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58家上市物企成績單:誰盈利?誰虧損?

2024-05-07 00:26

  上市物企2023年年報披露已經結束,營收盈利表現如何?新京報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的58家上市物企數據進行了縱向、橫向的對比分析,整體來看,2023年行業呈現營收增幅放緩、增收不增利、部分企業虧損、加強現金流管理等特點。

  上市物企盈利下降背后有哪些原因?對於業績改善,企業有哪些措施可用?

  「碧萬綠」收入位列前三

  從營收規模來看,2023年,物管行業呈現明顯分化的特點。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58家上市物企中,第一名碧桂園服務營收超過400億元,最后一名僅3.4億元,為中天服務

  頭部企業優勢明顯,「碧萬綠」取得收入的前三名。其中,2023年,碧桂園服務實現營收426.1億元,同比增長3%,營收規模排名第一。其次是萬物雲,實現總收入約332億元,同比增長10.2%。第三是綠城服務,收入173.9億元,同比增長17.08%。不過,對比來看,第三名與前兩名差距較大。

  第二梯隊的物企,收入規模在100億元-160億元,陣營內差距較小。其中,雅生活收入154.4億元,保利物業150.6億元,華潤萬象生活147.7億元,中海物業130.5億元,恆大物業124.9億元。

  規模在50億元-100億元的物業企業有4家,分別為世茂服務、融創服務、永升服務、新城悦服務。

  最后一梯隊物企收入規模在10億元以下,共17家,其中興業物聯、眾安智慧生活、祈福生活服務、燁星集團、德商產投服務、中天服務的收入在3億元左右。

  從上市物企營收增速來看,2023年回落明顯。克而瑞數據顯示,2023年,57家上市物企營業收入總值為2784.40億元,均值為48.85億元,同比增長14.34%,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4.7個百分點。

  億翰智庫統計的2023年54家物企披露總營收為2718.97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較2022年同期的27.5%下滑了約18.9個百分點,下滑幅度整體較大。

  對於收入增速下滑原因,億翰智庫分析,一方面是受到地產開發下行影響,增量市場交付有所減少,另一方面是物企從重規模進入重質量階段;此外,增值服務收入也有所減少,同樣受上游房地產企業影響,物企主動縮減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同時業主增值服務開展並不如設想中的順利。

  具體來看,中指研究院統計的58家上市物企中,44家營收實現同比增長,14家出現下降。增幅排在第一的是建發物業,同比增長55.83%;其次是濱江服務,增幅41.69%;第三是蘇新服務,增幅35.73%。

  降幅排在最后三位的是祈福生活服務、建業新生活、榮萬家,分別同比下降9.88%、9.64%、9.08%。值得關注的是,規模排名靠前的世茂服務、融創服務,營收也出現下降。世茂服務營收82.03億元,同比下降5.03%;融創服務營收70.09億元,同比下降1.64%。此外,收入規模排在前20名的金科服務、合景悠活、遠洋服務,營收也都出現下滑。

  行業整體增收不增利

  從盈利表現來看,2023年物管行業整體是增收不增利,部分企業不僅利潤下降,還出現虧損。

  58家上市物企中,49家實現盈利,9家處於虧損狀態。其中,華潤萬象生活以29.43億元的淨利潤排名第一;其次是萬物雲,淨利潤20.36億元;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還有恆大物業、保利物業、中海物業。淨利潤前十名的還有招商積余、綠城服務、雅生活服務、建發物業、永升服務,利潤規模在5.2億-7.5億元。

  9家虧損物企分別是燁星集團、正榮服務、浦江中國、朗詩綠色生活、時代鄰里、融創服務、佳兆業美好、建業新生活、金科服務。其中金科服務虧損最多,其次是建業新生活、佳兆業美好。

  年報顯示,2023年,金科服務淨虧損9.82億元,歸母淨虧損9.51億元。建業新生活虧損約5.78億元,2022年同期為5.71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年內虧損約5.74億元,2022年同期為5.62億元。

  從淨利潤同比增速來看,58家物企中,刨除9家虧損企業,28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21家同比下降。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建發物業,淨利潤5.47億元,同比增長117.79%;其次是第一服務控股,淨利潤7015萬元,同比增長38.78%;第三是華潤萬象生活,同比增長32.96%。

