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成立三個月即發佈清盤警報,景順長城強捧「新人」農冰立遇挫

2024-05-20 15:56

作者 | 蘇向前

對於頂流基金公司景順長城來説,近些年來在內地二級市場上成功塑造了劉彥春、楊鋭文、鮑無可等一大批權益明星基金經理,這也導致其他公募基金公司的實力派基金經理投奔而來,比如前寶盈基金的李進、張仲維等,但水土不服的現象開始越發多了起來。

本文要提到的基金經理農冰立也是一位實力悍將,他最早開始基金經理生涯是在工銀瑞信基金,曾經有一隻基金的任職回報超過了95%。但是在轉投景順長城基金后,他從2023年7月纔開始重拾基金經理的教鞭,先是輔助名將劉蘇共同管理品質長青基金,后是從今年2月1日開始獨自擔綱景順長城卓越成長,但沒想到幾個月后清盤警報就響起來。

權益大廠景順長城推「新人」遇挫

從農冰立的個人簡歷來看,他曾任泰達宏利基金研究部研究員,天風證券研究所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工銀瑞信基金研究部分析師、基金經理。2022年10月加入景順長城基金公司,2023年7月起擔任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

在工銀瑞信擔任基金經理期間,他先后管理過三隻產品,截至卸任均取得正的收益,其中表現最好的一隻是工銀智能製造股票,他在管理4年零122天時間中的任職回報是95.53%。在跳槽到新東家后他在度過靜默期后先是和劉蘇管理了品質長青卓越混合,從時間來看,該基金最近三個季度是由兩位基金經理所聯合管理的。

從規模的變化來看,兩人聯手也未能扭轉規模持續下滑的趨勢,數據顯示:該基金的規模從2023年一季度的13.34億元逐季下跌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0.11億元,縮水超過了3億元。單純對應到業績,似乎這樣的縮水有些不合情理。因為2023年全年,該基金淨值回撤僅約10%,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三分之一。同時2024年從年初到現在,該基金所實現的淨值增長率約為5.79%,在同類基金中同樣排在前三分之一。

業績與規模背離的原因出在哪里呢?從任職馬上將滿12年的名將劉蘇來看,截至今年3月31日,他仍然是「雙百」基金經理(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約為103.94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44.11%),特別是他所有在管的基金產品今年到目前都是正收益。

但是拿品質長青混合和劉蘇單獨管理的景順長城動力平衡對比,基本就能發現問題的根源了。同樣是參照一季報的十大重倉股,兩者中竟然只有一隻重倉股紫金礦業重合。作為劉蘇在管產品中僅有的任職回報翻番的基金,動力平衡所重倉的是清一色的價值藍籌類標的公司,這類公司尤其在新國九條出爐后表現強勢收復失地,至今幾乎年內全數飄紅,特別是出海概念的海爾智家和資源龍頭的紫金礦業漲幅都超過了50%,僅有白酒龍頭貴州茅臺目前還有不到一個點的下跌。

再看兩人合管的品質長青基金,除去紫金礦業外,該基金重倉的基本是中際旭創天孚通信等大科技概念股,這大概率屬於農冰立的能力圈範疇之中。在近期二級市場風格切換明顯下,屬於科技股的空間或許沒有去年那般大。

新基金景順長城卓越成長拉警報

作為農冰立在景順獨自管理的首隻產品,景順長城卓越成長成立於2024年的2月1日,成立時候的規模約為5.53億元。從產品介紹來看「本基金通過行業配置和個股優選策略,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力爭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回報。」同時,它的業績比較基準在權益部分是對標滬深300指數

目前該基金是開放申購和開放贖回的狀態,但未曾想5月15日就迎來了清盤警報公告,根據《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合同》生效后,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合同終止,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時,從其規定。」 截至2024年5月13日,該基金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一種的可能是投資者對農冰立德投資風格不太認可,另一種的可能就是基金在成立時找過過橋資金來撐場以便基金能夠順利成立,但這樣的資金在產品打開后也就順勢撤退了。

從媒體對他的公開報道來看,農冰立還有一個組合特徵是,一直期待把握成長股的「大江大河」,就是那些時代無法忽視的重大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他強調「所有的產業趨勢里面都有陽面和暗面,陽面是像AI、新能源這種,所有認知特別強的東西,這是陽面的東西。也有一些相對暗面的產業趨勢,比如大家買新能源的時候,可能比較關注像寧德、比亞迪這樣比較大的公司,但在此之外,暗面是一些小的技術趨勢,比如新材料和高端製造。」

目前卓越成長已經風雨飄搖,究竟該基金會不會被清盤,6月初就將見分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