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6-18 18:29
來源 | 美股研究社作者 | 俊世太保
周一,美股指繼續走強,美股市場雖然開局不太穩定,但很快再度進入了「科技巨頭扛着大盤跑」的狀態。在這樣的氛圍下,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標普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費城聯儲主席哈克表示,根據目前的預測,他認為今年降息一次是合適的,並希望看到更多數據進展。在當天的一場商業活動上,哈克指出,年初通脹走勢確實出現了一些「顛簸」,而最近的通脹報告顯示,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5月份有所下降,這是「非常受歡迎的」,也證明抗通脹進展雖然緩慢,但幸好沒有「死灰復燃」。
當天,美股「三巨頭」微軟 (MSFT.US)、蘋果 (AAPL.US)、英偉達 (NVDA.US)開盤后,在15分鍾內上演了「市值第一名爭奪戰」。開盤不久,英偉達和微軟股價衝高,其間,英偉達市值甚至一度超越蘋果,並距離「股王」微軟僅差100億美元。截至收盤,微軟收盤市值仍為美股第一、蘋果為第二、英偉達第三。
昨天AVGO又一次暴漲5%,全天的成交量達到875.28萬股,成交金額為158.9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當前市場就是無腦抱緊超級巨頭,有朋友説,這叫左腳踩右腳,今天炒作這個,明天炒作那個,最后大家一起新高。市場行情實際上非常極端,因為兩極分化已經快到歷史極值了,但這就是趨勢。世界經濟當前並不好,所有人對未來都比較擔憂,享受當下只能去買相對安穩的超級巨頭。
TSLA昨天恢復了暴漲。馬斯克周一表示,他已經開始着手特斯拉「宏圖計劃」(Master Plan)系列的下一階段工作,即第四部分,該計劃的第三部分已於去年公佈。馬斯克在X上寫道,他正在積極制定特斯拉「宏圖計劃」的第四部分,並稱「這將是史詩般的」。
這將是特斯拉總體規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后續。到目前為止,每個總體規劃都概述了一個商業計劃,以推進可持續交通、家庭和商業能源存儲產品,以及部署更大的、電網規模的電池和其他可再生解決方案。目前尚不清楚「宏圖計劃」的第四部分將包括哪些內容,第三部分主要關注通過最終用途電氣化以及可持續發電和儲存來實現可持續的全球能源經濟。
昨天芯片板塊集體暴走,主要是來自TSM那邊的好消息。相關媒體報道,在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臺積電 (TSM.US)將針對3nm、5nm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執行價格調漲。其中,臺積電3nm代工報價漲幅或在5%以上,先進封裝明年年度報價漲幅在10%—20%。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漲價潮開始向產業鏈下游傳導。據供應鏈消息,高通 (QCOM.US)驍龍8Gen4以臺積電N3E打造,較上一代報價激增25%,不排除引發后續漲價趨勢。另據wccftech報道,漲價的不止高通,英偉達 (NVDA.US)、美國超微公司 (AMD.US)也計劃提高熱門AI硬件的價格。
另據機構跟蹤,晶圓代工價格調整已傳導至功率半導體廠商,今年以來功率半導體廠商迎來漲價潮。其中,三聯盛全系列產品上調10%—20%、藍彩電子全系列產品上調10%—18%、高格芯微全線產品上調10%—20%、捷捷微電TrenchMOS上調5%—10%等。「下半年不能説是供不應求,但至少會處於一個不錯的供需狀態。」芯聯集成CEO趙奇近日向記者表示。
QCOM股價創歷史新高。有消息稱,高通可能成為三星 Galaxy S25 的獨家SoC供應商(S24佔比約40%)。原因是由於三星的3納米工藝的良率低於預期,Exynos 2500可能無法出貨。除了供應比例的顯著增加外,高通的Snapdragon 8 Gen 4的報價也增加了約25-30%,因此高通有望從S25訂單比例的增加中獲益顯著。由於TSMC是高通Snapdragon 8 Gen 4的獨家供應商(採用N3E工藝),TSMC也有望從高通訂單的增加中獲益顯著。