  淨利潤同比負增長的有眾安智慧生活、永升服務、星悦康旅、興業物聯、卓越商企服務、東原仁知服務、碧桂園服務等。其中,世茂服務降幅最大,淨利潤3.17億元,同比下降136.13%;其次是鑫苑服務,同比下降108.41%;另外,弘陽服務同比下降84.83%。

  對於下降原因,弘陽服務稱,由於地產行業市場環境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地產開發項目服務需求的減少和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的降低,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在報告期內從2022年的約1.25億元大幅降至6690萬元,降幅高達46.3%。

  整體來看,2023年,上市物企增長質量有待提高。從行業層面來看,億翰智庫統計的54家物企淨利潤總額約為157.16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增速並未跑贏營收增速。其中,共24家物企出現毛利潤下滑。

  利潤下滑背后的原因是什麼?深圳恆賽福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恆車通停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學斌表示,物業企業2023年利潤下降,其實不是物業公司本身的問題,而是以往物業公司所謂的盈利是不真實的,2023年只不過是逐步回到真實的狀態,當然,也有一些物業企業進行了大量收併購,但實際上並沒有完成所收購企業的融合,或者未能真正達到原來的收購預期,導致大量計提商譽減值,這方面也是影響物業公司利潤的一個方面。此外,還有一些物業公司和地產公司在資金、損失方面牽扯不清,這也導致了利潤下降,而這可能是一個短時的現象。

  此外,從盈利水平來看,過半上市物企毛利率同比下降。中指研究院統計的58家物企中,平均增速為-1.45%,其中,19家同比增幅為正,39家增幅為負,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具體來看,降幅最大的是德商產投服務,毛利率為26.84%,同比下降8.58個百分點;其次是榮萬家,毛利率24.94%,同比下降6.95個百分點。

  億翰智庫稱,從利潤率角度來看,上市物企毛利率、淨利率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2023年平均毛利率約為20.25%,較2022年的22.92%下降約2.7個百分點,淨利率以及歸母淨利率相對保持穩定。

  萬物雲董事長朱保全認為,當下,很多企業毛利下滑,其實就是財務報表的一次清洗,過去來自於關聯單位的業務比例高,毛利也高,關聯收入比例下降了,毛利自然下降了。

  對於盈利水平的下降,深圳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祕書長張紅喜總結以下幾點原因:新入夥項目減少;成本逐年上升,但調價相當困難;與開發商有關的非業主增值服務大幅降低;老舊小區、「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及物業管理)以及城市服務等低毛利業務佔比上升。

  減值撥備致利潤「失血」

  值得關注的是,上市物企業績大幅縮水背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於關聯企業的減值撥備。受地產開發流動性危機影響,關聯方應收款風險上升,這些物企對應收款等進行大額減值撥備。

  對於利潤下降,碧桂園服務解釋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關聯方貿易應收款減值撥備。其稱,出於謹慎性原則,已就關聯方所欠的貿易應收款項進行計提減值撥備約18億至23億元;對公司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減值計提約14億至18億元。

  建業新生活公告也指出,虧損原因主要是對貿易應收款項和金融資產增加減值撥備,以及調整和縮減向非業主業務板塊提供的增值服務規模,導致該分部收入和盈利能力下降。

  據瞭解,2023年,建業新生活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達13.08億元,同比大增548.41%。高額減值因此成為公司2023年利潤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

  此外,弘陽服務利潤顯著下降,主要因房地產行業市場環境變動,導致對關聯方的應收款項計提減值準備大幅增加。數據顯示,弘陽服務2023年計提減值達1719.9萬元,較2022年的927.4萬元同比增長85.42%。

  還有雅生活,2023年產生的商譽減值虧損達到4.3億元;貿易及其他應收款減值撥備達到5.4億元,同比增長14.9%。

  雅生活指出,淨利潤下滑的原因,一是業務結構調整,非周期業務(物業管理服務、業主增值服務和城市服務)佔比提升及運營成本上升;二是出於謹慎性原則,對貿易及其他應收項及商譽計提減值撥備。

