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元研究 · 通信】3GPP R18標準正式凍結,預計24Q2光模塊市場超26億美元 ——通信行業周報

2024-06-25 08:58

通信:3GPP R18標準正式凍結,預計24Q2光模塊市場超26億美元 ——通信行業周報

市場整體行情及通信細分板塊行情回顧

周行情:本周(2024.06.17-2024.06.21)上證綜指回調1.14%,深證成指回調2.03%,創業板回調1.98%。本周申萬通信上漲1.28%。考慮通信行業的高景氣度延續,AI、5.5G及衞星通信持續推動行業發展,我們給予通信及電子行業「推薦」評級。

細分行業方面:本周(2024.06.17-2024.06.21)通信板塊三級子行業中,通信線纜及配套上漲幅度最高,漲幅為4.18%,通信應用增值服務回調幅度最高,跌幅為2.96%,本周各細分板塊主要呈上漲趨勢。

個股方面:本周(2024.06.17-2024.06.21)通信板塊漲幅板塊分析方面,澄天偉業(25.02%)、ST鵬博士(23.77%)、ST九有(22.94%)漲幅分列前三。

3GPP R18標準正式凍結

5G技術演進又迎來了一座里程碑!

2024年6月18日16時30分,在上海舉行的3GPP RAN第104次會議上,3GPP Release 18標準正式宣佈凍結。R18不僅是5G標準的第四版,更是面向5G-A技術的第一個版本,預示着 5G 技術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據介紹,R18標準從立項到凍結歷時3年多,承載着產業界「挖掘新價值,探索新領域,銜接下一代」的期望。

作為5G演進的新階段,5G-A被認為是不斷拓展5G能力邊界、持續推動產業向6G演進的關鍵技術,具有承前啓后的重要作用。5G-A藉助上行超級MIMO、雙工演進、靈活上行頻譜接入等關鍵使能技術,大幅提升了網絡性能。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與5G相比,5G-A不僅實現了帶寬的提升,更具備主動適配、輕量化、智能化等特點,這些特點將是5G「下半場」技術創新的發力點。

在此之前,3GPP已經成功凍結了R15、R16 和 R17 三個版本的5G標準。

其中,R15作為5G的首個完整版本,於2019年正式凍結,它奠定了5G技術的基礎。R16版本則於2020年凍結,主要針對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進行了優化和增強,進一步拓寬了5G技術的應用範圍。R17版本於2022年凍結,主要關注於提升網絡能效、優化網絡切片等方面,為5G網絡智能化和高效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信息來源:C114通信網)

  周行情:本周通信板塊指數上漲

1.1行業指數方面,本周通信行業上漲1.28%

本周(2024.06.17-2024.06.21)上證綜指回調1.14%,深證成指回調2.03%,創業板回調1.98%。本周申萬通信上漲1.28%。

1.2細分板塊方面,通信線纜及配套上漲幅度最高

本周(2024.06.17-2024.06.21)通信板塊三級子行業中,通信線纜及配套上漲幅度最高,漲幅為4.18%,通信應用增值服務回調幅度最高,跌幅為2.96%,本周各細分板塊主要呈上漲趨勢。

1.3個股漲幅方面,通信板塊最高漲幅為25.02%

本周(2024.06.17-2024.06.21)通信板塊上漲、下跌和走平的個股數量佔比分別為37.96%、14.81%和47.22%。其中,漲幅板塊分析方面,澄天偉業(25.02%)、ST鵬博士(23.77%)、ST九有(22.94%)漲幅分列前三。

本周通信板塊新聞(2024.06.17-2024.06.23)

2.1 盤古大模型5.0重磅發佈:全系列、多模態、強思維三方面全新升級

在HDC2024華為開發者大會的舞臺上,華為常務董事、華為雲CEO張平安宣佈盤古大模型5.0重磅發佈。盤古大模型5.0在全系列、多模態、強思維三個方面全新升級,推出適配不同業務場景多種規格模型,並與物理世界結合,加速大模型行業落地。

