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競相佈局持續加碼,誰是家電跨界新能源「卷王」?

2024-06-24 09:00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全球深入,新能源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產業快速崛起,市場不斷擴大。日前,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隨着方案發布,光伏、新能源車、風電、儲能等多個行業迎來重磅利好。

新能源賽道「向陽而生」,廣闊的市場前景,讓新能源成為各行各業競相佈局的熱土。作為製造業的重要一環,一眾家電企業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充滿潛力的市場。

競相佈局

日前,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羣旗下科陸電子、合康新能攜多款儲能、光伏新品亮相德國慕尼黑電池儲能展(EES Europe 2024)與太陽能展(Intersolar Europe 2024),向全球客户展示了在大儲、户用儲能、光伏領域的設計研發、製造運維,以及智能管控方面的能力。

而在此前舉行的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SNEC上,同樣的,美的樓宇科技聯合美的工業技術旗下科陸電子共同參展,展會現場,美的樓宇科技展示了儲能熱管理、綜合能源管理、虛擬電廠、光儲熱柔、高效機房、零碳商業、零碳工業園區等解決方案,以及其在工業、商業等不同建築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

一同亮相SNEC的還有格力電器,資料顯示,本次展會格力以」格力光能空調 全球首創·國際領先「為主題,攜光儲直柔系統、儲能温控、工商業儲能等多款綠色產品亮相。

值得關注的是,在SNEC開幕式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發表了演講:「自己是來學習的」「光伏與陽光有關,而陽光是令人心情愉悦、快樂的。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存在,不僅是爲了賺錢,而是通過技術實現‘人類的美好生活’的終極目標。」談及當下光伏行業的競爭格局時,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從空調起,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全品類的家電企業,期間也曾面臨過無法解決的問題,但市場不相信眼淚,只有兩個字——鬥爭,跟自己鬥爭。協同發展是必然的,但是鬥爭是更需要的,只有通過競爭,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才能把這個市場維護得更好。「董明珠進一步表示,太陽是取之不盡的能源。光伏是有希望的產業,還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以格力進軍光伏為例,正式經歷了不斷地失敗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統計顯示,參展SNEC的還有TCL光伏科技、創維光伏、海爾智慧樓宇等知名家電巨頭。分析認為,面對市場變革,家電巨頭們正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新能源行業,尤其是光伏儲能所展現的巨大潛力,自然成為企業競相佈局的新戰場。從發展趨勢來看,家用光儲方案正在成為新的熱點。

持續加碼

事實上,近年來,家電企業跨界以光伏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賽道的決心愈加堅決,不斷大手筆加碼。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此前曾明確表示,將在穩固家電核心業務的同時,啟動「第二引擎」,重點發展ToB業務,緊緊圍繞廣東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佈局,其中先進儲能(新型儲能)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美的集團不斷加大新能源業務佈局,先后收購了上市企業合康新能、科陸電子。美的集團2023年財報顯示,B端板塊收入提升幅度較大,其中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收入為279億元,同比增長29%;智能建築科技收入為259億元,同比增長14%,機器人與自動化收入為311億元,同比增長12%。三大B端業務累計實現收入849億元,佔美的集團總營收的比重達到22.7%。

前段時間,海信集團控股的海信網能擬要約收購科林電氣股權,也是成為近年來A股公司罕見的股權爭奪戰。海信網能公司總經理史文伯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次收購科林電氣是基於海信集團產業發展戰略,海信網能佈局新型電網、新能源是一項重大長遠決策,這也是海信集團整體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海信網能在新能源領域佈局已久,具備了市場上獨特的競爭優勢。

去年年底,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經於2023年12月19日與12名交易對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受讓其合計持有的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鈦」)2.71億股股份,該部分股權佔格力鈦總股本24.54%,交易對價為10.15億元,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持有的格力鈦股份不參與本次交易。格力電器在公告中表示,格力鈦是公司新能源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格力鈦的控股股東,公司對格力鈦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本次交易是公司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公司加強對格力鈦的管理與控制,充分發揮雙方的協同效應,降低內部管理成本,加速推進落實格力電器的綠色能源戰略,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創維集團2023年財報顯示,創維集團2023年實現營收690.31億元,同比增長29.1%;歸母淨利潤10.69億元,同比增長29.3%。其中,創維去年新能源業務收入233.96億元,同比增長95.9%,佔整體營收的33.89%,比上年提升超11.5個百分點,僅次於家電業務。在此前的一次交流會上,創維集團董事會主席林勁在談及光伏業務時表示,「我們不會為光伏業務設上限。」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從未來發展來看,無論是當前的「雙碳」戰略,還是全球清潔綠色能源轉型的大方向來看,不管是中國還是全球,新能源賽道都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家電企業跨界新能源賽道,具有一定的優勢,新能源領域與家電產業有較強關聯性,新能源和家電產品之間也能進行聯動,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家電網® HEA.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