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會財局:恆大(03333)等相關案件仍在調查 不輕易抵制會計師事務所

2024-06-12 17:19

智通財經APP獲悉,年初中國證監會裁定恆大2019、2020年度虛增約5600億人民幣收入,然而,三年前香港會財局宣佈介入調查3間上市公司審計問題,其中就包括中國恆大(03333)。新任行政總裁賴翠碧表示,有關調查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不能因為別的監管機構做得快,我們都要加速,監管不是鬥快的工作。"

香港會財局主席主席黃天祐補充,各地監管機構的大方向都是一致,"如果因為別人快,我們因此感受到壓力,心理質素未免太差"。不可能今日收到投訴,明天就抓人、控告,公眾會質疑有無盡職調查(due process)。

賴翠碧稱,每個地區的監管流程不盡相同,內地有其標準和做法,而另一些地區如英國財匯局,近期剛完成的案例也是關注2016至18年度的帳目,而且"報告一出就有數百頁,可見當中的工作量"。她稱:"三年時間是否長得不能接受,我不認同。"

據悉,香港會財局2021年先后公佈調查康宏環球、壹傳媒和中國恆大的財務報表,以及其相應核數師責任,至今尚未公佈結果。

賴翠碧坦言,公開調查案件會令公眾有所期望,未來若認為案件涉及重大公眾,仍會在調查完成前披露。賴翠碧稱,"公開講了或許讓人覺得很久未能完成,但公眾有知情權,未來若有同類事件是否向外交代,答案是會的。"

恆大地產個案公開后,其時任核數師普華永道的責任引關注,5月份中國證監會表明"推動對相關中介機構的調查",但結果尚未出爐,但已不乏國企宣佈停用普華永道核數。

對此,雖然不能評論個別案件,但黃天祐稱:不鼓勵上市公司因事務所某一被罰個案而抵制、排擠,很輕率去決定更換,除非該事務所承認或被發現整個系統千瘡百孔。若是SQM(質素管理系統)失了效,就應該整改,不能輕易「一竹篙打一船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