MSFT又一次歷史新高。華爾街投行韋德布什(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周日將微軟 (MSFT.US)的目標價從500美元上調至550美元,理由是人工智能客户的積極反饋,以及Copilot和Azure的貨幣化程度不斷提高。
艾夫斯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宣佈上調微軟目標價。這位分析師強調,人們越來越着迷於微軟的人工智能產品Copilot,以及微軟的雲計算服務Azure即將實現貨幣化,這兩點是他看好微軟前景的主要原因。
MU和ARM也紛紛跟漲。美國銀行發表研報,上調Arm Holdings (ARM.US)和美光科技 (MU.US)目標價,原因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的熱潮開始轉向包括PC和手機在內的消費設備領域。
以Vivek Arya為首的分析師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寫道:「可以肯定的是,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手機和PC上還沒有必備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然而,消費硬件公司無論如何都會試圖利用日益增長的消費者興趣和不斷增長的軟件生態系統勢頭來推動更快的升級周期。回想一下,在4G/5G部署中也出現了同樣的趨勢,當時擁有先進硬件的設備先於后來出現的Instagram和優步等移動應用程序。4G/5G帶來了對更好的蜂窩調制解調器/射頻的需求,我們相信,設備上的人工智能將對處理器和內存公司最有利。」
該行分析師補充道,隨着人工智能以幾種不同的方式轉向邊緣側設備,Arm可能會受益:更快地轉換到v9架構(版税使用費是v8的兩倍,在4%至5%之間)和全面計算解決方案(版税使用費是過去的四倍,即8%至10%),以及在與$美國超微公司 (AMD.US)$和$英特爾 (INTC.US)$的競爭中繼續獲得市場份額,「因為越來越多獲得授權的公司採用Arm技術提供高效的客户端和數據中心處理器」。
另外,分析師表示,隨着更多的高帶寬內存(HBM)應用在雲端,並且支持人工智能PC和智能手機的DRAM將增加12%至15%,美光科技應該會受益。
最近美光科技財報前Pre-run算是相當穩健的一個機會,我們也是已經進行了推薦。今天早上又有了一個新的利好消息。在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加倍投資高帶寬內存(HBM)的背景下,傳統DRAM產品價格明顯上漲。轉向HBM的焦點轉移導致傳統產品的生產能力減少,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可能導致通用DRAM供應短缺。
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預測,今年下半年舊的DDR3 DRAM的價格可能上漲50-100%。這種價格上漲是三星電子第二季度停產DDR3產品的結果,SK海力士和美光也正在重新分配生產線專注於HBM和DDR5,大幅減少供應量。
另外META已經企穩了,距離這家公司下次拆股應該是不遠了。META上市至今從來沒有拆過股,現在大家都知道,巨頭只要宣佈拆股,股價基本就會無腦暴漲。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沒變化,股東的財富就可以增加好多,這種好事誰不做誰傻逼扎克伯格是華爾街里面套現最多的CEO,他是一直在持續套現,那自然是希望能在越高的價格上套現,那就越好。
美股的泡沫未來終究會破,如果現在不趁着市場情緒極其樂觀的時候拆股,等未來泡沫破的時候,想拆股那都沒機會了。市場情緒悲觀的時候,巨頭就算宣佈拆股,其實也漲不了太多。時機上的,NVDA財報當天宣佈拆股,AVGO也是財報當天宣佈拆股,那META財報當天宣佈拆股,這應該不算什麼讓人驚訝的事吧。
華爾街需要一個理由拉昇指數,最近一段時間的美股暴漲,基本都是靠拆股、進指數和AI概念這些,巨頭的基本面實際上沒有那麼好,等后面AVGO拆股炒作完,需要新的炒作標的,那500多美元的META,自然就是最適合的拆股對象了。
另外有消息説ASML也準備要拆股了。美銀認為,英偉達拆股,可能掀起美股一波拆股熱潮。因此,目前市場眼光開始瞄向阿斯麥。阿斯麥上市以來曾進行過五次股票分割,其中包括兩次的反向拆股,分別在2007年9月和2012年11月。私人金融與投資諮詢公司Motley Fool分析師點名該公司可能很快會宣佈又一次的傳統股票拆分計劃。
