化內部管理機制,提升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從而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中集車輛私有化也反映出商用車行業當前面臨的挑戰與潛在機遇。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業變革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商用車企業惟有不斷創新升級,才能在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還要靈活調整發展戰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敏鋭把握市場機遇,並積極探索和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以確保企業業績長期穩健增長。這些努力不僅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也能為推動我國商用車行業整體進步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