在過去的一年中,盤古大模型已在30多個行業、400多個場景中落地,在政務、金融、製造、醫藥研發、煤礦、鋼鐵、鐵路、自動駕駛、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氣象等領域發揮着巨大價值,重塑千行萬業。此次版本迭代帶來的升級和優勢主要包括:

全系列:盤古大模型5.0包含不同參數規格的模型,以適配不同的業務場景。十億級參數的Pangu E系列可支撐手機、PC等端側的智能應用;百億級參數的Pangu P系列,適用於低時延、低成本的推理場景;千億級參數的Pangu U系列適用於處理複雜任務,可以成為企業通用大模型的底座;萬億級參數的Pangu S系列超級大模型是處理跨領域多任務的超級大模型夠能幫助企業更好的在全場景應用AI技術。

多模態:盤古大模型5.0能夠更好更精準地理解物理世界,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雷達、紅外、遙感等更多模態。在生成方面,採用業界首創的可控時空生成(STCG)技術,聚焦自動駕駛、工業製造、建築等多個行業場景,可生成更符合物理世界規律的多模態內容,讓創新隨心所欲。

強思維:複雜邏輯推理是大模型成為行業助手的關鍵。盤古大模型5.0將思維鏈技術 與策略搜索技術深度結合,極大提升了數學能力、複雜任務規劃能力。

張平安強調,一直以來,華為雲盤古大模型都堅定的聚焦行業,在解難題、做難事的道路上不斷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重塑千行萬業。華為雲將與所有的客户、夥伴和開發者一起,創新不止,攀登不止,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升級。(信息來源:C114通信網)

2.2 中國移動同比大增70%:一季度物聯網模組出貨量止跌回升

近日,市場調研機構IoT Analytics更新了對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的跟蹤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物聯網模組市場成功遏制了2023年的下滑勢頭,實現了止跌回升,單季度增速達到7%。

物聯網模組市場曾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繁榮發展,尤其是2021年,全年增速高達50%。但2022年增速放緩至4%,2023年更是同比下降18%。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2022年和2023年消化庫存所致。

分市場看,中國物聯網模組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為54%。隨着中國廠商去庫存進入尾聲,對於蜂窩物聯網模組新的需求開始增長,推動中國蜂窩物聯網模組收入實現了23%的同比增長,成為驅動全球市場增長的核心動能。中國之外的市場則同比下降6%。

分連接技術看,增速最快的是5G和LTE Cat 1 bis,兩者總計實現了67%的同比增長。

分廠商看,移遠通信廣和通、Telit Cinterion、中國移動和LG Innotek位居前五,日海智能退出前五之列。

其中,移遠通信強者恆強,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9%,市場份額為31%;廣和通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0%,市場份額10%;而Telit Cinterion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3%,市場份額為7%。

中國移動基於5G和Cat 1 bis的大規模部署,實現了同比高達70%增長,市場份額為6%。可以推測要不了多久,中國移動在物聯網模組市場將躋身全球前三之列。

(信息來源:C114通訊網)

2.3 LightCounting:預計2024年Q2光模塊市場超26億美元

近日,光通信行業市場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在最新一期的報告中指出,與過去幾個季度的趨勢一樣,2024年第一季度光通信市場的業績繼續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電信市場仍然非常疲軟,而頭部超大規模雲計算廠商的需求則持續強勁。前15家CSP(通信服務提供商)的資本支出總額連續第六個季度同比下降,而前15家ICP(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的支出則連續第二個季度增長,其中Alphabet增長91%,微軟增長66%。中國ICP的支出也大幅增長,這表明人工智能熱潮也正在席捲中國。

設備製造商方面,網絡和光傳輸設備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0%,服務器和交換機制造商的銷售額僅增長了4%。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即使是Ciena和Infinera等規模較小、更專精的二線供應商,銷售額也出現了下滑。

