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6-27 14:38
永輝超市在公告中表示,胖東來本次調改僅涉及鄭州部分門店,對公司營業收入、利潤增長沒有重大影響,二者之間不涉及股權投資或重大業務合作
標點財經、投資時間網研究員 卓瑪
經過19天的閉店調改,6月19日上午9:30,胖東來調改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輝超市,601933.SH)首店——鄭州信萬廣場店恢復正常營業。截至當日22:26,該店全天銷售額達188萬元,是調改前日均銷售額的13.9倍,全天客流量為12926人,是調改前日均客流量的5.3倍,門店流量大漲。
或受上述消息影響,永輝超市6月19日當天股價上漲2.48%,報收於2.89元/股。
自5月初傳出「胖東來正式啟動調改永輝超市」的消息后,儘管永輝超市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本次調改僅涉及鄭州部分門店,對公司營業收入、利潤增長沒有重大影響,不涉及股權投資或重大業務合作」,但該公司仍在近期迎來一波股價上漲行情。
截至6月26日收盤,永輝超市報收於2.62元/股,當前總市值為237.77億元,自5月以來股價已累計上漲7.82%,不過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累計下跌7.09%。
按計劃,7月1日胖東來還將啟動對第二家永輝超市——新鄉店的調改。除這兩家店外,胖東來並未表示是否會繼續調改其他永輝超市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調改已初見成效,但永輝超市的股東卻在此時選擇了減持。6月14日,永輝超市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出於自身資金需求,擬減持不超過1.82億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在此次減持背后,永輝超市在2021年—2023年期間持續虧損,三年累計虧超80億元。
永輝超市自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元)
京東集團年內兩次減持
據永輝超市官網顯示,成立於2001年的永輝超市是中國企業500強之一。2010年12月該公司登陸上交所成為「生鮮第一股」。
2015年8月,永輝超市發佈了上市后的第二份定增預案,京東集團(JD.O,09618.HK)旗下的兩家公司以9元/股價格,合計斥資43.07億元獲得永輝超市10%的股權。
對於京東集團的此次入股,永輝超市表示,雙方將發揮各自在採購資源、網絡渠道、信息、物流、經營方面的整體優勢,打通線上線下業務,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此后,京東集團又通過旗下公司多次增持永輝超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京東集團旗下的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宿遷涵邦)分別持有永輝超市8.11%和5.27%的股份,分別是后者的第三大和第六大股東。
就業績表現而言,自京東集團入股后,永輝超市業績持續增長,並在2020年達到業績頂點。年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31.99億元,同比增長9.81%;實現歸母淨利潤17.94億元,同比增長14.76%。公司股價也在2018年1月25日盤中觸達11.72元/股歷史最高點。
不過此后,受疫情、閉店及計提資產減值等因素的影響,永輝超市業績持續下行。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永輝超市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910.62億元、900.91億元和786.42億元,分別同比減少2.29%、1.07%和12.71%;同期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39.44億元、-27.63億元和-13.29億元,已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超80億元。
今年一季度,永輝超市業績繼續小幅下行,不過終於實現了盈利。一季報顯示,永輝超市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6.65億元,同比減少8.98%;歸母淨利潤為7.36億元,同比增長4.57%;扣非歸母淨利潤實現5.99億元,同比減少3.08%。
反映在股價上,2021年—2023年,永輝超市的股價累計下跌60.35%,並在今年4月16日盤中觸達2.08元/股的歷史最低點。
就在此時,或許是對永輝超市持續下降的業績和股價頗為不滿,京東集團方面開始減持永輝超市股份。3月20日,永輝超市公告表示,宿遷涵邦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0.91億股、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的股份。
標點財經、投資時間網研究員注意到,這是京東集團方面入股永輝超市近9年以來,首次減持后者股份。截至目前,永輝超市尚未公佈該次減持的結果。