當前市場如此樂觀,巨頭每天都在暴漲,賺錢好像變得很容易。高盛策略師第三次上調標普500指數(SPX)的年底目標價,與華爾街一些最樂觀的分析師看齊。
由戴維·科斯汀(David Kostin)領導的高盛策略師團隊在給客户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低於平均水平的負面盈利修正和更高的公允價值市盈率」,該銀行目前預計,在基準情境下,標普500指數2024年將漲至5600點,高於此前預計的5200點,再創歷史新高。高盛已於今年2月和2023年12月上調了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價。
科斯汀和他的團隊認為,今年標普500指數上漲13%以上要歸功於五隻股票的強勁推動——微軟 (MSFT.US)、 英偉達 (NVDA.US)、谷歌-A (GOOGL.US)、 亞馬遜 (AMZN.US)和Meta Platforms (META.US)—— 它們合計上漲了45%,佔該指數市值的25%。這五隻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長了84%,而普通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長了5%,這是因為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熱情推動了估值的上升。
他們表示:「我們現在預計,截至年底,目前自下而上共識預期顯示的2025年每股收益預期將為279美元,僅下調2%,為歷史平均修正值的一半。」但他們仍將2024年和2025年的每股收益預期分別定為241美元(增長8%)和256美元(增長6%),因為他們認為對明年的普遍盈利的預測「過於樂觀」。
高盛還列出了標普500指數可能面臨的其他情景,例如「追趕」情景(即其他股票跟上大型股的上漲步伐),那麼該指數年底將收於5900點,屆時標普500指數等權重指數的市盈率將擴大至18倍,達到疫情前的最高水平。
這里我還想提醒下大家,當前市場就是巨頭在瘋狂暴漲,如果你買的不是巨頭,那很有可能會虧不少錢,但即使是巨頭暴漲,市場也不是説就一帆風順了。昨天英偉達 (NVDA.US)的一紙公告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公司CEO黃仁勛時隔9個月終於又開始賣AI龍頭的股票了!
根據刊登在SEC官網上的文件顯示,黃仁勛在6月13日和6月14日分別拋掉12萬股公司股票,共計24萬股,出售價格介於127.78美元至132.23美元之間,總共獲得超過3100萬美元的現金。同樣在周一收盤后,黃仁勛還提交了一份144表格,預期他會在周一(也就是6月17日)賣出12萬股公司股票。如果這一交易順利實施,公司料將在后續幾天進一步披露「黃仁勛售股」的事宜。
KKM金融的首席投資官Jeff Kilburg表示,英偉達今年實現顯著漲幅之后,可能會面臨下行風險,現在是對英偉達保持警惕的時候了。他表示:「這一直是一隻表現出色的股票,持有它非常合理,但我認為,在某個時刻,當我們討論實際表現時,我們需要注意到英偉達的股價已經上漲了800%,因此可能會出現調整。」
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14%,僅僅是AAPL、AMZN、META、MSFT、NVDA這5家公司,就貢獻了其中60%的漲幅。光是英偉達就貢獻了標普500這波漲幅中的34%。這5巨頭的市值已佔標普500指數股票市值的25%了。
五巨頭表現如此耀眼的的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一季度的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長了84%,而其他標普500指數股票僅增長了5%。此外,過去四個季度的強勁業績促使華爾街分析師,將這五隻科技股2024年的EPS預測上調了38%。相比之下,指數中其他495只股票的EPS預測被下調了5%。
美股的這種馬太效應還會持續多久?尤其是推動科技巨頭不斷創新高的,主要是投資者給予他們的高估值,而不僅僅是他們的業績,那泡沫會不會出現?也成了投資者接下來需要考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