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6-18 18:12
來源:市值風雲
關鍵在於應收賬款能否轉化為現金流。
作者 | 扶蘇
編輯 | 小白
Axsome Therapeutics(「公司」,AXSM.O)是一家美國生物製藥企業,專注於研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創新葯,目前市值36億美元。
近日,公司遭到Culper Research(「做空機構」)的做空。
做空機構稱,公司創新葯的銷售,依賴於與藥店之間大量未披露的關聯交易,因而永遠無法轉化為真實的現金流。
有趣的是,做空機構對公司財務造假的指控,與9年前震驚美股的加拿大製藥巨頭Valeant(現名為「Bausch Health Companies Inc」,BHC.N)的被做空案,頗為相似。
2015年,知名做空機構Citron Research(「香櫞」)稱,Valeant長期藉助祕密控制的藥店銷售網絡,通過關聯交易誇大藥品的銷量和收入,是「製藥業的安然」。
安然曾是美國的能源巨頭,在被曝光利用子公司關聯交易虛增業績后走向破產,成為當時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並連鎖導致其審計機構、當時為全球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倒閉。
香櫞的做空報告發布后,Valeant市值在一周內暴跌200億美元。
2016-2020年,美國司法部和SEC相繼對Valeant數名高管提起訴訟,導致其中一名高管鋃鐺入獄,以及Valeant支付12億美元以了結股東集體訴訟。這些事件也基本證實了香櫞的指控。
歷史重現?公司會是下一個「製藥業的安然」嗎?
來看看這份做空報告。
全球首款抑郁症口服創新葯
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一款名為「Auvelity」的突破性新葯,於2022年8月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
據披露,Auvelity是全球第一款、且唯一一款用於治療成人重度抑郁症的口服速效NMDA受體拮抗劑,也是60多年來首款具有新作用機制的抑郁症口服療法。
由於商業化時間短,公司直至2022年才實現營收,現階段尚未盈利。2023年,公司營收2.7億美元,淨虧損2.4億美元。
公司對Auvelity的定價極高。據披露,患者的每月開銷超過1000美元。
這麼貴的藥品,顯然沒多少患者能自費用得起。
好在,美國商業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較廣,精神疾病治療也往往在承保範圍內。
保險公司爲了降低成本,通常會對價格昂貴的創新葯採取預授權(Prior Authorization)制度。即患者在購藥前,需要獲取預授權。如果沒有預授權,保險公司后續可能拒絕理賠。
由於許多患者不清楚哪些藥在承保範圍內,這項工作便交給了開處方的醫生和藥店。
如果醫生確定要開這類藥品,需要提前向保險公司遞交預授權申請表,並證明使用該藥品的必要性。
以美國醫保巨頭聯合健康(UNH.N)為例,其在批准Auvelity預授權之前,要求醫生提供患者已經服用了至少5種其他抗抑郁藥物、每種藥物服用至少4周,且這些藥品均效果不顯著的證明。
鑑於預授權的申請過程繁瑣費時,醫生和患者往往沒有動機去濫用高價藥。
據披露,在醫保覆蓋后,患者最終只需為Auvelity自付10美元。
1000美元和10美元,這兩個相差甚遠的價格,是如何反映在公司業績的呢?
簡單來説,按照藥企慣例,公司在銷售完成時,確認的收入為1000美元,而非10美元。
然而,公司此時的真實現金流入只有10美元。后續能否獲得剩余的現金流,則取決於保險公司的賠付。
涉嫌模仿Valeant財務造假
做空機構是如何認定公司虛增銷量和收入的呢?
根據做空報告,公司的操作手法,與曾震驚美股和醫藥界的Valeant財務造假案頗為相似。
2013-2015年,Valeant控制了大量藥店構成的銷售網絡,這些藥店實質上是未披露的子公司。
Valeant向這些藥店銷售大量高利潤的藥品,並確認收入。藥店則負責開虛假處方,騙取保險公司的預授權,為Valeant實現收入和現金流的閉環。
Valeant的財務造假直接涉及到了醫療保險欺詐,事發后,其高管Gary Tanner因此被美國司法部送去吃牢飯。
做空機構稱,公司同樣藉助大量祕密控制的藥店網絡進行虛假銷售。
不過,與相比9年前的Valeant,公司的手法則有了「創新性」的改進:直接繞開了保險公司環節。
在實地調研中,做空機構的人員假扮患者,前往公司的關聯藥店購買Auvelity。藥店稱已按常規流程向保險公司申請預授權,並以10美元的醫保覆蓋價格銷售藥品。
事后,做空機構發現,其未能在保險公司處查詢到Auvelity的理賠記錄。也就是説,藥店雖然一直以醫保價銷售Auvelity的過程,但從告知保險公司。
這意味着,儘管公司確認的藥品收入是1000美元,但除了10美元的真實現金流入,剩余的現金流永遠無法通過保險公司收回。
公司這麼做的好處是,由於不涉及第三方保險公司的利益,大大降低了造假東窗事發的概率。
但缺點是,公司無法像Valeant那樣完成收入和現金流的閉環,公司的應收賬款與日俱增。
據公司披露,自Auvelity 2022年上市以來,確認的相關累計收入約為1.89億美元。
與此同時,公司的應收賬款從2030萬美元增至1.01億美元,淨增加8110萬美元。
也就是説,公司約有43%(注:0.811/1.89*100%)的Auvelity收入,一直未能轉化為真實現金流。
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同樣疑點重重。
據公司披露,其藥品的應收賬款,通常在60天及以內收回。
然而,自Auvelity上市后,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在120-140天,是其披露的合理天數區間的兩倍多。
至於應收賬款及其周轉天數的不合理性,公司始終未給出解釋。
話說回來,Valeant自2015年被香櫞做空以來,市值一蹶不振。
此后9年,Valeant經歷了管理層重整、公司改名、重大資產剝離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始終未能重獲資本市場的信任。
作為一家擁有博士倫知名品牌、年營收逾80億美元的全球製藥巨頭,其目前市值竟不足25億美元。
相比之下,公司此番似乎相當幸運,股價受做空報告的影響有限。
做空報告發布當日,公司股價一度下跌近10%,但次日便回升至被做空前水平。
這背后或許離不開機構的站臺。
Auvelity的稀缺性光環,令公司一直是華爾街的寵兒。據披露,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機構投資者的持股佔比高達82.98%。
做空報告發布的次日,花旗(C.N)重申公司「買入」評級,並表示目標價位穩定在125美元,較公司目前股價高出約70%。
做空機構和花旗,究竟哪一方是正確的呢?
風雲君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公司龐大的應收賬款,最終能否順利轉化為現金流,或者在數年后走向減值?
姑且讓子彈飛一會兒,答案交給時間即可。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后的30天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