三個月后的6月14日,永輝超市再次公告稱,京東世貿出於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82億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
截至6月13日,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分別持有永輝超市7.36億股和3.91億股,分別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11%和4.31%,二者合計持有永輝超市11.28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2.43%。
永輝超市近三年主要業績表現(億元)
第一大股東入股十年來從未減持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引入京東集團之前,永輝超市首先引入了一家重磅股東。
2014年8月,永輝超市發佈定增預案稱,老牌英資洋行怡和集團(Jardine Matheson Group)旗下牛奶國際(Dairy Far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在香港的主要經營實體——牛奶有限(The Dairy Farm Company, Limited)將以7元/股的價格,合計作價56.92億元獲得永輝超市19.99%的股份。
據彼時的公告顯示,牛奶國際是一家領先的泛亞零售企業,截至2013年末擁有超5800家店鋪,包括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藥妝店等,旗下品牌包括7-Eleven(7-11)、IKEA(宜家)、Maxim’s(美心)等,擁有僱員約10萬名,2013年全年的銷售額超120億美元。
對於牛奶有限的此次入股,永輝超市表示,雙方將以股權投資為紐帶,加強在全球採購、食品加工與安全、自有品牌產品的開發、高端超市等方面的戰略合作,有利於進一步降低公司的採購成本、增強供應鏈管控能力、提高業務運營管理能力。
一年后,在上述京東認購的同時,牛奶有限再次以9元/股的價格,合計斥資12.91億元認購永輝超市新增股份。此次定增完成后,牛奶有限仍持有永輝超市19.99%的股權。
也即,經過參與永輝超市的兩次定增,牛奶有限合計耗資69.83億元獲得永輝超市19.99%的股份。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牛奶有限持有永輝超市21.08%的股份,是后者的第一大股東。
事實上,自入股永輝超市后,牛奶有限近10年來從未減持永輝超市股份。在京東已開始進行減持的當下,牛奶有限后續是否會跟進減持存在不確定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永輝超市無控股股東且無實際控制人。
五年閉店損失超8億元
除了業績不佳股價持續下行,永輝超市近幾年的另一關鍵詞就是閉店。
據永輝超市2023年報顯示,截至年末,永輝超市在全國29個省市擁有門店共計1000家。不過2019年末時,這一數字還是1440家。兩相比較,短短几年時間,永輝超市已關閉超三成門店。
具體來看,2019年1月—2020年3月,永輝超市因開發商原因關閉1家Bravo店,因公司經營調整關閉118家mini店,閉店損失預計為0.80億元。2020年10月—2021年3月,永輝超市關閉了9家Bravo門店、336家mini店、15家超級物種及18家永輝生活總計378家店。其中,Bravo店是因銷售業績差、門店租賃合同到期等原因而關閉,另外所有的是因虧損及公司經營調整等原因而關閉,此次閉店損失預計為3.37億元。
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因長期虧損、出租方違約及公司戰略調整等原因,永輝超市再次關閉了14家Bravo店、23家mini店和2家超級物種總計39家門店,閉店損失預計為1.15億元。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因經營策略調整、合同到期、經營虧損、外租空鋪、甲方資金鍊斷裂等原因,永輝超市關閉了44家Bravo店,同時,因經營調整等原因,還關閉了12家mini店,總計閉店56家,閉店損失預計為2.23億元。
時至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永輝超市再次因經營虧損、搬遷、合同到期等原因關閉31家Bravo門店,閉店損失預計為0.78億元。
也即,從2019年至今五年有余,永輝超市合計關閉各種業態門店623家,閉店損失合計8.32億元。
動作仍未停止。近期有市場傳聞稱,永輝超市計劃在今年大幅優化現有門店體系,預計將關閉約200家尾部門店,關店數量佔現有門店總數的20%左右。對此,永輝超市方面迴應稱,此消息非公司發佈,是市場傳聞,公司每個季度都有開店或閉店計劃,具體以公司發佈的內容爲準。
標點財經、投資時間網研究員注意到,除了持續閉店,永輝超市也在出售資產。
2023年12月,永輝超市公告稱,為盤活公司資產,縮小公司投資規模,其擬作價45.30億元向大連御錦出售公司持有的萬達商管1.43%的股份。同月,永輝超市再次公告稱,擬以8.00億元的總價向川商投出售公司持有的紅旗連鎖10.00%的股份。
此外,今年4月,為盤活公司資產,縮小公司投資規模,永輝超市擬作價3.36億元,將旗下永輝雲金這一「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65%的股權轉讓給紐交所上市公司信也科技(NYSE:FINV)下屬的派慧科技。交易完成后,永輝超市仍持有永輝雲金35%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