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6-21 19:51
現在困擾很多投資者做投資決策,或者企業家做產業決策的難題,是看不清未來。不知道未來宏觀經濟會怎麼走,未來資本市場會怎麼走。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多半隻是因為我們身在此山中。
如果你跳脫出來,站在一定的高度,站在獨特的視角,去做俯視,山川走勢,水流去向,大致是會了然於胸的。
格隆今天會用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用三張非常特殊的世界地圖,來嘗試幫大家釐清當下環球政經的大致格局,以及未來可能的趨勢走向。
第一張世界地圖,是2024年6月8日下午(世界標準時間14:30左右) Flightradar24網站觀測到的整個地球上空有23158架飛機正在天空中飛翔,這是他們觀測以來航班最多的一天。Flightradar24是專門實時監測地球上空航班的網站。
航班數不是GDP數,它並不是一個標準意義的觀察經濟的指標,但我們做的相關性分析顯示,某個區域上空的航班數,與該區域的經濟體量、經濟熱度成絕對正相關,相關係數高達0.976,而且這個數據比GDP數據更直觀,更動態。
從上圖可以看出三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1、這是該網站2020年監測航班數據4年以來,天空中飛機數最多的一天。這説明全球經濟確確實實在從疫情衝擊中不斷恢復,環球雖然多事之秋,但經濟大環境是在走好的;
2、航班密度最大的是三個區域是北美、歐洲,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南亞。這完美匹配和概括了當下環球經濟三強鼎立的競爭大格局現狀。事實上,這三個地區的GDP總額佔到了全球的比重分別是29.8%,17.5%,20.75%,合起來佔全球的68%。這三個地區就是全球經濟的引擎。他們要是熄火,全球經濟大概率也會熄火;
3、非洲、南美、主要是俄羅斯領土的東歐和東北亞,航班明顯稀疏。尤其俄羅斯,那片廣袤的土地,感覺上就像是一塊被世界遺棄的棄兒,飛機密度還不如冰天雪地的格陵蘭島。這也與俄羅斯經濟現狀高度契合,他們一國的GDP,還抵不上我們的一個廣東省,或者一個江蘇省。
於投資決策和產業佈局而言,未來會如何,會更重要。如果説這張航班地圖完美展示了全球經濟的現狀,那麼,格隆的后面兩張世界地圖,會幫助你瞭解我們未來面臨的挑戰與可能去向。
先看第二張世界地圖,這張圖我們權且稱之為黃仁勛的AI世界地圖。
黃仁勛是誰呢?他是全球人工智能龍頭英偉達(NVIDIA)的行政總裁。英偉達是全球AI的執牛耳者,全球AI高端芯片,幾乎由它獨家壟斷和提供,目前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過去十年,英偉達股價漲了超過100倍,可以説它就是第四輪人類科技革命的絕對旗手。
6月2日晚2024年臺北國際電腦展正式啟動前,黃仁勛在臺大體育館發表主旨演講,他使用了一張自創的【AI世界地圖】,就是上面這張圖,引發全球熱議。
在這個圖片中,世界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中國臺灣地區、美洲、歐洲、澳洲、北非與南非、日本、韓國、印度、越南等東南亞,被標註為綠色區塊。中國大陸、俄羅斯、朝鮮、伊朗、古巴、敍利亞、中部非洲等國和地區,被標為灰色區塊。
黃仁勛做的這張地圖,綠色區域代表法律上英偉達可以直接出售芯片並且這些目標市場已經下了訂單的地區;灰色區域則代表法律上英偉達不可以直接出售產品或這些目標市場目前還沒有下訂單的地區。
AI被大家公認為人類繼蒸汽機革命、電氣革命、計算機革命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鉚足勁參與這其中的競爭,生怕被拉下。常規的認知是,如果被這輪科技革命浪潮拉下,大概率就意味着以后在世界科技文明發展、財富創造和分配中邊緣化,甚至出局。
非洲絕大多數國家毫無疑問是旁觀者。俄羅斯及其周邊國家,除了蒙古,也是看客。我們是個例外。我們在努力參與其中,但收到了不公平的排斥。
這於我們是一項非常嚴峻的挑戰。如何用大智慧打破這種被惡人卡脖子的困境,關乎我們未來未來幾代人的生存狀態和話語權。
格隆要給大家看的第三張特殊的世界地圖,是6月15日在瑞士召開的關於解決大鵝小鵝之間戰爭的和會。這場和會由瑞士召集,包括92個國家和聯合國等8個國際組織在內的全球大多數國家參與了而這場和會。
或許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場會議究竟意味着什麼?
這場會議,本質上各方聚集討論戰后利益安排與世界秩序重構的會議,與歷史上二戰時期的雅爾塔會議,特別相像。
雅爾塔會議也是在納粹雖未投降,但戰敗已是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主席斯大林為代表的三個大國在克里米亞半島舉行的,時間是1945年2月4日,而三個月后,納粹就投降了。
雅爾塔會議的核心議題,就是制定戰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問題,而會后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和決定性的影響,決定了很多國家戰后的國運,我們這個世界到現在諸多的玩法與遊戲規則,都是在那次會議上確定的。
這次瑞士和會,會后發表了針對終極解決這場戰爭的諸多原則共識,以及戰后安排的聯合公報。我們根據聯合公報做了下面這張世界地圖。
這張地圖,全世界大致也是分成2部分,其中深藍色為參與了會議,且在公報上簽字的國家,一共81個,基本上歐美西方發達國家都在其中。淺藍色的,是參與了會議,但未在公報上署名的國家,包括了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11個南方國家。而灰色部分,則是未參與本次和會的國家,主要包括俄羅斯、我國、朝鮮、伊朗、敍利亞、古巴等國,非洲多數國家也做了看客。
大家有沒有發現,第二張黃仁勛的AI世界地圖,與第三張瑞士和會地圖,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重合度?
這個星球上的會議非常多,需要參加哪個會議,不去參加哪個會議,我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我們沒有參加這場瑞士和會,並不意味着我們在戰后國際秩序重構中的話語權減少。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張地圖顯示出的國際地緣局勢的摩擦和撕裂在加劇,組團、結盟和強制站隊的趨勢在愈演愈烈,而不是減緩。北約成立75周年的峰會將於下個月9號在華盛頓舉行,23個北約盟國今年將實現將GDP的至少2%用於國防的聯盟目標,而5年前還只有不到10個國家。而6月14日的意大利G7(也就是全球7達工業國)會議聲明,也29次提到我們。並用該組織迄今最強烈的措辭,對我們做了一些無端的指責。
於全球經濟而言,這絕不是什麼好消息,於我們,也是一個再怎麼高度重視也不過分的挑戰。我們不是攪事者,恰恰相反,過去20年,我們一直都是全球化最大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需要非常仔細、小心,需要大智慧去縱橫捭闔,在世界地圖中定位好自己的位置,為我們這個勤勞勇敢的族羣,尋找和創造出一個最美好的未來。(全文完)
注:本文摘錄自格隆博士視頻節目,想觀看更多關於格隆博士的精彩視頻內容,請搜索並關注「格隆博士」(抖音+微信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