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5-26 16: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財經雜誌
性能優勢是英偉達算力芯片的核心競爭力,華為昇騰等中國芯片產品正在跑步補位
文|顧翎羽
編輯|謝麗容
爲了維繫中國市場,英偉達可能正在做出更多讓步。
5月24日,有媒體稱由於特供中國市場的AI芯片H20系列需求不佳,英偉達已經下調了H20系列芯片的價格。
報道稱,今年2月初,英偉達H20在中國接受預訂之時,渠道預訂價單卡在1.2萬-1.5萬美元(約8.69萬-10.86萬元人民幣)之間,經銷商實際報價單卡一度超過11萬元人民幣,八卡服務器則約為140萬元人民幣。而及至目前,由於需求不振,H20芯片單卡渠道實際報價已經來到約10萬元人民幣,八卡服務器每台售價約介於人民幣110萬-130萬元。在某些情況下,英偉達H20芯片售價已比被認為是其中國競爭對手的華為昇騰 910B低10%以上。
多位供應鏈相關人士向我們確認了H20需求不振和降價這一情況屬實。有計算中心用户甚至表示,按實際成交價格,H20價格和昇騰 910B相比可能已經低了不止10%。一臺八卡英偉達H20服務器目前市場價可能下探至約100萬元人民幣,而華為 910B八卡服務器普遍在170萬元以上。
H20需求不振
H20是目前中國市場上能在合法渠道上買到的用於大模型訓練的最先進的英偉達芯片。
過去兩年里,美國曾經三度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無論是通過官方渠道還是特殊渠道,中國公司開始瘋狂搶購英偉達等AI芯片,一張GPU售價一度飆漲至接近40萬元。在2022年10月和2023年10月兩次出口管制后,英偉達所有可用於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先進GPU悉數被禁,包括此前在第一次芯片管制后英偉達為中國市場特供的H/A800。
2023年底,在第二次芯片管制后,英偉達再次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三款在數據傳輸速度等關鍵性能上進一步降低的芯片:H20、L20和L2。其中,H20被認為是目前歐美公司大模型訓練普遍採用的H100 閹割版,算力約只有H100的不到15%,在部分特定場景下表現甚至遜於昇騰 910B。
H20在今年一季度開始接受預訂。我們瞭解到,H20在中國的預訂僅接受大客户。各大互聯網頭部公司都在採購,字節跳動和阿里是採購數量較多的兩家。
今年3月30日,美國升級對華芯片出口禁令,表示將對中國出口的AI半導體產品採取「逐案審查」政策規則,全面限制英偉達、AMD以及更多更先進AI芯片和半導體設備向中國銷售。
儘管此次禁令主要針對英偉達此前已經在中國被禁的H800/100、A800/100等先進產品,並未影響到新的H20等特供版產品,但《財經》獲得的綜合信息顯示,中國公司對H20等新的特供版產品的興趣在此次禁令升級后再次下降。
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因為禁令升級讓部分中國公司把目光再度聚焦在此前已經被禁的產品。H20算力被閹割嚴重,而此前囤積的英偉達產品在市場上尚有存貨,和這些產品相比H20性價比極低。
阿里巴巴被傳訂購了3萬多塊H20芯片,其並未對此做出迴應。阿里雲採購英偉達產品主要用在自家的雲服務器上,以對外提供算力。一位阿里雲相關業務人士向我們表示,目前客户更認可的仍舊是老款的英偉達系列產品。新的H20系列產品由於算力被閹割得太嚴重,市場對其熱情不高。
多位渠道人士驗證了這一説法,今年第一季度,有相當一部分此前被囤積的英偉達算力在市場上釋放,且價格也有回落,一臺H800的八卡服務器價格已經由去年高峰期320萬元以上下探到目前的280-290萬元左右。雖然價格仍舊高昂,但是供應相對充足。對比之下,如果是在非官方渠道,幾乎不會有客户詢問H20。
二是英偉達在中國市場正越來越面臨國產芯片的挑戰。
華為通常被認為是國產芯片中的頭部選手。百度和科大訊飛等公司都曾公開表示採購了大量華為昇騰芯片。我們瞭解到,華為芯片目前和英偉達相比,在性能和生態上差距仍舊不小。除了努力提升出貨量之外,華為還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來幫助廠商進行計算框架適配。
一位接近華為芯片人士告訴我們,910B的性價比並不見得比H20高,且還存在很多技術細節受到掣肘。華為現在的做法是,通過提高整體解決方案的性價比來增強芯片的競爭力。「雖然昇騰910B在市場上不愁賣,但是華為內部還是更在意產品的實際表現,希望可以更好。」
一位在近期採購過華為昇騰芯片的某公司計算中心負責人告訴我們,一臺搭載八卡英偉達H20的服務器目前市場價已經下探至100萬人民幣左右,而昇騰910B等效八卡服務器可能需要170-180萬元甚至更高。他表示,具體的成交價格視需求規模和緊急程度而定。但是,媒體報道中的「華為 910B售價約12萬元,其八卡服務器等效產品價格從130萬元到150萬元人民幣起」這個報價已經滯后了,「這是新一輪管制前的價格,而在新一輪管制后,華為芯片價格有明顯上漲」。
