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5-05 10:31
來源:商學院
利好政策之下,城市空中出行概念備受關注,資本紛紛湧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企業,包括空中客車、波音、中國商飛等航空製造企業在設立或收購公司研發eVTOL,吉利、大眾、豐田、小鵬等車企也紛紛加入低空經濟的發展中。
文|胡嘉琦
ID | BMR2004
近日,羅永浩在直播間推出了億航智能的一款新產品——「空中的士」。這款飛行汽車的預定金為3.99萬元,全款為199萬元。這不僅是一架普通的飛機,更是一種全新的出行方式。
該產品推出的背后,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高速發展。自2021年初,我國政府將「發展低空經濟」納入國家級規劃,標誌着低空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2024年3月,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已有超過20個省份將其納入政府工作議程。
3月27日,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中國民航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明確指出,到2027年,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將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將全面融入民眾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並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低空通常指的是距離地平面1000米(含)以下的空域。而低空經濟則是以低空空域為基礎,通過各種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作為主要驅動力,輻射帶動相關領域的融合發展,形成的一種綜合性經濟形態。
202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5萬億元。展望未來,到2035年,國家對低空經濟的預期是該產業規模將達到6萬多億元,實現了空間翻倍的增長。這一系列政策和數據顯示,我國低空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政策的推動將進一步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和轉型升級提供強大支撐。
利好政策推動下,城市空中出行(Urban Air Mobility,以下簡稱UAM)概念備受關注,資本紛紛湧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以下簡稱eVTOL)企業,包括空中客車、波音、中國商飛等航空製造企業紛紛設立或收購公司研發eVTOL,而吉利、大眾、豐田、小鵬等車企也積極加入低空經濟的發展中。
機遇來臨之時,「空中出行」將面臨怎樣的挑戰?飛行汽車何時能夠商業化運營?對此,《商學院》雜誌記者採訪了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匯天」)、沃飛長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飛長空」)、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航」)等低空飛行公司,並向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司瞭解了目前飛行汽車的審批進展。
01
行業痛點
目前,行業內遇到的首要問題是適航審定資源有限,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資源供不應求。
小鵬匯天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飛行汽車公司,是小鵬汽車的生態企業。該公司融合智能汽車與現代航空技術,致力於為個人用戶打造最安全的智能電動飛行汽車,為人類城市立體交通提供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小鵬匯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商學院》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行業內遇到的首要問題是適航審定資源有限,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資源供不應求。
適航審定方面,羅蘭貝格發佈的報告顯示,在貨運領域,由於不涉及人身安全問題,主要關注貨物/貨運量的攜帶能力,因此相對容易進行測試和審批,並最終投入商業運營,為飛行器OEM(主機廠)和服務運營商帶來收入。
相比之下,客運領域的適航審定需要經過嚴格的認證程序,這包括了eVTOL硬件安全驗證和低空運行規則設計,同時還涉及與眾多城市管理職能部門的協調工作。由於程序複雜且周期長,客運的適航審定更加嚴格。
億航EH216-S型號屬於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中國民航局通過《專用條件》形式頒發了適航審定文件,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針對這類航空器的認證標準,並於2023年10月頒發了認證。這一舉措樹立了良好的探索示範效應,為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與此同時,中國民用航空局向億航頒發了EH216-S型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型號合格證(TC)。
民用航空器的適航審定需要通過獲得三個重要證書,即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PC)和單機適航證(AC)。在這三個證書中,型號合格證是最具挑戰性的一項。業內人士通常將其描述為「三大通行證」中最難獲取的一個,因為它證明了民用航空產品的設計已經完全符合相關的適航規章。雖然生產許可證和單機適航證在流程上同樣重要,但在技術難度上卻遠不及型號合格證。
在小鵬匯天看來,行業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政策方面:空域開放尚未落實,低空空域管理體系仍不明確。
《發改委解讀:擴大低空空域開放,突破通用航空業增長瓶頸》一文指出,目前,低空空域管理存在着一系列問題,包括空域劃分不夠合理、管理體制不夠科學、運行機制不夠順暢、法規制度不夠健全、政策措施不夠配套、安全責任不夠明晰、服務保障不夠完善等。這些問題尚未得到明顯改善,與通用航空用户和業內人士的期望存在較大差距,也無法滿足通用航空業的發展需求,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映。
小鵬匯天負責人表示,行業面臨的第三個問題是技術、政策、軟硬件設施以及人們的接受程度等條件都尚未成熟。為支持飛行汽車的普及,需要建立相應的軟硬件配套設施,例如設立起降點、運營示範區、飛行基地等。
02
等待認證
在備受關注的低空經濟領域,吉利、大眾、豐田、小鵬、波音、空客、巴西航空等公司的eVTOL項目仍在等待適航的「通行證」。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機技術從20世紀的軍事領域開始迅速發展,最初主要用於軍事偵察和目標打擊。然而,隨着技術的成熟,人們逐漸意識到無人機在商業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
