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AI領域動作頻頻:與扎克伯格「冤家路窄」 規劃「算力超級工廠」

2024-05-26 02:34

財聯社5月26日訊(編輯 史正丞)種種跡象顯示,隨着前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成立接近一周年之際,這家公司正在加快AI領域的佈局,對資本市場的映射也在不斷加強。

根據最新報道,xAI不僅正在與馬斯克的「老對手」扎克伯格爭奪與定製化聊天機器人團隊Character.ai合作的機會,同時公司在算力建設方面的消息也頗為吸引眼球。

與扎克伯格「冤家路窄」

隨着馬斯克收購推特(現在改名為X)后,他與Meta老闆扎克伯格就成了直接競爭對手。而社交媒體平臺對定製化聊天AI的獨特需求,也使得他們同時叩響了硅谷創業公司Character.ai的大門。

Character.ai是一家專門開發AI聊天機器人創作平臺的公司,致力於打造模擬真實人物(例如黃仁勛、愛因斯坦)或虛擬人物(例如遊戲《原神》的里某個角色)語言風格的聊天機器人

image

(由用户創建併發布在平臺上的「愛因斯坦機器人」,來源:Character.ai)

值得強調的是,Character.ai的創始人Noam Shazeer,正是當年谷歌Transformer論文的作者之一。時隔多年,這批開創當今AI新格局的谷歌研究員們紛紛踏上了創業的道路。

image

(Transformer論文作者齊聚今年英偉達GTC大會,左二為Noam Shazeer,來源:英偉達)

據多名知情人士表示,Meta公司與xAI都與Character.ai展開了早期的討論,主要涉及研究層面的合作,例如模型開發和預訓練。

Meta此前曾表示,正在整合AI人物聊天機器人到旗下Facebook、Instagram等多個平臺,其中也會包括一些「扮演名人」的機器人。與此同時,xAI也開發了聊天機器人Grok,供X平臺的付費訂閲用户使用。

對於馬斯克和扎克伯格而言,他們在開發專屬人物AI層面也有一項其他科技巨頭不具備的優勢——手里有着大量社交媒體的數據。

建設「算力超級工廠」

在AI領域要有一番作為,也離不開持續砸錢搞算力。

根據科創媒體The Information周六報道,在今年5月的一次投資者演示中,馬斯克表示xAI計劃建造一臺規格驚人的超級計算機,直言這將是一個「算力超級工廠」。

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曾經透露,訓練Grok 2模型大約需要2萬個英偉達H100 GPU,而訓練下一代模型以及更高版本則會需要10萬個英偉達H100芯片。

頗為符合馬斯克豪邁風格的是,他準備把所有芯片全串進一臺「超級計算機」里。他對投資者們表示,這個項目如果能夠完成,將至少是當今存在的最大GPU集羣規模的四倍。馬斯克同時也表態會親自下場,推動這臺機器在2025年秋季運作起來,並補充稱可能會與甲骨文合作開發這台龐大的計算機。

雖然特斯拉自己也在開發Dojo超算,但「算力超級工廠」依然還是要排隊搶購英偉達的芯片。在今年3月英偉達的Blackwell新聞稿中,馬斯克就公開喊話稱英偉達的人工智能硬件是「最好的」

image

(來源:英偉達)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中旬時曾有消息稱,xAI接近與甲骨文達成一項持續多年、價值「百億美元」的雲算力供應協議,一度推高甲骨文股價。一邊不斷採購算力,同時自建「算力超級工廠」,xAI追趕市場領跑者的架勢已經顯露無疑。

有知情人士稱,xAI正在以240億美元的估值目標展開融資,計劃在未來幾周內籌集超過60億美元。粗略估算,這筆錢大概夠買20萬個H100芯片。

從AI大廠的角度來看,60億美元大概只夠燒1-2年的功夫。馬斯克自己也曾承認,現階段要在AI賽道具有競爭力,每年至少要花幾十億美元。

題外話:AI大佬早早佈局「泛AI賽道」

隨着英偉達本周又一次交出驗證AI景氣度的財報,美股市場也呈現了新的動向——除了炒芯片股外,資金也開始運作電力、電廠、電氣設備、光伏等與數據中心配套有關的板塊。

馬斯克自然不必多説,特斯拉旗下擁有成熟的儲能業務,同時也是不少光伏發電廠、光伏設備製造商的供應商。

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投資的核裂變初創公司Oklo也在本月中旬登陸美股市場。公司的首席執行官Jacob DeWitte本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來詢問電力採購的80%客户都是數據中心運營商,他預期這種狀況只是「冰山一角」,未來數據中心的需求還會更多。

Oklo本周宣佈簽訂了一份100兆瓦規模的數據中心園區供電協議。不過公司至今尚未獲得建設小型核電站的許可,DeWitte也表示2027年前都不太可能有投入運營的電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