用於人工智能集羣部署的400G和800G以太網光模塊的銷售符合預期。雖然DWDM的需求在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復甦,但2024年第一季度復甦緩慢。預計在2025-2026年之前,FTTx和無線前傳的需求不會恢復。

儘管幾個細分市場疲軟,但在人工智能的驅動下,預計將在2024年使以太網光模塊的年銷售額增長40%,從而推動整個光模塊市場在2024年第二季度達到26億美元以上的新高。旭創科技繼續公佈高於平均水平的業績,銷售額連續第三個季度創歷史新高。

半導體方面,同比增長61%,幾乎完全由英偉達驅動,同比增長了262%,再次凸顯了為人工智能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與為傳統通信服務提供商提供支持的公司間的「冰火兩重天」。值得一提的是,博通公司同比增長43%,其蓬勃發展的數據中心銷售表明,人工智能軍備競賽的影響已開始超越英偉達。

展望未來,LightCounting預計今年ICP的支出將繼續增長,這將使英偉達、博通公司和旭創科技等供應商受益。另一方面,CSP支出將至少再萎靡一兩個季度,尤其會拖累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大型設備供應商。(信息來源:C114通信網)

2.4 Omdia:預計到2030年,DCIM市場價值將達63億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的最新研究顯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預計到 2030 年市場價值將達到 63 億美元。從監管遠程機櫃中的基礎設施設備到龐大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DCIM 解決方案提供了一種全面的監控和測量方法。

管理電力和冷卻通常是運營團隊(OT)而非 IT 部門的職責,其主要目標是保持基礎設施的彈性/可用性。然而,隨着這一範圍的日益突出,IT 和 OT 之間的變革性融合正在各組織中發生。

Omdia數據顯示,大多數(65%)IT 預算將用於維護現有系統和服務,18% 用於擴展現有服務,17% 用於 2024 年的轉型計劃。這一數字反映了過去幾年的趨勢,反映了勞動力和能源成本不斷增加的持續挑戰。Omdia 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企業將越來越多地轉向自動化、人工智能優化和 「即服務 」模式來管理成本,並推動更多投資用於轉型項目。

此外,Omdia認為, DCIM 模型由六個關鍵能力領域組成:儀表、監測、控制、管理、優化和預測。並且將這些能力分為三個不同的 DCIM 產品類別:基礎型、運營型和戰略型。

事實上,繼 2021 年和 2022 年兩個特殊年份之后,2023 年的服務器產量出現下滑。下滑的原因有多種,包括 COVID-19 疫情、供應鏈問題和持續的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不過,根據 Omdia 的預測,2024 年及以后的前景樂觀。IT 設備,尤其是服務器(部分用於滿足 GenAI 的需求)和網絡設備(用於滿足更快的網絡連接需求)預計將逐年增長。基礎設施的增加需要強有力的監控,這將推動 DCIM 收入的增長。

Omdia 的首席分析師 Roy Illsley 認為:「在可持續發展和數據中心效率優化需求的雙重推動下,DCIM 到 2030 年將成為一個價值 63 億美元的市場,因為 GenAI 浪潮會對企業客户產生影響。」(信息來源:C114通信網)

   本周及下周通信板塊公司重點公告

3.1本周通信板塊公司重點公告(2024.06.17-2024.06.23)

本周通信板塊公司重點公告:

3.2下周通信板塊公司公告(2024.06.24-2024.06.30)

下周通信板塊公司限售解禁或股東大會情況:

風險提示

國際政治環境不確定性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

聯繫人:郝潤祺

郵箱:haorunqi@gyzq.com.cn

本報告摘自國元證券2024年6月24日已發佈的《國元證券行業研究_通信行業周報:3GPP R18標準正式凍結,預計24Q2光模塊市場超26億美元》查看原文,具體報告及分析內容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等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