從物流運輸到農業植保,無人機開始在商業領域發揮作用,催生了低空經濟的雛形,逐步擴展的應用場景引發了對低空經濟概念的關注,人們開始探討無人機、eVTOL等新型飛行工具在城市出行、快遞配送、觀光旅遊等方面的應用。
隨着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產業鏈的完善,低空經濟的發展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新型飛行器的涌現,如eVTOL、飛行汽車等,進一步豐富了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加速了發展步伐。
億航是中國一家專注於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技術的企業,業務領域包括空中交通、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體等多個應用領域。作為中國eVTOL領域的先鋒之一,億航在「2016年的美國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展示了首款原型機EH184,這標誌着世界上首次亮相純電動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
億航董事長胡華智透露,在2020年12月,該企業向中國民航局提交了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型號合格證的申請書,於2021年1月獲得民航局適航司的受理。經過長達30多個月的等待,最終獲得了合格證。在此期間,EH216-S在中國各地的專業航空實驗室和試驗場地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地面和飛行試驗,對其安全性、適航性、性能、功能和可靠性進行了全面嚴格的驗證。這些試驗包括超過500個科目的摸底試驗、40000余次的調整試飛以及65大項、450多個科目的正式符合性驗證試驗。
截至2023年8月,EH216-S已經通過了所有符合性試驗試飛,包括中國民航局審查的最終型號合格審定試飛,並在兩個月后成功獲得了該款機型的適航證。
億航率先打響了城市空中交通的「第一炮」,在備受關注的低空經濟領域,吉利、大眾、豐田、小鵬、波音、空客、巴西航空等公司的eVTOL項目仍在等待適航的「通行證」,在獲得適航證之前,這些公司無法將飛行器投入商業運營。
2022年,吉利旗下的沃飛長空宣佈,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AE200預計將於2025年獲得型號合格證。
在國際市場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子公司Eve Air Mobility表示,將在2026年之前取得巴西國家民航局(ANAC)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認證的計劃。
Eve Air Mobility表示:「我們已經與巴西航空管理局啟動了eVTOL認證程序。在巴西型號合格證驗證程序完成之后,美國聯邦航空局將對我們進行雙重認證,並計劃在2026年開始商業投放。」此外,Eve Air Mobility正在與歐盟航空安全局(EASA)以及其他類似機構進行協商。
2023年11月7日,德國航天公司Lilium N.V.因其最新創新——Lilium Jet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頒發的G-1認證,成為全球唯一一家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國聯邦航空局認證的電動升力eVTOL飛機制造商。
Lilium作為首架eVTOL的開發商,於2023年6月26日取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G-1認證基礎。在此之前,2020年,歐盟航空安全局已發佈了Lilium噴氣機的認證依據。
為推進全球運營,Lilium正在根據《雙邊航空安全協議》的規定,通過美國聯邦航空局驗證,並對Lilium Jet同時進行認證。Lilium是極少數幾家尋求在歐盟和美國獲得雙重認證的eVTOL公司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兩家機構認證基礎的動力升力eVTOL飛機先驅。
目前,Lilium已啟動了歐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雙重適航工作,以確保其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符合最高的安全標準。
03
商業化進程加速
低空經濟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的熱點話題,各國紛紛加速該領域的發展,商業化進程在不斷推進。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就加速飛行汽車產業商業化提出了重要建議。他表示,應探索限定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法規,以促進車網融合互動,並加速飛行汽車的商業化進程,從而助力低空經濟的發展。何小鵬指出,爲了更好地加快飛行汽車產業的發展,首先應加快開展飛行汽車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包括前瞻性的產品管理、產品認證和標準體系設計等方面的規劃工作;其次,應建設完善的飛行汽車運行體系,從駕駛員資質、空域管理、運行管理等多方面支持產品的規模化應用。
中國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何小鵬表示,飛行汽車產業可以借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發展經驗,以推進產業的高速發展。他建議:第一,開展有關支持飛行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研究,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第二,加強土地保障,統籌基礎設施和資源配套,為飛行汽車產業提供必要的發展環境;第三,開展應用探索,設立飛行汽車運營示範區,並組建飛行汽車行業機構,加速產業生態圈的建設;第四,加強商業化支持,在飛行汽車產品商業化的初期,統籌運用各類財政工具,支持飛行汽車的推廣應用。
儘管飛行汽車領域增長迅速,但實現盈利仍具挑戰性。億航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億航實現了1.174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65%,淨虧損同比收縮8.2%,達到3.023億元。特別是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尤為突出。億航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這主要得益於EH261-S航空器獲得了型號合格證和單機適航證,使得公司第四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260.9%,收入達到5660萬元,環比第三季度增長97.8%。從交付量來看,2023年EH216-S航空器的交付數量達到52架,同比增長148%。
隨着飛行汽車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商業化進程的加速,飛行汽車正在助力低空經濟騰飛。
責任編輯:何俊熹