某大模型初創公司的一位技術負責人士透露,昇騰910B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儘管能採購到英偉達芯片,他們還是希望同時能夠採購到華為的算力芯片。「主要是考慮到供應的持續性問題,如果只用來自英偉達的算力,投資人就會對此有疑慮。」
此外,英偉達在今年3月又發佈了新的革命性GPU產品,基於Blackwell架構的B200和GB200系列,將大模型訓練算力提升了數倍,並將在今年二季度出貨。之前英偉達每一次發佈新品后,都會衝擊到既有產品的價格。有產業鏈人士認為,儘管新品並不會對中國市場進行銷售,但是對比之下,對中國公司而言,現有英偉達產品的技術優勢就顯得更不明顯,H20的性價比也顯得更低了。
降價邏輯
面對這種情況,英偉達在求變。
英偉達芯片由臺積電代工。一位接近臺積電的行業資深人士透露,由於產能有限,英偉達過去的做法通常是優先保障歐美大客户的供應。以去年中國公司向英偉達訂購特供版的H800和A800為例,儘管在2022年四季度英偉達已經推出A800,2023年初推出H800,但是對中國客户普遍到年中才交付A800;到2023年11月,也就是第二次芯片禁令正式生效之時,相當數量合法渠道訂購H800仍舊未交付。
但是,H20芯片的出貨節奏則明顯加快。H20在今年一季度開放預訂,市場稱從下單到交付僅需要一個月。
產業鏈信息顯示,由於內存容量更大,H20的生產成本高於H100。在H20推出之初,多位分析人士也曾經向我們表示,即使中國公司對新的中國特供版產品需求不高,以英偉達一貫的風格,大概率也不會對這些產品進行降價。因為英偉達產品在全世界供不應求,如果H20降價盈利空間有限,英偉達會把有限的產能投入在其他利潤率高的產品上。
全世界的AI公司都在搶購英偉達。儘管瑞銀的報告顯示,目前英偉達的交付時間在縮短,已經從2023年末的8個至11個月縮短了一半時間,但是,英偉達CEO(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近期稱,英偉達現在仍舊面對市場的需求壓力,目前大約1.5萬-2.0萬家生成式AI初創公司,都在等待成為英偉達的客户。
同時,科技巨頭們也在加大采購量。根據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2023 年全球雲計算服務商的資本支出僅增長了4%。但預計2024年將激增 42%,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科技巨頭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所致。
也就是説,情況已經和此前業內預想有所不同。爲了維繫中國市場,英偉達正在做出比過去更多的讓步。
一個事實是,中國市場逐漸萎縮,對英偉達來説,此前花了大力氣在中國建立起的生態優勢也將會逐漸縮小。而生態的優勢如果喪失了,意味着英偉達或將越來越沒有可能重返中國市場。
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表示,英偉達必須在價格上與華為競爭,纔有可能在中國市場拿到足夠的訂單。
研究機構IG 市場分析師 Hebe Chen表示,英偉達正在走一條微妙的路線——努力在維護中國市場和應對美國政府緊張局勢之間尋找平衡。從長遠來看,英偉達也應在為最不利的情況做準備。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財季,英偉達中國大陸收入高達40.3億美元,環比大漲47%。出口管制規則出臺后,2023年第四財季英偉達中國大陸收入僅為19.5億美元,環比大降52%。當季,中國大陸僅佔英偉達總營收的8.8%,是歷史最低點。
英偉達和AI相關的數據中心業務在中國大陸的收入佔比過去長期達到20%-25%。但自2023年10月起,該收入顯著減少。英偉達高層此前曾表示,中國大陸在數據中心收入中的比例已降至個位數。
5月23日,英偉達公佈了新一季財報,營收高達260.44億美元,同比增長262%;淨利潤148.8億美元,同比大增628%。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成績再創歷史新高。一季度營收為226億美元。
但是,根據高管在業績會上透露的信息,中國大陸的數據中心收入仍舊在減少。
黃仁勛表示:「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比過去的水平要低得多。由於我們在技術上受到限制,現在在中國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們將繼續儘可能為那里的客户和市場服務,盡我們所能。」
責任編輯: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