  中指研究院物業總經理牛曉娟分析稱,2023年,部分企業關聯方面臨流動性困境,導致企業對關聯方應收款項計提的減值準備大幅增加,壞賬風險加大,利潤「失血」。不過,商譽及無形資產佔淨資產的比重下降,商譽減值對物企利潤的衝擊減弱,但企業出於謹慎考慮,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對利潤的影響仍需時間消化。其中,國企憑藉穩定關聯方的加持,受減值影響較低,利潤及利潤率仍有保障。

  牛曉娟進一步稱,爲了減輕企業的減值撥備與計提的影響,物企仍需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獨立性,逐漸以市場化原則處理與關聯方的業務往來;項目來源更加多元,通過招投標、合資合作、併購等方式,降低關聯方項目供給佔比,使業務開展更加科學合理。

  注重加強現金流管理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地產開發行業遭遇現金流挑戰,違約不斷,對於關聯度較高的物業企業來説,有了前車之鑑,對於現金流的管理與重視都在2023年加強。

  在2023年物企業績發佈會上,「經營性現金流」成為高頻詞之一。億翰智庫以發佈年報數據的54家物企為樣本,行業內的流動比率均值約為1.86,處於良好的合理區間。其中52家物企的流動比率大於1,證明了物企在去周期化背景下的優秀運營效率和盈利質量。

  克而瑞顯示,披露數據的57家上市物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均值為22.8億元,較同期增長10.4%,增速由負轉正,7成以上的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提升。

  其中,萬物雲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最高,為157.45億元;其次是華潤萬象生活,為156.33億元;第三是碧桂園服務,為126.37億元。

  從經營性現金流淨額表現來看,企業安全係數也正在提高。多家上市物企盈余保障倍數超過1,如世茂服務該比例高達3.25。

  即便如此,仍要關注應收賬款的潛在風險。從整體情況來看,克而瑞統計的55家上市物企應收賬款均值為16.38億元,同比增長13.45%,較上年同期下降19.9個百分點,但仍高於營收增速(7.19%)。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提升仍是普遍現象,下降的企業不足2成,應收賬款回收難度依然較大,壞賬風險依然存在。

  以建業新生活為例,2023年,其來自關聯方的貿易應收款項規模約16.94億元,佔總規模比例約57.01%,雖然呈下降趨勢,但是這個比例仍然較高,業績未能擺脫地產公司的影響。

  牛曉娟指出,總體來看,隨着企業獨立性的進一步提升,在經歷了前兩年大額計提減值后,2023年金科服務、融創服務、世茂服務等企業計提減值情況均有所好轉,應收賬款對物業企業帶來的壞賬風險總體可控。

  未來應多渠道提升業績增長

  對於未來,有業內人士分析,物企整體盈利水平仍將持續下降。那麼,物企應該如何提升毛利率、淨利率水平?

  張紅喜建議,構建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帶動物業費價格適當調整;加大拓展新項目和新業務力度,強化規模效應;利用技術手段降低服務成本;做強業主增值服務。

  展望未來,牛曉娟認為,物業企業為實現業績增長,需要重視多元業態、科技應用以及人才梯隊建設。從行業長遠發展看,做好基礎服務的同時,各項增值服務和創新服務依然是物業企業必須攻克的領域,尤其在房地產開發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后,如何充分發掘物業的自身優勢,進一步激活多元賽道潛力,是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包括社區增值服務以及城市服務、IFM(綜合設施管理)等創新型業務。

  牛曉娟進一步指出,物業服務企業要順勢而為,積極擁抱科技,將新技術不斷應用於管理和服務,結合不同業態的特殊性分類別輸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不斷打破服務邊界,滿足不同業態的物業管理需求,開啟「智慧物管」新時代。

  牛曉娟表示,隨着行業發展節奏放緩,由高速發展轉為高質量發展,企業對於人員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好的服務是優秀的員工在實踐工作中磨練出來的,物業服務質量與員工的素質息息相關,物業企業需要通過精簡、優化現有員工團隊,招聘更多專業人才,實現組織結構的優化及員工素質的提升,為企業未來發展積蓄能量。

  「總體來看,物管行業雖然步入低速增長時代,但仍充滿機遇。未來,物企仍將順勢而為,不斷開拓創新,引領行業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牛曉娟説。

  B02-B03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