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06-06 21:11
AI熱潮推動下,「總龍頭」英偉達股價屢創新高。截至昨日收盤,英偉達年內累計漲幅近150%,同時,市值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時隔22年再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上市公司,僅次於微軟。
而英偉達近期的持續上漲也令有着「國會山股神」之稱的前美國眾議長南希·佩洛西暴賺。據不尋常的鯨魚數據,佩洛西及其丈夫保羅·佩洛西已經從她去年購買的英偉達期權中賺了400萬美元(約合2900萬人民幣)。從那天起,英偉達正股累計上漲了151%,這筆投資的回報率達到210%。此外,佩洛西仍然沒有賣出她的看漲期權。據悉這筆收益是佩洛西作為美國眾議院議長工資的20倍。
在最新一季的財報中,英偉達官宣了1:10的股票拆分計劃和分紅計劃。據此前公告,拆股計劃將於6月10日(周一)開盤時進行,截至6月6日(周四)收盤前在冊的英偉達股東,將在6月7日(周五)收盤后額外獲得9股普通股。
拆股在即!英偉達股價將如何變化,后市怎麼走?
股票分拆本身並不創造新的價值,就像一個蛋糕無論切成多少份,其總體積是不變的。假設英偉達當前的股票價格為1200美元,已發行股數為24.7億股。如果公司實行1拆10的拆股,那麼除淨日的股價將調整為120美元,而股數將增加至247億股。這一過程理論上不改變公司市值,股東持股比例保持不變,不影響資產淨值或實際價值。
股票分拆通常被看作是利好消息,因為股價往往在分拆前已經被推高,分拆后由於入場門檻降低,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從而可能成為進一步推升股價的動力。
美銀的分析顯示,自1980年以來,宣佈股票分拆的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在宣佈后的3、6和12個月內,股價表現普遍優於指數。這些公司在12個月內的平均股價漲幅為25.4%,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同期平均漲幅為11.9%。歷史上,拆股公司在宣佈拆分后12個月內的平均回報率約為25%,而同期指數回報率約為12%。
縱觀英偉達史上進行過的5次拆股,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6年按1:2比例拆分,而2007年、2021年按2:3、1:4比例拆分。
拆股之后,儘管短期內股價可能會面臨一些壓力,但從英偉達的歷史表現來看,長期上漲的概率較高。特別是在2021年的拆股后,英偉達的股價在六個月內顯著上漲了近40%,並且自那次拆股以來,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500%。華爾街對英偉達前景充滿信心,美國銀行分析師此前將英偉達目標股價從1320美元提升至1500美元,預計有25%的上升空間,成為華爾街最高目標價。
拆股會對投資者持倉帶來什麼影響
拆股是自動進行的,股東無需採取任何行動,只需持有股票即可在拆股后獲得相應比例的額外股份。
如果你在6月6日美股收盤前持有英偉達股票,你將根據1拆10的比例自動獲得額外股票。具體來説,每持有1股1200美元的英偉達股票,你將額外獲得9股,總計10股,新股價為120美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此前將季度現金股息從每股0.04美元提升至0.10美元,新增的股息相當於拆股后每股0.01美元,將在6月28日發放給6月11日的在冊股東。
英偉達朋友圈或聞風而動
隨着全球AI熱潮正在上演,市場對GPU的需求空前高漲,並牽動多個細分產業增長。英偉達CEO黃仁勛也曾表示,公司正處於下一波增長的起點。新芯片Blackwell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貨、第三季度增產、第四季度投放到數據中心,為公司帶來大量收入。英偉達及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於這一趨勢。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黃仁勛在演講中闡述了加速計算對計算產業的革命性影響及其CUDA技術的重要成果。隨着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每年更新的高性能AI芯片對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至關重要,同時,AI驅動的機器人可能引領工業革新,成為AI浪潮的新動力。預計AI算力需求將持續增長,英偉達拆股后的表現將對與其緊密合作的公司產生深遠影響。
以下是華盛資訊梳理的英偉達美股「朋友圈」:
除了投資英偉達股票外,對於願意承擔風險以求得高回報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兩倍做多英偉達的ETF。其中, $NVDL 的資產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而 $NVDX 今年的表現最為突出,回報率超過了416%。
提供反向回報的英偉達槓桿ETF包括: $NVDQ (2倍做空)、 $NVD (2倍做空)、 $NVDD (1倍做空)和 $NVDS (1.25倍做空)。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