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吸過的「毒」又有新發現,研究稱氯胺酮口服藥可防抑郁症復發

2024-06-25 20:09

6月24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發表研究論文稱,一項二期臨牀研究發現,氯胺酮緩釋劑藥片在治療難治性抑郁症(TRD) 方面顯示出具有前景的療效。

此前氯胺酮(俗稱「K粉」)已被用於治療抑郁症,但目前僅通過靜脈注射給藥以及鼻噴藥劑的方式給藥。新的口服劑型有望給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而且副作用可能更小。

在針對168名患者進行的二期臨牀試驗中,在安慰劑組中,71%的患者在13周后抑郁症復發,而每周服用兩次氯胺酮片劑的患者中復發的比例僅為43%。且患者的血壓沒有明顯變化,並且很少報告感到睏倦。

研究還顯示,那些服用較高劑量的患者獲益最多,但也更有可能報告致幻和頭暈。治療組中還有一名65歲男子自殺,但研究負責人認為,這是由於他的疾病而不是藥物治療的原因導致。

據介紹,氯胺酮藥片最大的特點是「緩釋」,藥物可以在10小時內將藥物釋放到人體內,這可以在提升療效的同時,減少致幻、高血壓、心跳加速或麻木等副作用。研究人員強調,「緩釋」效果也會降低藥物濫用的可能性。

針對最新的氯胺酮片劑的研究進展,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緩釋型藥片的好處是相應延長了藥物的半衰期,主要爲了減輕首過效應對心血管等系統的副作用,以保持血藥濃度的平穩,還能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從劑型方面來看,片劑和口服液最能被中國患者接受。」

對於抑郁症治療而言,最大障礙在於很大一部分患者對藥物沒有反應。研究團隊希望這種藥物能為數百萬患有慢性抑郁症且對傳統藥物沒有反應的患者提供解決方案。

但目前尚不清楚氯胺酮藥片治療是否仍然只適用於嚴重抑郁症患者,或者試驗證據是否最終會支持不同病程的抑郁症患者使用。另一個不確定因素在於,在氯胺酮的吸收和代謝方面,可能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理想的給藥方案。

目前,在抑郁症的治療中,最常用的藥物為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該藥物作用於大腦化學物質血清素,全球首個上市的SSRI類抗抑郁劑就是「百憂解」。而氯胺酮作用於另一種稱為谷氨酸的神經遞質,是一種具有致幻作用的「解離性藥物」,通常被用作麻醉劑。

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曾「科普」過兩者的不同,並表示氯胺酮是一種更好的選擇。他去年就承認自己在服用小劑量的氯胺酮以治療抑郁症。

馬斯克去年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美國,抑郁症被過度診斷,但對某些人來説,這確實是一個大腦化學問題。用SSRI類藥物使人變成‘殭屍’的情況確實太多了。從我和朋友的情況來看,偶爾服用氯胺酮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2019年,美國FDA曾批准強生公司的一款鼻噴霧劑艾氯胺酮(Spravato)與另一種口服抗抑郁藥聯用治療難治性抑郁症,當時成為30多年以來首個獲得批准的抗抑郁新葯,起效時間在10天左右。不過這款藥物因有較為嚴重的副作用而受到爭議。2022年,中國也批准了該藥物。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